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再解一道凸透镜成像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再解一道凸透镜成像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题目:如图1-⑴所示:蜡烛位于A点时,光屏能够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注:以上可变成填空题);如图1-⑵所示:若将蜡烛移动2cm至B点,光屏不动、只向___(填“左”或“右”)移动凸透镜___(填“大”或“小”)于2cm,光屏仍可呈现比原来___(填“大”或“小”)的___像;网络里给出的答案是:蜡烛在2f以外A点时,若将蜡烛移动2cm至B点,物距减小,所以光屏不动、只向左移动凸透镜(注:原答将“凸透镜”误写成“光屏”),由于物距减小的快(多),像距增大得慢(少)。所以移动凸透镜小于2cm。又由于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所以光屏可呈现比原来大的实像。多年的教改实践证明:凡是能用实验证明的习题答案,若能够安排学生验证性实验、效果甚佳。我们用图2所示的自制教具(均可自如调节高度)让学生再验证,上述答案是对的。

如图3-⑴所示(注:图中未标2F和F点):蜡烛位于C点时,光屏能够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注:以上亦可变成填空题);如图3-⑵所示:若将蜡烛移动2cm至D点,光屏仍然不动、只向___(填“左”或“右”)移动凸透镜___(填“大”或“小”)于2cm,光屏仍可呈现比原来___(填“大”或“小”)的实像。网络里给出的答案是:蜡烛在2f和f之间移动时,若将蜡烛移2cm至D点,物距减小,所以光屏不动、只向左移动凸透镜(注:原答又将“凸透镜”误写成“光屏”),由于物距减小的慢(少),像距增大得快(多),所以移动凸透镜大于2cm。又由于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所以光屏仍可呈现比原来大的实像。当我们再次安排学生做验证性实验时,奇迹出现了:向左移动凸透镜时、光屏呈像更加摸糊;有的向右移动凸透镜时,光屏才能呈现实像;有的向左或向右移动凸透镜光屏均无实像!……

为深入探究,我们依据图4和凸透镜成像公式1/ =1/ +1/,按假定的物距并算出像距如下表:

再列解1/ =1/1+1/(DE-1)方程,还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光路可逆原理”填写上表格空项:其中:凸透镜焦距采用光具座上配套的规格:9~11cm;C距2F点的长度为假设值。从表中数据可知:“将蜡烛移动2cm至D点”是有条件限制的:必须满足“4≥(υ+-2cm)”才能成实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不能引用凸透镜成像公式的。现在只好依据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给出类似该题的通用解法如图5所示(注:图中未标2F和F点):⑴画出倒立、放大的实像;⑵物体移2cm至D点;⑶此时实像稍微变大;⑷由于焦点随凸透镜一起移动,所以只能应用“过光心的入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画出通过物与像的顶点的光线;⑸此条光线跟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凸透镜移动后的新位置!⑹再确定两个焦点的新位置、画出另外两条特殊光线:它们均能相交于放大实像的顶点!证明含用此法解答图1问题亦为可以引用。

教改实践反复证明:在提出探究课题、特别是对课题设计解决方案时,切忌‘想当然’地应用一般物理原理,必须要亲自调查、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向提供图片的王秀峰高级教师、向参与研讨并提出很好修改建议的课题组成员致谢!以上谬误难免,敬请各位师长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