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了工作的美丽为了“倦怠”的远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了工作的美丽为了“倦怠”的远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作是美丽的,工作应该成为幸福快乐的源泉。然而,在工作中体验快乐和幸福是很难的,特别是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体验“职业倦怠”(Job Burnout)――一种与工作有关的情绪衰竭、疏离、职业效能降低的综合征。

――《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研究》卷首语

一直以来,无论是新闻学界,还是新闻业界,关注的焦点主要是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媒介经营等如何做好“新闻”的问题,很少关注做新闻的人――新闻从业者。如果媒介的制度、经营、管理不能激发新闻从业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如果新闻从业者缺乏身心健康、对工作缺乏热情与投入,怎能做好新闻呢?一个人如果处在良好的身心状态下,他所能释放的能量就能到达他所有能量的上限,而一个处在不良身心状态的人,他所能释放的能量最多也只有他所有能量的三分之一。所以说,一切事业、工作的核心都应该是“人”。这就是曹茹(现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传播心理专业博士)的新作《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研究》(以下简称《倦怠》)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在新闻传播学的视野中,“职业倦怠”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而“职业倦怠问题”在新闻从业者中已经存在。作者能够敏锐地抓住这个问题,得益于她传播心理学的专业背景。这本书的基础是她的博士论文,正如她在谢辞中所言:论文浸透着她的导师刘京林教授及许多老师、朋友的心血,所以,这本为新闻界吹来一股清新之风的学术之作,是正在我国崛起的传播心理学领域绽放的一朵小花。

“职业倦怠”是由与工作有关的压力而引起的一种身心综合征,它表现为情绪衰竭、对工作与人的疏离、工作效能降低。其实,这种症状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的职业人群中,特别是教师、心理咨询师、医护人员、记者、公务员、企业管理者等需要较多情绪、智力支出的人群。“职业倦怠”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综合而致。曹茹对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据我的观察与了解,对新闻从业者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痛并快乐着”的;一类是“痛而不快乐的”;一类是“不痛也不快乐”的。快乐与不快乐是“倦怠与不倦怠”最简单、直观的分界线,“痛”可理解为“身心疲劳”。“痛并快乐着”的人是身心疲劳而不倦怠,这说明他们除了工作任务重之外,并没有更多的烦恼或抵御、消解了更多的烦恼,也说明单纯的身心疲劳并不能导致职业倦怠;“痛而不快乐”的人,是身心疲劳而倦怠的人,他们除了身心疲劳还有更多的烦恼或他们没能抵御住、消解掉更多的烦恼,就像《倦怠》一书所指出的,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媒介组织的结构与气氛”、“媒介的外部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不痛而不快乐”的人,是身心不疲劳却倦怠,说明他们感受到了更多更强的“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媒介组织的结构与气氛”、“媒介的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也说明单纯身心疲劳并不会导致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倦怠,“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媒介组织的管理与气氛”、“媒介的外部环境”等因素在“身心疲劳”因素不在场时却可导致“职业倦怠”。这是《倦怠》一书的基本结论之一,也是该书给我最有价值的心得之一。

《倦怠》一书用大量篇幅分析导致一些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的原因,并分析这些原因之原因。原因之原因即书中对“压力源”的分析。“压力源”即使人产生压力感的压力事件,如“不公平竞争”、“分配不公”、“多年不能得到提升”、“工作得不到肯定”等。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揭示了导致一些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的主要压力源,它们是:缺乏回报、缺乏自主、缺乏保障、缺乏团队感,分析得的确到位、精辟。更为有意义的是,作者进一步揭示了隐藏在这些压力源背后的问题,也就是压力来源之来源,那就是媒介组织与媒介行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诚恳而犀利,切中要害。书中对新闻媒介专业水准降低问题、媒介内部管理的某些弊端以及媒介行业面临的困境与困惑的分析,特别引人深思。

职业倦怠是个体由于长期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而累积形成的身心综合征。对于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工作和工作环境,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去甚远的压力感受,面对同样的压力,有的人就发生了倦怠,而有的人就没有倦怠。所以说,个人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在作者的研究中,就从业者总体而言,个体因素中只有工作年资与职业倦怠显示出了显著相关,即工作越长,越容易发生职业倦怠,而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学历、专业背景等)对职业倦怠都未显示显著影响。但通过个别访谈,书中显示了一些职业倦怠者自报的个体因素归因:个人能力、个人喜好与个性,并通过对个例具体情况的描述,显示了这些个体因素是如何使个体发生倦怠的。这也是本书的特色所在,运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对新闻从业者整体的职业倦怠情况包括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的水平、结构与特点、职业倦怠的原因做科学的统计、分析和判断,又对典型案例进行具体描述与阐述,使读者对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问题既能宏观把握,又获鲜活体验。

最后一章《职业倦怠的干预与预防》是书中最有实际意义的一章,本章基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基于前面对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前因及压力源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对职业倦怠的干预与预防问题,并提出了诸多的具体方法。“职业倦怠的干预与预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个体、组织和社会协同与互动,单纯从某一个方面入手,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这是书中提出的应对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的总方针,令人信服。从个体、媒介组织两方面分别论述了干预与预防的方法合理实用。书中介绍了一些国外在职业倦怠干预与预防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谈到在组织内部设立“干防小组”,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倦怠”检查,及时对有“倦怠”症候的员工进行帮助,就很值得借鉴和参考。书中引入的“情境管理”法作为“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很有启发性。书中提出的其他更多地干预与预防的方法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倦怠》一书的写作断断续续历时近4年,书中主要内容多为作者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所获的一手材料,甚为宝贵。书中主要观点、结论是对一手材料科学分析的结果,书中提出的应对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的策略方法具有理论依据,又具较强的实用性。相信此书会有助于解决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问题,也将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问题的新起点。

在我的视野中,这本《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研究》是我国第一部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研究、阐述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问题的专著。书中对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的表现、水平、结构、特点的阐述,对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与职业承诺的关系以及与工作性质的关系的分析,特别是对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的归因分析和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的干预与预防的研究,对建构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理论、优化媒介管理、增强新闻从业者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靖鸣,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王秋菊,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