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棉花刘”变成“抢手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年轻时,他首创亩产皮棉超百斤纪录,是远近闻明的“棉花刘,离休后,他带领农民科技致富,使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们争着抢着让他去讲课搞培训,人们又开始叫他“抢手刘”,他就是彰武县离休老干部刘承福。
刘承福1948年参加革命,1993年离休,今年77岁。自从党的十五大向全国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后,刘承福想:农民奔小康,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现在政策有了,就差科技没有跟上。农民奔小康,一定要走科技致富这条路。
1995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搞“兴乡富民万亩万担棉花新技术工程”(简称“双万工程”),刘承福被聘为顾问。为了提高棉花产量,他引进棉花新品种,自编教材,采用办班、搞科普讲座等形式,认真推广棉花种植新技术,棉农当年就实现了收入翻一番,到1998年圆满实现了“万亩万担”工程的目标。1997年,辽宁省政府在阜新至朝阳101线干旱地区,搞“3655”小麦水浇地工程。当时,县里已经成立了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刘承福任副会长。他和“老科协”的同志深入到彰武西六镇白山村抓试点,引进了小麦优质品种,当年种800亩,实行喷灌,并全面搞下茬复种,一季变两季,获得两季丰收。其中400亩良种田达到亩产605斤,每亩地两茬收入可达到1000元。时任辽宁省副省长的杨新华问志检查验收时这样评价:“3655工程搞得最好的是阜新地区,阜新地区最好的是彰武,彰武最好的是西六白山村。”对他们的工作给了很高的评价。
刘承福凭靠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不断取得了新成绩。2003年,刘承福在西六多山河村搞科学实验,村民提出的目标是亩效益1000元。为此,他到外地考察,引进11种作物、36个名优新特的农作物新品种。农民对新品种有怀疑。刘承福当即表态:如果因为种新品种减产,我给你们包赔。他还和农民签定了协议书。刘承福还把当时县里给离休干部前后补发的离休费共计6000元,全部用来为试种新品种的农民买了种子。为了检验种子的质量,他把新品种种子用塑料布包上,揣在自己随身穿的衬衣口袋里,用体温作恒温箱,进行发芽试验。他走到哪儿,揣到哪儿,定时观察,昼夜不离身。直到种子发芽了,他才放心地让农民购买。到了秋收,刘承福引进试种的新品种,有98%获得成功。刘承福蹲点村的种田大户蔡德赋一家,种100亩地,有98亩种植刘承福的新品种,全家毛收入达到7万多元,纯收入4.5万元。四口之家,人均收入1.125万元,当年进小康。村民们见到了刘承福,都伸出大拇指。
刘承福的祖辈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没有人能够比他更理解农民盼富裕、奔小康的急迫心情。刘承福说,只要能让农民朋友尽快富起来,就是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
1993年春节,为了切实把掌握的技术传授给农民。刘承福就利用正月初一到初八这个空闲时间,没日没夜地写。后来他患末梢神经麻痹症,右手不能写字,就用左手写,左手写字别人看不清,他又让孝顺的儿媳妇帮助誉写。春节后共写了3O多份科技普及资料,用于农民科技种田。1997年到1998年,刘承福的儿子、老伴、女婿三位亲人先后去世,他忍着悲痛,继续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有人问刘承福,每天这样奔波,又一分钱不挣,家庭又这么不幸,你苦不苦?累不累?刘承福这样回答道:“酸甜苦辣,都得品尝;风霜雨雪,都要锻炼;春夏秋冬,都得适应;上下荣辱,都要面对。”这就是刘承福根据一生的经历总结出来的人生座右铭。
刘承福离休后十几年的辛勤工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也换来了无数荣誉。前不久,他又被辽宁省委、阜新市委推荐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但他对这些看得很淡。他说:“我都70多岁的人了,给我再多的荣誉,我也带不走它,这些证书是对我的一种鞭策,只要农民通过我的指导,真正富起来了,才是我的最终追求。”就这样,刘承福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无怨无悔地奔波在彰武农村的田间地头,为农民致富不知疲倦地耕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