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立足学生成才:让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立足学生成才:让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参加定西市初中数学教学研讨会时,定西师专数学系汪海峰教授提出,“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那么,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一点呢?新课程标准对传统教学提出了很多质疑,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符合数学自身的特点,也要兼顾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认知水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使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他们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作为一名基层的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使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呢?

一、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

鲁迅先生曾说过,“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看客”。数学课堂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学生只是一味被动听课而不去主动探索,那么他们也就成了“毫无意义的看客”,更谈不上动手操作和思考了。所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成了我们在新课程要求下必须要思考的问题。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学生能解决的例题,教师就不要全列出解题的全过程;凡能由学生表述的,没必要再写出答案。让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让教师一个人“唱”的“独角戏”。教师要作为一个引导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变被动为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彻底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尤其乡村数学教师,面对学生数学底子差、缺乏见解、不敢发言这些现象,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变一言堂而成众人堂,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即使他们的结论与教材结论相违背,也应当给予适当的鼓励而不能全盘否定。“你的回答已经很接近答案了,还有哪一位愿意帮帮这位同学”等鼓励性语言,能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幸福,进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三、合理利用新教材,全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许多活动课内容的增设,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可以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动手操作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到数学方法,从而也就轻松地学到了知识。在整个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成果,这在无形中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新教材在“读一读”这个栏目里,转载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和问题。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扩大了知识面,也发挥了教材的实用性。任何一门科学都来源于生活实践,反过来又指导着实践,数学也不例外。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列举一些学生熟知的形象、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以往,为了适应“应试教育”的要求,学生苦学,教师苦教,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他们一直“戴着镣铐跳舞”,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放不开思维进行独立思考,也就无法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更不能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应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就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样,不但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逻辑推断能力。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切合实际,由简到繁。尤其“想一想”这块,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想象思考的空间。同时,“试一试”这个环节,也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关注中间学生,培养差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大众化,实现每个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生活中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让数学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让所有学生打好数学基础,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各种方法,让所有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对中间学生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掌握学习数学的技巧,培养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尽量给他们设置一些简单易懂灵活性强的问题,逐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识,引导他们学好这门学科,教会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接受,更在于创造。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引导下,我们不仅要让数学教学立足于课堂,而且要走进生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学校、家庭、社会上,让数学教育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获得求知的欲望,创造的源泉,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甘肃省通渭县碧玉

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