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顿—悟”成为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教学的习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顿—悟”成为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教学的习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势越来越彰显,它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发现以下现象:老师把备课时精心准备的美丽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两眼被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并且嘴里发出连连的惊叹声。然而,当老师还沉浸在沾沾自喜的甜蜜中时,学生面对老师的“从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的问题,却是一个个正襟危坐,不知所措了,仿佛之前课堂上的激动、投入一下子烟消云散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闷无趣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场面呢?是学生出了问题,还是我们教师的设计不能吸引学生,或是课件的震慑力不够?从刚才的叙述中,我们很难看出端倪。细细想来,问题出在播放完画面之后,教师紧接着抛出的那个问题把学生吓懵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教师的“问题”抛得太快了,学生脑中满是精彩画面时,一下子要回归到教师的“问题”上,是不是太折腾人了?无独有偶,还有一堂《荷花》的课上,在教学“荷花从碧绿的玉盘中冒出来”一自然段时,教师先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然后紧跟着问学生:“喜欢看荷花吗?”学生当然是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教师把课件中的“荷花图”一股脑儿地呈现给学生看,学生看图时惊喜万分,看完后,教师忙问:“这些荷花美吗?”学生脱口而出:“美。”教师高兴地说:“好,同学们,让我们美美地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学生读完这一自然段后,这一自然段的教学就算结束了。请问:荷花到底怎么美,学生有没有从视觉感知转移到内心感受,从经验世界浸润到他们的精神世界去呢?难道课本上的语言文字的美感就用几张美丽的图片和一个“美”字就能解决了吗?难道语言文字不需要学生去感同身受吗?这还有什么“语文味”可言?

以上两则案例,教师都没有顾及学生的感悟,把学生当成了机器,只让他们接受指令,接受到指令立即工作,仿佛他们毫无思想似的。所以,我极力呼唤“让‘顿—悟’成为信息技术语文合教学的习惯”。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才是真正尊重学生、期待学生的表现;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通过自己的建构,逐步完善心目中的形象,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顿—悟”,顾名思义就是停下来或缓一缓、等一等,给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对文字和图片(图像)等有充分感知、体验、想象的过程,使他们的思绪得到延伸和拓展,形成一种连续、完整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思维、语言、情感、态度等协同发展的领悟和体会。这将为后续表达或内化积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顿“不是简单的停止,而是一种较细腻的活动,对教师而言,它是一种期待和鼓励,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回忆、梳理、感知、体会的过程。有时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是“静止”,有时课堂表现出来的是“异乎寻常的想象交流”。“顿—悟”实际上是一个统一体,如果说“顿”是感之于外的阶段,那么“悟”就是受之于心的阶段了,这两个阶段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所以它们难解难分。

让“顿—悟”成为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教学的习惯,就是要求教师心中装着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多思考。《长征》是写的诗词,全诗慷慨激昂、气势磅礴,诗中仿佛为我们再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怎样克服一个个困难,与敌人和天险展开激烈战斗的场面。有一位老师为了消除学生离那个战争年代久远,难以理解的障碍,播放了《飞夺泸定桥》等片段。当影片戛然而止时,老师一句话也没说,课堂就这样“静止”了二十几秒钟,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沉浸在战斗的情境中,我想:学生此时会在想些什么呢?我的疑问在后来的教学中找到了答案。当二十几秒钟后,老师问:“同学们,看了影片你有何感受?”学生1:我觉得红军非常勇猛,不怕牺牲。学生2:我感受到红军战士信念坚定、勇往直前。学生3:我感受到了战士们非常机智。学生4:我感觉到战士们为了打败敌人,不管前面有万丈深渊还是火山刀海,都义无反顾、死而无憾……在学生的回答中,我分明感受到有的学生“顿—悟”时在回味影片,一个个感人的细节在他们脑中定格,形成了一个个光辉的形象;有的学生“顿—悟”时回忆整个片段,并加以拓展和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进行抽象概括,对人物有个总的印象;还有的学生已经走进了人物的心灵,对人物心灵的揣摩已直达精神品质层面……可见学生在“顿—悟”时的感受是真切而诚挚的,绝不带半点粉饰。假设没有二十几秒的“顿—悟”,学生会是怎样的反应呢?我也看过类似的操作,发现大多数学生只会在“红军战士奋不顾身、英勇善战”的层面上迂回轮转,跳不出这个圈,显得思维狭隘,体验不深。所以,我说这“顿—悟”的安排是非常巧妙的,是老师心中装着学生,想着学生的表现。等一等学生,给学生一些时间,学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精彩。

让“顿—悟”成为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教学的习惯,还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还是以《荷花》教学为例,一位教师在教学“荷花从碧绿的玉盘中冒出来”一自然段时抓住了荷花开放后的情形对学生加以训练,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让学生想一想最喜欢哪一种荷花。学生带着问题兴味盎然地读课文,读完课文后,老师除了让学生交流“你最喜欢哪一种荷花”外,还让学生说说“喜欢它的原因”。这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用儿童化的语言仿佛在描绘一个个美丽的童话世界,真是精彩极了。学生的发言大大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播放“荷花图”,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与真实的画面之间架起一座金桥。这播放为学生内化积累形象提供了支持,可谓是恰到好处。这一教学片段与前面对比,我们发现教师的课程意识大不一样,前面教师越俎代庖,让图片代替了学生走进文本,与语文课程标准大相径庭,而后者教师不急于求成,先“顿一顿”,带着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后“联系美”,让学生真正体悟到了文字美、形象美的统一。教师是有敏锐眼光的,不失时机地抓住训练点,让学生体会、表达,内化美,这一过程是真真切切的语言训练过程。

让“顿—悟”成为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教学的习惯,不是说让我们摒弃趁热打铁、趁势而上,而是说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作出明智的选择。让“顿—悟”成为一种习惯,不是让学生的思维滞后,而是让学生的思维更好地发展。让“顿—悟”成为一种习惯,不是说让它成为一种时尚,而是说让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总而言之,让“顿—悟”成为一种习惯,是要因势利导,因情而定的一种策略,希望我们每个教师研究它、培养它。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