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构主义视角下构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构主义视角下构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感恩是道德主体对“他爱”行为的道德认知,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理论方法,对教育对象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教育;建构主义是一种新兴的西方教育心理学理论,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单一的“传授―接受”知识的关系,促进师生关系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论述了转变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模式,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内外情境,促成大学生自我感恩教育,并探讨了构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建构主义;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4-0073-04

感恩是道德主体对“他爱”行为的道德认知, 是道德主体推己及人、积极互动的道德回馈,是将感激之情付诸行动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是人类所共有的博爱之德的表现,感恩的本质是一种爱的表达。[1]当前,社会生活中感恩缺失现象大量存在,很多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和行动,感恩缺失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这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成为引领社会文明建设的力量,是时代对大学教育的历史呼唤[2]。大学生感恩的缺失引发了人们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再思考。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理论方法,对教育对象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也是一种自爱与他爱相结合的生命教育。[1]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对指导大学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以为寻找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合理定位和最佳实施途径与方法,提供一个新思路,为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有效价值,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效果。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

对传统学习理论的突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是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不断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一个突破[3]。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刺激―反应”这一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接(S-R)就是所谓的学习。这种学习理论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强调知识的单向传授;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教育的对象和目标;通过“传递――接受”和“逻辑――认知”、背诵记忆、书面练习和考试等方式来实现知识的认知,由此造成了学校教育的封闭性、灌输性、主客二分性,脱离生活,缺乏情景性、体验性和生命活力,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效果。以往学习理论的最大弊端在于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一种对所面临现实的解释和假设。它在具体的环境中也在不断地改变,并非是对现实的准确表达。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主体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主体与外部的互动而自我产生的,并不是从外部直接灌输给学生的。个体会从以往经验出发,对学习对象加以理解和意义建构,通过不同的主体“个体化”的心理活动,建构出不同的知识。学习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一个自我生成过程。建构主义强调体验式学习,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只有在真实情境中,学生才能对所学对象进行意义建构,才能有效地内化所学的知识。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协作、对话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并体现互动和交流,以达到学习者之间思维成果的共享,促进对新信息意义的全面建构。建构主义理论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硬把教育者的思想灌输给被教育者。

二、建构主义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的方法论价值

1. 改变一味“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传统学习理论的最大区别是:传统学习理论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是所谓的“授业”“解惑”者,学生则被当做施教对象,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刺激”技巧[4]。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因而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当前感恩教育实效不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仍然袭用传统的学习理论,传统感恩教育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背离了教育的本质精神,采用一味“灌输”的办法,没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创新精神。

2.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教育的重要性。建构主义反对那种我讲你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希望把学习置于逼真的、人性化的情境中,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以往的经验知识和现实的情景联系起来,通过切身的体验真正领悟知识的内涵。这种真实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易于把知识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5]。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直观的教育,通过采用一些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以增进学生的体验。课堂教育只侧重解决感恩教育知识和思想的传授,而要实现感恩教育效果,必须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心体验、情感积累和行为实践。高校感恩教育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实践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实践而无体验,或实践没有与体验相结合,都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就是说,大学生要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感恩观念、态度和对感恩实践客体的正确认识,而不是为感恩实践而实践,为感恩活动而活动。

3. 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协作和会话,有助于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建构主义理论将目光投射于双方间的交互活动,关注双方间的交互关系。深刻认识感恩双方间的交互关系,也就深刻认识了感恩教育活动过程的本质;准确把握感恩双方间的交互关系,也就准确把握了感恩教育的活动过程。需要清楚认识的是,感恩教育本质中不仅仅包含教育目的,还包含着由施教行为和受教行为相互联系而构成的各种各样的感恩教育活动形式以及这些活动形式所具有的各种功能。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大学生

感恩教育路径

1. 建构多元互动的新型感恩育人模式。首先,倡导师生间的感恩互动。教师以学习成员身份参与感恩教学,师与生相互建立感恩互动关系。师生之间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师生互动关系。从社会学角度看,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人格感染的社会互动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内化,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无从谈起。其次,倡导生生之间的感恩互动。生生感恩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具体情境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感恩形式、性质、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和谐感恩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有效的感恩课堂互动;丰富多彩的第二感恩课堂互动和拓展感恩时空教育的微观互动。开展生生之间的感恩互动教学,能够点击学生的兴奋点,吸引学生参与到感恩教学活动中来。它体现了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不同感恩观点和意见,允许学生进行感恩自由讨论和争鸣,鼓励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让学生在感恩课堂上的交互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启迪、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实践证明,生生之间的感恩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能够吸引这些特殊的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丰富多彩的感恩教学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感恩学习角色,达到在差异中求同一的感恩教学目的。再次,倡导学校感恩教育和社会感恩教育之间的互动。社会感恩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感恩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为使大学生能健康地成长,实现感恩教育的目标,我们有必要加强社会感恩教育和学校感恩教育的互动。为了更好地协调二者的关系,保证二者综合教育的合力作用,加强和改善社会感恩教育和学校感恩教育,加强学校感恩教育与社会感恩教育的互补,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

2. 通过“协商”与“会话”,促进大学生对感恩知识的掌握和感恩人格的发展。“协商”与“会话”是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认知主体实现意义构建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协商”有“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指的是个人对意义自我构建过程;“相互协商”是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对知识结构意义构建的过程。这两种形式的协商对于感恩教育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自我协商”感恩教育,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相互协商”感恩教育,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交往能力,让大学生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感恩,引导大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谊,建立平等互爱、互尊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公平互惠、团结协作的基本社交礼仪和良好人际关系。

3. 在实践活动中强化情感体验。实践活动是感恩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课堂教育只侧重解决感恩教育知识和思想的传授,而要实现感恩教育效果,必须通过大学生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心体验、情感积累和行为实践。要通过课堂教学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感恩文化活动相结合来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感恩教育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要注意的是,感恩实践并不是万能的,只有感恩实践而无感恩体验,或感恩实践没有与正确的感恩体验相结合,都不能起到良好的感恩教育效果。也就是说,学生要通过感恩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感恩观念、态度和对感恩实践客体的正确的认识,而不是为感恩实践而实践,为感恩活动而活动。

4. 强化过程评价、量化评价,以评价导行、促行。感恩评价过程也是感恩教育过程,并且是感恩道德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更多依靠的是考试,注重的是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认知水平、感恩分析理解能力、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考查与测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应该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感恩形成性评价和多元化的终结性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大学生的感恩素养,必须将感恩质性评价与感恩量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把感恩素养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强化评价指标与评价活动的引导与促进功能。必须把感恩素养量化为若干可以考核的指标,并以此来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通过评价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起到导向作用。

结论

建构主义强调感恩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感恩知识网络的过程,反对一味将感恩教学过程放在课堂上的传统做法,希望把感恩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人性化的感恩情境中,从而使大学生在感恩学习的过程中将以往的感恩经验和现实的感恩情景联系起来,通过自身的感恩体验真正了解感恩的内涵;提倡感恩协作与感恩对话的学习方式,强调大学生的感恩学习和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感恩互动之中,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协作、对话、讨论等感恩活动进行建构,尤为强调师生、生生间的感恩协作、感恩交流的交互作用。使用建构主义感恩教育方法论的目的在于转变传统感恩教育观念,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感恩教学新理念。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实施过程中,大学生不再是感恩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是感恩信息的加工主体,是感恩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感恩教育中应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从感恩知识传递者到感恩建构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金妍妍, 李建华.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反思与建构[J]. 现代大学教育,2010(4):91-92.

[2]屈家安,郭胜利,刘菲. 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综述[J]. 教书育人,2009(7):100.

[3]李雅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师角色定位[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116.

[4]朱庆峰,孙杭生. 以建构主义视角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9(24):162.

[5]陈殿林.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J].科教汇,2009(8):20.(责任编辑、校对:陈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