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改革不会变得一惊一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改革不会变得一惊一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推动改革是打造中国经济3.0升级版的关键,也是“经济学”的核心。在这一主题下,下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会走回头路。

巴克莱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所创造的新词“经济学”(Likonomics)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财经词汇。黄益平将“经济学”概括为去杠杆、不刺激和推动改革的同时,预测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速将下滑至惊人的3%,由此引发了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恐慌。

如果仔细观察总理上任以来在经济改革领域的诸多举措。黄益平对“经济学”的总结并无太大的偏差。总理上任之初,就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通过连续三次削减政府审批事项推动职能转变,在金融和其他关键领域大力推动改革。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重启民营银行试点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施政路线清晰而简单,即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然而,关键是,推动改革和转型,必然会影响经济增速,需要明确的是,打造“中国经济3.0”必然牺牲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否必须以“硬着陆”作为代价,这是各界分歧的关键。

事实上,关于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共识已经远远多于分歧。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国家统计局7月15日的数据表明,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这个数据,应该说低于很多机构和学者之前的预期。

然而,分析包括三驾马车在内的相关数据,基本处于平稳的状态,没有大起大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2.3%,上年同期为下降2.4%。前6个月的PMI也一直在50%的荣枯线以上,说明工业生产平稳;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2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也比较平稳。

特别是,根据人社部的数据,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是700多万人,农民工新增外出打工的人数是444万人,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就业目标是900万。这说明,尽管经济增速“只有”7.6%,但经济运行平稳,衡量宏观经济的诸多指标处于良好的状态。这一方面是,高层下决心解决包括过剩产能在内的失衡问题,另一方面,是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的确下降了。

但是,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速可以下滑至黄益平所预测的3%的水平,很显然,这是一个灾难性的的数字。面对外界的恐慌和争议,总理最近三次提及稳增长,特别是在7月9日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明确提出要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在外界的争议声中,“经济学”的官方解释正式出炉。

笔者认为,总理的“两限论”起码包含三个基本的政策命题:其一,调结构和促转型是本届政府的核心任务。但两者都必须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环境下进行。因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回归常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要避免经济大幅下滑“失速”造成难以控制的灾难性结果,,因此,那种认为中国经济将下滑至3%左右的硬着陆的猜测是不现实的:

其二,年初政府制定的7.5%的增长目标、900万的就业以及3.5%的通胀是宏观政策的三个“触发点”,如果经济增速不低于7.5%,不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和严重的通胀,政府的调结构和促改革的努力不会停止;

最后,对于中国经济而言,破解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深层次矛盾的关键仍然是推动改革,打造中国经济3.0升级版,这将是“经济学”的核心。

基于此,笔者认为,那些认为下半年出于稳增长的考虑出台新的刺激计划的猜想是对“经济学”的误读。上半年宏观经济虽然增速低于8%。但按照“经济学”,是在合理区间内。因此,下半年出台刺激性政策的可能性极低。

下半年宏观政策仍然会坚持正确的选择,根据中国经济转型期和解决过剩产能等特点,出台一系列关键领域改革和扩大消费等措施,走正确的路,而不是回到以前——经济一旦下滑就出台短期刺激政策,一惊一乍地制造更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