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格亚顶铜铅银矿床成因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格亚顶铜铅银矿床成因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格亚顶矿床经初步评价为中低温构造热液型铜铅银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次级断裂及层间破碎带中,成矿与岩浆活动、构造、围岩岩性等关系密切,矿体与围岩呈突变关系。

[关键字]铜矿 铅银矿 中低温 构造热液

[中图分类号] P5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85-2

矿区位于德钦县城20°方向,平距28km处,矿区位于位于鱼波复式背斜西翼。基本构造为一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南北向的金沙江深断裂(F1)经过矿区东部,其派生次级断裂发育,上元古界上段(Pt2 3(?))发育次级断裂,下部发育层间破碎带,次级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是矿区主要控矿构造。

1 矿区地质

1.1 地层

主要出露上元古界(Pt3(?))石英片岩、绿泥片岩、斜长角闪岩夹大理岩、变基性岩、黑云斜长混合岩等;、志留系(S)石英片岩夹变质石英砂岩、绢云板岩及泥盆系下统江边组(D1j1-2)大理岩夹编制石英砂岩,另有少量第四系(Q)(图1):

1.2构造

(1)断裂:本区断裂有大小5条,可分2组:SN向组有F1;NE向组有F2、F3、F4、F5。

①金沙江深断裂(F1):为一区域性深大断裂,倾向东,倾角75°,破碎带宽10-50米,破碎带岩石普遍具糜棱岩化、角砾岩化,沿断裂见大量超基性岩体分布。是矿区主要控岩构造。

②F2断裂:分布于矿区中西部的加仁岩体中,倾向北东,倾角75°,破碎带宽10-50米,长大于8千米。破碎带由花岗闪长岩角砾及断层泥组成。具弱铜矿化。

③F3断裂:分布于矿区西部的加仁岩体中,倾向北东,倾角75°,破碎带宽5-20米,长大于2千米。破碎带由花岗闪长岩角砾及断层泥组成。矿区KT1铜矿体产于此断裂中。

④F4断裂:分布于矿区东部,倾向北东,倾角45°,破碎带宽2-10米,长大于2千米。破碎带由石英片岩夹变质石英砂岩、绢云板岩角砾及断层泥组成。矿区KT2铅银矿体产于此断裂中。

⑤F5断裂:分布于矿区东部,倾向北东,倾角65°,破碎带宽2-10米,长大于3千米。破碎带由石英片岩夹变质石英砂岩、绢云板岩角砾及断层泥组成。为一平移断裂,错断F1断裂。

⑥层间破碎带:宽1-5米,长100-1000千米。破碎带岩石普遍具糜棱岩化、角砾岩化、伴铅银矿化,产状270°-330°∠30°-50°,产出透镜状、脉状铅银矿体。

1.3 岩浆岩

矿区主要出露印支期加仁花岗闪长岩体,占矿区面积的80%,沿金沙江深大断裂见有大量超基性小岩体。另有少量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脉)零星出露。是该地区铜铅银矿的重要物质来源。

1.4 围岩蚀变

与矿化有关的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等,其中硅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等与矿化关系密切。

2 矿床特征

2.1、矿体特征

矿区共圈定出五个矿体,其中有2个铜矿体,3个铅银矿体(图2)。其中, KT1铜矿体、KT2铅银矿体是矿区主要工业矿体,其余矿体规模小,厚度、品位低。矿体受北东向断裂控制,总体呈北东向展布。

2.2 矿石质量

(1)矿石成分

1矿石矿物

硫化物类:黄铜矿((CuFeS2)、斑铜矿(Cu5Fes4)、铜蓝(CuS)、磁黄铁矿(Fe5S6-Fe16S17)、黄铁矿(FeS2)、白铁矿(FeS2)、方铅矿(PbS)、闪锌矿(ZnS)、,辉铜矿

(Cu2S)、辉银矿等。碳酸盐类:

蓝铜矿(Cu3(CO3)2(OH)2)、孔雀石(Cu2CO3(OH)2)、菱铁矿(FeCO3)。氧 化 物:磁铁矿(Fe3O4)、褐铁矿(Fe2O3.nH2O)、赤铜矿(Cu2O) 黑铜矿(CuO)、钛铁矿(FeO.TiO2)、锡石(SnO2)、赤铁矿(Fe2O3)。自然元素:自然金(Au)、自然铜(Cu)。砷化物类:毒砂(FeAsS)。硫酸盐类:水胆矾(CuSO4.3Cu(OH)2。硅酸盐类:硅孔雀石(CuSiO3.2H2O)。

2脉石矿物

硅酸盐类:斜长石、钾长石、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黑云母、粘土等。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氧化物:石英、锆石等。

3矿石化学成分

从多元素化学全分析表中可看出,矿区矿石的造岩组分主要为SiO2、CaO、AI2O3。

从矿石多元素化学全分析看出,铜矿体矿石中除铜外,还含有多种有意有害组分。其中有益组分为Au、Ag、S;有害组分为As,矿石中伴生有益元素平均品位为Au0.16g/t,Ag8.89g/t。有害组分为As,主要以毒砂矿物相存在,铅银矿体矿石中主金属有铅、银,二者呈共行且正相关关系。伴生有益元矿区主要矿体中最高含量0.38%,一般在0.1%以下,在铜精矿中含量0.34%,未超标。素有金、锌、铜,Au最高0.40g/t,平均品位为Au0.20g/t,锌最高0.50%,平均品位为0.30%,铜0.01-0.47%。有害组分为As,主要以毒砂矿物相存在,矿体中最高含量1.38%,一般0.1%以下。

(2)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根据矿区矿石中含铜矿物的粒度大小,结晶形态,矿区有以下几种矿石结构:它形细粒状结构,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

矿石构造:浸染状构造,细网脉状构造或填隙稀疏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蜂巢状构造,土状构造等。

(3)矿石类型

根据野外观察及所作硫物相分析资料,按矿石氧化率标准:铜、铅、锌平均氧化率30%氧化矿(O)。矿区矿石自然类型有氧化矿、硫化矿,以硫化矿为主。KT1地表为氧化矿,深部为硫化矿, KT2为硫化矿。

KT1氧化带深度为2-5米,氧化率38.77%~58.77%,平均42.30%。氧化矿最高标高3720米,最低标高3450米。局部存在残余混合矿、硫化矿, 氧化带呈褐黄色,具强褐铁矿化,矿石具土状、斑杂状、蜂巢状构造,较松散。含铜矿物为孔雀石(Cu2CO3(OH)2)、蓝铜矿(Cu3(CO3)2(OH)2),偶见自然铜。氧化带中铜均无淋失,地表矿体铜品位较高。 硫化矿分布于矿区地表及浅深部,KT1氧化率5.77%~8.77%,平均6.30%,KT2氧化率5.77%~8.77%,平均6.30%。

2.4矿体围岩和夹石

矿区矿体围岩有变砂岩、砂质板岩、花岗闪长岩。顶、底板围岩具弱矿化,矿体与顶、底板岩石渐变过度。矿区矿体中夹石较少,厚 1 - 2米,呈透镜状产出,矿体与夹石无明显的界线,夹石具弱矿化。

3 矿床成因

矿区矿体受岩体、地层、构造三位一体控制,含矿岩石以构造角砾岩为主,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金属矿物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呈浸染状、细网脉状分布于岩石构造裂隙中。

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构造热液型铜铅银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