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小学数学活动课研究的管窥之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小学数学活动课研究的管窥之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主动发展,已日渐成为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领悟到,开设数学活动课程,拓展数学课堂教学的时空,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理想平台。下面就从数学活动课程的特点、作用与做法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

1.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挑战性、实践性

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内容不受数学教材的制约,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因此,它的内容是开放的。在确定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时,不能十分容易,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能掌握,那样经历不到探究的乐趣,也就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也不能太难,超出学生现有知识结构所能解决的范围,让学生体会不到成功的乐趣,反而会对数学产生一种畏惧感,因此选择的教学内容总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数学活动课是以学生的操作活动为主的,选择的教学内容一般易于操作,往往能通过操作学具,走进自己身边的生活进行实践来寻找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因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2.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灵活性、探究性

数学活动课上,学生的学习是完全自主的,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的方式是灵活多变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可以自己查找资料,向别人请教,上网求助,解决问题,也可以动手摆弄学具,亲身做试验来求得问题的答案。由于教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学习的方式又有探究性的特点,学生往往要经历“探究—失败—再探究”的过程,经过几次反复之后,才能成功。

3.能力培养的多向性、随机性、整合性

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上形成的能力是多样的,不仅要让他们形成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能力,分析、归纳、表述的能力,还要让他们在实践中形成动手操作的能力,在与伙伴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合作的意识,交往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是随机性的,不受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教学过程中的对话、观察、操作等各个环节都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活动课上学生形成的这些能力又具有整合性,学生要把形成的各种能力整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去完成活动的任务,达到探究的目标。

(二)

1.数学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对数学亲和力的纽带

数学活动课的作用之一,就是还给学生一片自由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体会探索、成功的乐趣中,对数学产生亲和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兴趣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浓厚的兴趣,不达到“入迷”的地步,便不会有灵感的出现。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主动发展,首先应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针对小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一位教师在教完奇、偶数的知识后,上了一堂《摇奖的秘密》数学活动课。首先,教者用多媒体演示摇奖现场的热闹场面,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出示了一个摇奖盘,平均分为10格,并依次标上1到10这10个数字,在奇数格里标的是冰箱、彩电、空调、小轿车等高档奖品,在偶数格里标的是铅笔、小刀、橡皮等低档奖品,摇奖的规则是,指针摇到几,就从几后的一格开始数几格,便能得到这一格上所标的奖品。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可是谁也得不到大奖。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这样的数学活动课,打破了数学教材的限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的枯燥,觉得数学与自己的生活很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亲和力。

2.数学活动课程——学生主动发展的天地

数学活动课的作用之二,是给学生提供一片主动发展的天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的全过程,主动地展开认知性的操作活动,主动地去学习数学。数学活动课与正常的课堂教学相比,存在着更大的灵活性,教学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对他们来说,没有一点压力。教师授课的方式是多变的,更多的是让学生主动地去操作、去思考。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真正的主体,教师完全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我遇到过一个学生问我这样一道问题:“一串珠子有一部分露在木箱的外面,两颗黑珠、三颗白珠、两颗黑珠……地串着,问箱里的第32颗是什么颜色的珠子?”学生对这种猜谜式的问题十分感兴趣。我根据这一问题,设计了《找规律》一课。课上,我先让学生自己来探索第32颗是什么珠子,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有的在纸上一个一个地画出了余下的珠子,有的干脆瞎猜一气,他们完全凭自己爱好的方式寻找答案。对通过画图找出答案的学生,我适时地对他们追问:“第1000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再用画图的方法找答案方便吗?”引导他们去寻找规律。学生通过讨论、摸索,找出了规律后,沉浸在一种成功的喜悦里。这时,我又让他们自己设计一条规律,出一道题目,考一考同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这样的课堂是开放的,完全成了学生主动求知的天地。

3.数学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

数学活动课的作用之三,是给学生提供了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在数学活动课上,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主动地去搜集信息,去整理分析,探究规律,在动手实践中,在与伙伴的交往中,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如在教完数据的初步统计的知识后,我设计了一节关于数据统计知识的数学活动课,课前布置给学生三个题目:调查统计40个你身边的小朋友每月零用钱的花费情况;调查统计20户人家一年内的废旧电池的处理情况;调查统计身边的30个小朋友所穿衣服的价格情况。要求学生选择其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题目,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整理,看从中能发现什么。活动课上,我完全让学生自己来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有一位学生是调查小朋友们穿服装的情况,他搜集整理的结果是30人中有6人经常穿百元以上的名牌服装,3人经常穿从招商场买来的20元左右的服装,21人经常穿的服装的价格在40到60元之间。这位学生得出了2个结论,一是穿中档服装的学生最多,二是所买服装的档次与家庭条件密切相关。他的第二个结论遭到了同学的质问,难道那21个学生家庭条件都不好吗?经过讨论,他们认为,服装的档次与家庭经济条件是有一定的关系,但买中档服装特别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一套衣服穿的时间不会很长,买高档的显得浪费,低档的质量差,不耐穿,所以往往选择中档的服装,并建议服装厂的叔叔应重点设计中档的儿童服装。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探究、归纳、概括的能力,创新的意识都得到了培养,而且让学生真切地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数学活动课程——数学课堂教学时空的延伸

数学活动课的作用之四,是拓展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时空。数学活动课的内容是开放的,教师可以在活动课上引导学生去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课堂教学中感兴趣的问题,它不受教材的约束,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内容都可以去探究,把数学课堂教学的时空无限地延伸。如上例,就是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有关统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把课堂教学的时空向现实生活拓展。

(三)

1.选好教学的内容

根据数学活动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一定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只有学生认为对其内容感兴趣了,他才有可能主动地投入学习,主动地展开探究。那么,如何选择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呢?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到三条途径:一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学习《摇奖的秘密》,就是看到社会上各种名目骗人的摇奖活动想到的,通过这样的活动课,不仅让学生探索了奇偶数的规律,而且让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认清骗子的骗术,帮助学生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二是从数学教材中来,现行的教材中安排了不少实践活动课,教师要联系当地的实际,对这些实践活动课的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修改,使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有些课堂教学的内容,若学生有兴趣继续探究,可纳入活动课,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三是从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中来,如,前例《找规律》,学生解决不了却又十分想解决的问题,一定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组织学生对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会十分投入。

2.放手让学生实践

数学活动课要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可以让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来探究某种数学的规律;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工农业生产实践,在劳动中发现数学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走进身边的生活,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对某一生活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如前面提到的关于数据统计知识的一堂数学活动课,让学生调查的就是他们自己身边的生活。其中调查废旧电池处理情况的学生,通过调查分析,都得出了绝大多数人是把废旧电池随手扔掉,几乎无人收集,对环境污染极大的结论,并且有学生建议厂家将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也有学生提出建造环保电池的设想。这样,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去调查,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的实践意识,更加深切地感受了数学与实践的联系,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环保教育。

3.让学生感受成功

成功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活动课上,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通过交流充分地表现自己,去感受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如前面关于数据统计知识的一堂数学活动课,实际上就是一节学生研究成果的展示会。记得其中一位学生调查的是零用钱的使用情况,他调查的结果是40人中有25人用于买零食吃,有8人把钱攒起来以后用,有5人用于买学习用品,其他用途的2人。因此,他得出了“每月用零花钱买东西吃的学生特别多”的结论,并向班上的同学提出了不吃零食的倡议。他的倡议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响应,他也从中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事实证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可以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和技术教育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探究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盐渎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