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利用教师反馈提升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利用教师反馈提升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影响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师的评价反馈对小学阶段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阐述教师评价反馈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评价反馈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从中寻找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评价反馈方法。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评价反馈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86-02

一 自我效能感概述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首次提出的,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后来班杜拉又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当个体在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时,对自己组织以及完成这一任务的能力的判断。通俗地说,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即自己在面临某一具体的活动任务时,是否相信自己或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该活动任务。

2.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意义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能使自己潜能得到开发的任务;他们富有自信心,敢于面对困难,相信有能力克服困难;在进行新的学习时,倾向于信心十足地进行工作,相信自己能够很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而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的个体,在困难面前缺乏自信,不敢尝试或不能坚持面临的任务;在活动中遇到初步失败和挫折时,便怀疑自己能否成功,甚至放弃;更多强调自己的无能和工作中的困难,常采取消极逃避行为。可见,较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能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自我效能感作为人们对自己活动效能的判断,总要表现在一定的活动领域。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所面临的基本任务及其相应的活动领域是不相同的,因此,自我效能感的表现领域也不同。对处于受教育阶段的在校青少年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因此,学生的自我能感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领域。学生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学习活动能力的推测和判断,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同时早期的状况影响着后期的发展结果,因此,帮助儿童形成较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 教师反馈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反馈本来是控制论的概念。这个概念后来被移植到心理学中,具体说是神经冲动由中枢神经系统传到效应器官,引起效应活动;效应的过程和结果,又都形成对有机体的刺激物,引起传入神经冲动,心理学把这种效应活动所引起的“传入冲动”也叫做反馈。在教学环境中,反馈通常指为了改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而对其某一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发回的信息。综上,我们可以将教学中的反馈定义为学习者得到来自教师的或其他学习者关于某一学习任务完成得是否成功的评论和信息。教师教学中的反馈按形式分类可分为课堂反馈、作业反馈等,按内容可分为评价性反馈与话语性反馈。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反复不断、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评价信息。做明显评价时,教师评定学生的学业行为表现、评说成败原因,并比较他们在同学中的优劣。比较微妙的评价反映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对学生的关注程度的差异,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学业期待,为他们设什么样的标准,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分组,分派给他们学业任务的难易程度等。教师的评价反映会影响学生对其能力和学业表现的判断。这一点不奇怪,学生对其学业能力评定与教师对他们的判断密切相关。

三 教师应如何进行反馈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1.在任务前后进行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但应该在什么时候给出评价反馈却是教师应该思考的。在班杜拉看来,人的行为是受两个因素影响或决定的,一个是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一个是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强化可以激发和维持行为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但不是决定行为唯一的因素。行为出现的原因不一定是随后出现的强化,而是人在认知之后产生的期待。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可以这样理解,在学生完成任务前和完成任务后都应该给出适当的评价。

在完成任务前给学生以一定的评价能让他们更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即让学生对自己完成任务的结果产生期待感。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个体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或被选择。例如,学生认识到只要认真完成作业就会获得他所希望的好成绩,那他就会认真完成作业。

同时完成任务前的反馈评价还能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效能期待,这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一个任务时,他便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去进行该活动。例如,学生不仅知道认真完成作业可以获得理想的成,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认真完成作业时,才会认真地做作业。

在完成任务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同样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有信心继续完成其他任务。完成任务后的反馈要注重其及时性,若学生这周的作业你留着下周再反馈就很难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还应该告诉学生距离自己的目标还有多远,可以努力或者采用其他策略来完成任务。这类型的反馈就是一种强化的过程,让学生及时明白自己目前的能力,对自己产生胜任感,从而对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

2.选择适当的反馈内容

第一,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反馈。学生在校受教育的前几年,是他们智能概念发展的重要形成期,智能效能信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社会的构造物,是以对自己在不同学科上的成绩来评定的,以及分析由老师直接或微妙的间接传递的学业期望和能力评价为基础。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侧重评价哪些方面才能对学生自我效能感有所提高,这是一个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