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知识传授的地位,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则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从而形成知识的构建。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对预习工作不是很重视。广大教师们都知道,要让学生学好,课堂上的学习是关键,但课前的预习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通过预习不仅能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形成自主构建,也能根据预习情况而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在探究活动中根据问题去分析。但传统物理教学的预习中,教师的预习目标过于笼统,大多是让学生看看书,没有具体化,学生预习效果也不是很好。要提高预习效率,还得以具体的目标来引导学生进行层次性的预习。

以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预习,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分层次要求。一般而言,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可按上(基础较好,自主学习能强)、中(基础稍好,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下(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弱)三层对学生进行目标引导,下层学生主要以知识目标为主,中层学生可过渡到技能目标,而上层学生则可过渡到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如在《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的预习中,对下层学生的预习要求为了解固、液和气三种物态;了解酒精灯;了解温度计及其工作原理;中上层为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和描述三态的基本特征;学会使用酒精灯;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目标引导学生预习后,教师要以导学案方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反馈,反馈的目的是看学生达到了哪些目标,遇到哪些问题,这样才有利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展开。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但如果教学中教师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不免显得枯燥而让学生失去兴趣,如果在组织学生探究前,教师还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的预习情况来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来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因大气压强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虽然大气压强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中,但因学生对大气压强不甚了解,故而学习起来也就显得困难重重。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学中教师将一个废弃的易拉罐用酒精灯加热后迅速用胶布封住灌口,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易拉罐的变化,当易拉罐慢慢变瘪时提出问题“是什么作用让易拉罐变瘪了?”从而较好地过渡到对大气压强的探究中。其次,要注重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在《世界是运动的》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预习情况中发现学生对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概念还理解不够深刻,教学中教师引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并提问“是山动还是船行?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现象?”通过问题分析和生活实例列举,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正确理解参照物、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概念。

三、提出问题引导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教材中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但显得较为零散而没有系统性,同时,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知识基础、经验等因素影响,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也会存在较多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就是要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并结合教学目标而提出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发挥小组作用,在探究中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

如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力的概念、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是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用此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中教师首先以用手推、拉桌子、用脚蹭地、用手拉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等活动来激活课堂,然后提出问题“一个力的产生需要几个物体?”(两个。)“这两个物体分别叫什么?”(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引出力的概念。借助以穿旱冰鞋的小孩推墙,小孩向后退的课件引入力的相互作用探究中,结合课本57页图8-34、8-35、8-36、8-37提出问题“上述现象中两个物体间的受力情况如何?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力是相互作用的。

四、教师主导精讲释疑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仅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组织学生实施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还需及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答疑解惑,也要对学生的探究结果及时进行总结,促进学生形成系统认知。

首先,要及时给学生答疑解惑。如在《内能和热传递》的教学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的探究中,教师以分别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只玻璃杯中同时各滴入一滴墨水引导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将会增大。同时提出问题追问“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将会,反之当内能增大时,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吗?”从而引导学生通过举出实例来认识到当物体的内能增大时,物体温度不一定升高,内能还与物体的状态有关。其次,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如在《电阻》的“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探究中,学生通过实验对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的关系后,教师可以问题“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什么决定的?”引导总结,并及时板书或通过白板呈现。

总之,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中,教师依旧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主导,不仅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目标来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课堂中还要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当学生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要及时给予讲解、总结,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构建,这样才能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