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莫让所谓“理财产品”忽悠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莫让所谓“理财产品”忽悠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银行买理财产品,一不小心就会买到保险产品,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

冯阿姨是建行的VIP客户,上周急急忙忙给我打电话,说建行的理财经理给推荐了一个很不错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是18%,而且还是可以保证的收益。

我知道,她一定是被忽悠了。

其实,她说的是一款保险类的投资产品,产品的设计是这样的:年存1.1万元,连续存10年,每年2000元的利息,每3年返给客户6000元;每年还根据实际投资情况,给予计存分红;等到60岁后还有一块额外的奖励。冯阿姨今年41岁,我们按照中等的分红来计算(保险公司给的参考数据),那么19年后能连本带利拿到27.2447万元。当然这个产品设计也是比较复杂的,我计算了一下,实际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

让我们通过电话咨询的情况,来看看银行的VIP客户经理是怎么忽悠客户的。

首先,给客户说每年存1.1万元,给计提利息是2000元,而2000/11000=18.18%。而且还有分红,还有够60岁时的奖励金,加起来还不止18%的收益呢。

其次,在我提出应按复利计算时,理财经理和她的同事算了半天,说那也应该是年收益12%。

然后,我继续追问投资方向,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是投资于高速公路、三峡工程等。一看就是企业债,而企业债的收益大部分集中于年化收益率6%-10%。工作人员介绍说,三峡工程收益率是10%,并保证产品年平均收益率也在10%。

实际上,这其中漏洞百出。

第一,此款产品存在复利。这一点银行人员极力否认,说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利息是在第三年才能取,这就存在复利。实际上,第一年存1.1万元的利息是2000元;第二年共存了2.2万元,利息2000元;第三年共存了3.3万,利息2000元。以此类推,可见根本不能按照第一和第二种算法来计算。

第二,混淆了“年化收益率”和“年平均收益率”的概念。我们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要看“年化收益率”。这个收益率可以和银行的存款利率进行比较,而“年平均收益率”则比“年化收益率”高很多,不可以拿来和银行的存款利率比较。

第三,本款产品实际是保险产品,虽然和市场上大部分同类产品4%-4.5%的收益率比较,收益率在5%已经是比较高了,但因为保险产品适合作为长期投资,如果存不够10年就退保的话,本金也拿不回来。

所以提醒大家一句,如果想购买此类产品,最好咨询专业的独立第三方理财顾问(非银行和保险公司人员),以确保了解真实的收益情况和风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