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细节决定教育管理的成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细节决定教育管理的成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学校无琐事,事事皆育人。每个教育事件,每段教育情境其实都是由许多的细节组合起来的。细节虽细,却能折射出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每一种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要做细,要从细节处着眼,“细”到学生的一言一行,“细”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把大道理融入到一个个小环节、小问题之中,从小事做起,在小中见大,才能最终解决教育问题,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

一、刻画细节,让校园更加和谐温馨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也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校园里的一切,大到建筑物运动场,小到一花一草,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校园氛围的营造,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大家庭的冷暖。所以,善于刻画细节,才能让校园处处流淌和谐温馨的气氛,才能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母校。

如给学校的建筑物命名,给花圃甚至每一棵大树命名,这些看似简单的细节无处不闪耀着教育者的智慧,富有深意的命名会让学生受到熏陶;楼梯转角“上下楼梯,小心碰撞”的标语,洗手台边 “地面湿滑,防止摔倒”的提示,都会让人心头一暖;草地上“小草虽小,也有青青生命”的诗化语言也会让学生脚下留情。

教室里有体现良好行为的“卫生角”,有学生自发供书的“图书角”,有体现心声互动的“寸草心”, 有展示特长的“我的风采”。这些细节的刻画,能营造出一个有形有色、有品位、有内涵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爱班爱校的热情。

教师平时多点微笑,遇上学生主动点点头,打声招呼,会让学生倍感温馨。学生因生病迟到了,你叮嘱一声:多穿点,多喝点水,口渴了到教师的办公室喝水。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也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教师看到教室地板上的垃圾,自觉地捡起来,放到垃圾桶,学生也会跟着这样做。这种以身作则的细节行为远比反复强调“学生要捡起地上垃圾”的效果好得多。

从物到人,从言到行,每一个美好细节的刻画,都能使校园更加和谐更加温馨,学生也会在“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浸润中涵养大气、完善自我。

二、关注细节,提高学生的责任心与自觉性

正如一本书里所说的“中国快餐拼不过麦当劳、肯德基的原因恰恰在于我们做不好细节事”。其实,学校也是如此,教育活动都是由一个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让学生提高责任心与自觉性,形成一定的意志品质。

俗话说:“学好三年,学坏一时。”就拿学生乱扔垃圾的现象来说,开始发现时如果不及时阻止便会愈演愈烈,等意识到问题严重再来管的时候,已经是“难矣哉”了。本来是很小的问题,如果刚开始能去关注,很容易解决,等到习惯形成,再来解决的话,就会事倍而功半。特别是初中生本身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只要有个别学生带头,不去关注,不好的习惯和风气就会很快扩散开来。

如要求学生进出校门时推自行车的细节,除了减少不必要的冲撞之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养成谨慎、从容、沉着的行为品质;让学生进了校园后要先把自行车停放在指定的地方,就会让学生树立一种责任心,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

习惯在细节中养成,不好的细节养成不良的习惯,好的细节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善于关注那些美丽生动的细节,加以引导,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办事能力,养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习惯,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从而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最终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标。

三、润释细节,使僵化的道理变得具体生动

有时我们会感慨:学生在学校不乱扔纸屑,可一出校门,包装袋、餐巾纸就随处乱丢;离校时一边在彬彬有礼地说着“教师再见”,一边趾高气扬地把书包扔到家长手中。这是什么原因呢?

反思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观上并非不重视,花费的精力也不少,为什么收效却如此之微?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意识、人格素质为什么总是遭到质疑?

究其原因,这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重于空谈大道理,常以单纯的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以政治灌输代替道德启发和心理疏导,一味强调“无规矩不成方圆”,凡事依赖制度的约束。可想而知,学生在管理者的目光之下可能循规蹈矩,而一旦离开受约束的环境,就原形毕露了。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由很多细节构成的,细节折射出人的涵养和品格,细节做好了,不用讲大道理,高尚的品质就自然形成了。而这些美好细节的打磨需要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和适时引导。

学生向教师问好,教师必须微笑应答,而不是绷着脸;学生劳动,教师也要有所行动,而不是倒背着手指指点点;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教师板书、评语也要写得工整,而不是随心所欲、“龙飞凤舞”;学生在校不能吃零食,教师的办公室就不能让学生看到有零食……教师时时要用自己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和影响学生。

上课时,偶然有学生的文具掉地上,边讲课边悄悄弯下腰捡起来,放到学生的课桌上,学生自然会有所触动;有学生生病了,就挑选班里一些同学(不能只要品学兼优的)上门去探望,嘘寒问暖之中,学生自会感受到关爱之美,懂得如何去关爱别人,回家也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家人。

“泉眼无声惜细流”,美丽的细节渗透着人生的大道理,它会让僵化的道理变得具体而生动,给予了学生心灵春风雨露般的滋润,从不同的角度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形成高尚的人格魅力。

四、巧用细节,用“爱的暖流”谛造“爱的回流”

每一个优秀的教育者都是细心人,都能及时抓住身边各种细节,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唤醒。

如面对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有些教师忽视了网络的教育 “牵引”功能,一味地采取“防”、“堵”的消极管理方式,最终“防不胜防”,越“堵”越慌。其实,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给当今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和强力冲击,也拓展了德育工作的空间,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历史机遇。

利用网络,建立班级QQ群,可以把有关学习的一些资料共享在QQ群里给学生,也可以把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网址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减少网络不健康因素对学生造成的危害,开阔学生的政治视野与知识范畴,提高自身文化道德素养,从而拓宽学生自我教育之路。

在QQ群里,学生敢于谈心里话,容易沟通。有的学生海阔天空,谈心事,谈未来、谈理想、谈人生、谈社会……这些丰富的信息如果采用常规的座谈或家访都是难以得到的。通过QQ聊天,能避免面对面的尴尬,容易架设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天冷了,提醒学生防寒保暖,放假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夜晚了,提醒学生早点下网,一声叮咛一个细节,传递着的是温暖与关爱。而每至节日,学生也总会在QQ里问候老师,这无疑就是爱的一种“回流”。

另外,学生的QQ个性签名也不时地流露着学生最新的想法与心理状态,教师如能稍加注意,就能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引导,从而化解问题,防患于未然。

教育要与时俱进,网络正是时展的特征,教师如果能巧用网络,充分利用网络中点点滴滴的细节去引导学生,就能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正确地使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就能引导学生走一条健康的自我教育之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巧用细节,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中就要有爱。我们相信,只要把爱融入到每一个细节中去,以情易情,就能换来学生真情的回报,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关心他人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习惯与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