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刘尚勇 我们需要充分竞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刘尚勇 我们需要充分竞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北京和平门外的琉璃厂文化街,古香古色。荣宝拍卖总经理刘尚勇的办公室里,延续着中国古文化的魂每一个细节里,藏满了艺术。沉浸在艺术品里二十多年,刘尚勇见证着中国拍卖行业从无到有漫长一路――它像一条正弦曲线,有着波峰上的烂漫,也有着波谷时的迷茫。现在,尚走在初级阶段的中国拍卖业又遭空袭,可刘尚勇的脸上,仍写着乐观。一如他所说,“市场这几十年的发展大概沿着30度夹角的幅度上升,中间有起有落,如果说趋势线应该是30度,那么前两年已跑到了60度,现在就是一个向趋势线回归的过程。”

让安全的钱找到放心的货

2012年的春拍征集,难倒了不少拍卖公司。他们加大人马,不放过每一个角落可能出现的机会。可还是感叹着,“今年是10年以来征集最难的一年。”此时稳坐钓鱼台的是荣宝,“征集方面,我们没有比其他拍卖行做更多的工作,没有派更多的人进行海外征集,也没有考虑在海外成立新的办事处。”面对外界的波动,刘尚勇冷静地说。“征集难”这三个字没有出现在刘尚勇的词典里。

“荣宝和一线拍卖公司在业务方向上并不一致,”刘说,自始自终,荣宝切入的都是中间地带,顶尖的艺术品并非荣宝的主攻方向。刘口中的“顶尖艺术品市场”亦服务于小范围的高端人群,竞争异常激烈,若想从中找到震动行业的明星产品,相当难。一如此前上拍过的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等――抓眼球,又有故事。

荣宝没有觊觎这块市场,而是夯实着艺术品的中间地带,如黄胄《牧马图》、傅抱石《倚杖观瀑图》等――他们调动着中坚藏家的口味。“艺术品本身有其合理的价值,可是在兑现价格的时候,往往是有难度的,”刘说,他们更关注艺术品本身,它是否物有所值,是否能安全兑现。换句话说,就是能不能“让安全的钱找到放心的货”。

这些“放心的货”正是荣宝关注的常态艺术品,或者说市场非议少且认可度高的艺术品。比如,齐白石80岁至90岁时期的成熟作品,不单个人风格明显,公众认知不难,而且早期有出版、展览。如果用投资的角色来界定,荣宝可以带上稳健型的帽子。

天天都是挑战

1983年,刘尚勇北大毕业,误打误撞地闯进了艺术圈。

那时流行毕业分配,他的同班同学有的去了中央电视台,有的去学校当老师,还有的去出版社当编辑,刘被分到了文物局。每到同学聚会,他穿着灰棉袄,再系着一根麻绳,被同学笑话着,“你怎么去了废品站?”

“那个时候,我们要守住废品这道关。”刘说,一个星期得去一趟炼铜厂、纸浆厂,看看有没有什么珍贵的青铜器、古籍,还得盯着农民们私下在“鬼市”里的交易,守住文物的最后一道防线。渐渐地,他爱上了这一行。“天天都是挑战”,刘尚勇这么形容他每天的生活,“既能学知识又好玩,特别是当你挽救了重要文物的时候。”这些文物被文物局留了下来,禁止交易,作为每年“拣选文物展”的展品。

而那些没有达到文物等级的,成了外贸工艺公司的输出品――红木家具、瓷器、书画,洋人们都以集装箱为单位买走了。

其间,刘尚勇过眼的艺术品不计其数,他在艺术鉴赏上的基础也是那个时候打下的。“不仅仅是书画,什么都得看,”刘说,涉及到木头的,就那么几种,比较容易,最大类的是瓷杂,品种繁多,书画就更复杂,不仅品类丰富,就算是一个画家一生中,从早期到晚期,还不断变化风格。

他没有觉着无趣,反而被其中的奥妙深深吸住了――他说到了康熙、雍正时的普通瓷器,大多写明代款,比如永乐。只有特别珍贵的瓷器,才写本朝款。这样一来,增加了鉴定的难度。

直到北京文物局决定成立出版社,刘接到一句话,“你是学中文的,还跑来跑去弄文物干什么?我们这里有出版社,你去当编辑吧。”就这样,他从真枪实战过度到理论阶段,开始将一些老先生、老藏家们的经验集结成书。

全程见证

艺术品在中国上升到拍卖的概念,是在1992年。两年之后,中国嘉德成立。翌年,荣宝斋决定成立自有拍卖公司。正好,刘有过拣选文物的实战经验,被领导拉入了荣宝拍卖组建团队。

彼时,文物局批准了六家拍卖公司,荣宝正是其中之一。

于是从中国拍卖市场起步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今天艺术品的亿元时代,刘尚勇见证着全程。

最初的拍卖,征集的大多是国家退赔的东西。刘说,那时,人们觉得家里有沙发、彩电就了不起,所以他们要卖掉这些东西赶紧买沙发、彩电,差不多两三张齐白石可以换一台彩电。

为满足生活,很多大陆人急于变现,而买家大多来自香港、台湾、日本和美国。

渐渐地,国家退赔的艺术品越来越少,大约在1995年、1996年时,市场刷地跌落谷底,紧接着1997年经济危机,拍卖市场更是乱哄哄一片。原以为国家退赔的艺术品卖不完,可不想,二三年就卖没了。

最糟糕的是2000年,市场几乎没有成交量。这段时期,刘暂别拍卖,负责荣宝和日本方面合作的展卖活动。直到2003年,海外回流风潮的掀起,买家结构彻底发生了改变――大陆人成为举牌的主力。

艺术品价格拉弓满选。1983年,齐白石普通画作几百元,到了2003年,几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二十年时间,100倍空间。

适逢荣宝拍卖重新改组,刘回到了公司,担任常务副总。“我的运气比较好,荣宝刚组建的时候,赶上了国家退赔,市场里面货多,挺红火的,离开的时候市场下去了,等再回来的时候,又赶上了海外回流,市场又上来了。”

从藏家主导、行家主导,一直过度到投资家主导的时代,刘发现了一个真理――要学会投资,如果不会投资,就会成为城市里的边缘人。而他最方便进行的投资,就是艺术品。

刘尚勇买过史国良的画作,史曾师从蒋兆和、黄胄和周思聪,20世纪90年代时,每平尺500元,后来涨到1500元,升至3000元每平尺时,刘停止入手了。如今已是每平尺8至10万元的身价。这仅仅是艺术市场中小小一例,而它撬起的却是越来越大的拍卖市场。“现在是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代,”刘说,在中国拍卖市场的初期,需要充分竞争,需要那些新介入的拍卖公司――他们不是来分蛋糕,而是做大这块蛋糕。

刘期待着拍卖公司从充分竞争达到品牌竞争的那一刻,而将荣宝塑造成一个文化品牌,也正是刘尚勇的心愿。

2012春拍,荣宝斋特别推荐:

“明晚期陈和之制紫砂壶”

宜兴紫砂壶,创始于北宋,明中期开始盛行。清代被宫廷皇帝看中成为贡品。及至当代,500年长盛不衰。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居特殊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美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清汪文柏《陶器行赠陈鸣远》赞曰:“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这把虚斋旧藏明晚期陈和之制紫砂壶是近年荣宝斋春拍的重点拍品。该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整体造型和谐饱满,古朴浓郁,比例匀称,线条明快,简洁素雅。底部楷书“陈和之”,字体规整稳重,笔锋清晰有力。该壶最大特点是腹部被四条弦纹纵向曲度平均分割,形成均等的四方圆,与上部圆口、圆盖相呼应,表现“天圆地方”,蕴含“乾坤宇宙”之意。

紫砂壶以名家制作为重。而每个时代都有巅峰代表人物。明朝中晚期是中国紫砂史第一鼎盛期,陈和之是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宜兴紫砂制壶高手。历史记载,陈和之,擅仿徐大友泉,其制壶技艺堪与时大彬李大仲芳相“媲美”,他继承了明朝壶家“妙手三大”的技艺精髓。在《阳羡茗壶系》中被列为“别派”,说明其又有别于他,标新立异,具独到之处。当之无愧成为明清两朝承前启后的紫砂制壶大家。

明代紫砂器流传至今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国内各博物馆可能没有1件陈和之制紫砂壶。这件“明晚期 陈和之制紫砂壶”,一直流传有序,出版著录众多。先为清末、民国一代收藏巨擘虚斋主人庞元济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保利2007秋拍和2010春拍出的陈曼生壶(80.64万元成交)和陈鸣远壶(246.4万元落槌),与这把陈和之壶同样,均来源自于李氏家族旧藏,原为虚斋庞元济旧藏,出版著录于《虚斋名陶图录》和《李氏所藏中国明清宜兴紫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