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项羽本纪》的细部解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项羽本纪》的细部解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文言文阅读教学,不仅份量重,而且难度大。但是,老师如果能够对文本做深入体悟,获得更高层次的思维体验,引导学生与古人实现超时空的心灵共鸣,就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更有益于文言文深度教学的良性循环,就有可能让学生体会到古文越“深学”越有意思, 越“深嚼”越有滋味, 越“深思”越显精妙。本文以《项羽本纪》为例来探讨文言文深度解读教学的三种具体置疑之法。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 《项羽本纪》 置疑法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不仅份量重,而且难度大。特别是从学的层面看,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积极性普遍要低于其它各类文本的阅读,主动地自觉地读一些文言文本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文言文文本自身的特点以及文言文教学考查的要求和标准,使得文言文的教学更多倾向“言”的训练,学生埋首于各种所谓“知识点”,也就难以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汲取文化精华、获得审美享受、提升阅读情趣,高能耗低收益也就在所难免了。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多为经典文本,而经典文本总是内容上有厚度、表达上有深度、时空上有跨度的。因此,如果在掌握“言”的基础上,以“文”的方式来教学,即让学生在疏通理解文本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做深入体悟,获得更高层次的思维体验,引导学生与古人实现超时空的心灵共鸣,就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更有益于文言文深度教学的良性循环。

在完成古代汉语语词的积累和语法知识的归纳,即掌握“言”的基础上,侧重以“文”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对文言“深度解读”。教师依托文本所提供的信息,针对文本的深刻处设疑置问,以“无疑、设疑、释疑”的程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经历从“无疑”到“生疑”,进而“解疑”,分析并领会文字背后的深意,实现对文本由表层感知向深层领悟迈进,达成与古代作者跨越时空的智慧、情感遇合,最终达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

以下就以《项羽本纪》为例来探讨文言文深度解读教学的三种具体置疑之法。

一.聚焦潜伏隐含处,由隐变显实现深度关联

“潜伏隐含处”包含了文本中的隐藏信息或者中断信息,它是文言文文本中的似“无”实“有”。

潜伏隐含,召唤着读者在仔细分析中显露隐含,填补中断,凸现有价值信息,生成联系。这样,就突破了文本的表面信息,拓展了文本的固有信息,生发出了文本的深层次意义。

《项羽本纪》中,樊哙闯帐时项王“按剑而跻”的反应,显示出本能的警戒,一时间气氛紧张。随即樊哙一番陈词,指责项王为“亡秦之续”,对于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的项羽而言,这样的指责言辞何等激烈,而项王听了樊哙一番话后竟没有任何反应,只说了一个字:“坐。”不仅没有一丝怒气,反而赏赐酒肉。樊哙说出如此大不敬的话,项王为什么不怪罪反倒加以赏赐呢?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原文“潜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人有大功却未有封侯之赏”,意即沛公有先入函谷关的功劳,按照事先约定本可称王,却等待项王来,一心只谋求“封侯”的赏赐,忠诚不二却招来杀身之祸,实在太不公平。听了这样的陈词连项王也觉得自己没道理。结果,能在巨鹿之战中令诸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项王,也会有被下级军官说得哑口无言之时。解读时,如果不能将樊哙的言与项王的行之间的看似有悖常理的关联处加以仔细推敲,也就难以真正理解项王的表现。经典文本的表达深度正在此处体现出来,无论读者是否看得到,司马迁通过樊哙闯帐,正是在一步步地显现刘项二人性格和才能的差距。

潜伏隐含处是文本中看似平淡平常却“非常”的地方,呈现“隐含”,挖掘“潜伏”,将一般读者轻轻掠过的“无”,揭示为独具慧眼的“有”,就能深入挖掘出文本内在的关联,实现与作者的超时空对话。

二.聚焦雷同反复处,由同见异实现深度感悟

“雷同反复处”是指文本中相似或相同内容多次出现的现象,它是文本中的似“同”实“异”。

《项羽本纪》中的樊哙是一介武夫,本不善言辞,却能在闯帐时说得项王哑口无言,樊哙何以突然变得如此有口才?苏教版教材对这一文本做了非常巧妙的排版设计,樊哙的一番话在右页,左页同样位置就有一段与之极其相似的话,陈说理由完全一样,甚至具体措辞都非常相似,那是刘邦对夜访的项伯说的一番话。巧妙的排版帮助我们看到了司马迁在行文上的巧妙安排,这里的相同是一种故意,作者在隐晦地表现樊哙有备而来,而这个“备”的授意者正是创作这番话的人——刘邦,再深究下去,在准备“谢项王”的那一刻,刘邦所做的部署多么缜密,不仅涉及辩解理由、礼物准备,而且往后还让读者看到,连逃离的方式都是轻车快道。

反复是一种巧妙的“同”,“同”是为了显现“异”,“同”的背后深含着作者的观点、态度。像《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观看秦始皇游会稽的盛大景象,曾说过“彼可取而代”的话。而刘邦也曾说过意思极为接近的话:“大丈夫当如是”。意思相近,但表达形式差异很大。这也是一种反复,语义反复,形式殊异,不同的表达正能显示表达者不同的个性,此处高祖对境况不满、对始皇仰慕、对权力渴求的复杂心迹表露出来;而项羽对始皇的不屑、说话感情用事也活现了项羽的粗疏、刚愎自用。

雷同反复处是文章看似相同却“不同”的地方,比对“相同”,体会“不同”,将看似普通的“同”,深析出微妙的“异”,就能深入感悟出编排的匠心所在,实现与文中人物的超时空对话。

三.聚焦细致微小处,见微知著实现深度挖掘

“细致微小处”是指文本中看似并不起眼的一字一词,却隐含深意的地方,它是文本中的似“微”实“丰”。

细致微小,能启发我们“见微知著”,存在微小,不见得作用微小;形态微小,却更显意义深远。文言文中的这些“微小”处,教会我们在研读文本时小心、细致,以宁静的心态感知文本,与作者神遇,能捕捉到许多容易忽略的风景。

比如,项羽并未称帝,死后也以“鲁公礼”下葬,司马迁为何将项羽的传记归入“本纪”?这暗含着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在司马迁的心目中,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是司马迁心目中的帝王。又如,《项羽本纪》介绍项羽的出身,写道:“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而《高祖本纪》中对刘邦的介绍是:“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乍看之下两句的介绍如出一辙,其实两个人的“字”暗藏玄机。“季”,是古代兄弟的排行,并不是规范的“字”,可以说刘邦没有“字”,这一细节,体现了两人出身的差异。

关注细小隐微处还要把握别具意蕴的用字。如《项羽本纪》中“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这句中“乃”是别具意味的字,“乃”解释为“才”,读出这个“才”,才能体味到这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才能将刘邦本不情愿、非自觉地放弃财物的味道读出来。可见,要想把握好文本的细小隐微处,训练扎实的古文字基本功非常重要,“文”和“言”是相辅相成的。

经典文本中的一个标点、一个词语,文中人物的一个细小动作、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暗藏作者的匠心,包蕴着深刻的含义。如果我们在容易被忽略而又和表现主题有密切关系的细枝末节处设问质疑,启发学生于细微处发现“大义”,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够提高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

潜伏隐含处、雷同反复处、细致微小处,究其实质,都可谓文本的“空白处”、“增长点”,文本中这类可将文意由薄读厚的“空白处”,正是阅读时可与作者对话由简到丰的“增长点”。忽略或者无法捕获到这类阅读提升的增长点,只从“言”的角度教授课文,把文言文的教学局限于古代汉语的语词积累和语法归纳,就无法带领学生真正融于经典文本,感受文本的精妙。

“千古情怀,古今如斯”,当学生能够理解并融通作者千百年前谋篇布局的匠心,当学生在情感上、心灵上与古人连成一体,才会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而文言文教学的效益正来自于“深度”教学所形成的良性循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摸索文本深度解读的方法,就有可能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提升课堂效率,就有可能让学生体会到古文越“深学”越有意思, 越“深嚼”越有滋味, 越“深思”越显精妙。其深奥神秘之处的探寻皆在自己具备一双能够发现的慧眼。

徐平,教师,现居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