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读陈建国书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陈建国书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陈建国,安徽宁国人,祖籍浙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书画创作研究院院长,省直机关书画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安徽演艺集团副总。参与组织并策划和主编了古籍善本《中国历代帝王翰墨选》、《馆藏历史人物手札选》、《米芾书法精粹》、《孙子兵法书家珍藏本》、《新安画派书画精品选》、《明清名人手札选》、《李氏(李鸿章)三兄弟手札选》、《太平山水图》等。

陈建国的作品在当代皖系书法家中可谓独树一帜。这不仅表现在他的作品与别的书法家的作品风格距离拉得较远,更由于他对书法传统、书法创作,乃至对整个书法艺术的理解和妙悟尤具特色。

纵观其作品,几乎没有“过渡色”,都是一步到位。那种从临摹到创作、再创作的逐步蜕变很难看出他缘自哪家哪派的痕迹。这种纯粹性,既是他性情之使然,更是他传情之使然。古人云:“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机巧必须神悟,不可以目取也。”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陈建国对书法艺术创作的理解,对取法传统的理解,对风格面貌的理解是否也有其“神遇”的一面呢?但这并不等于说,陈建国对传统关注不多,或者说离传统和法度太远。了解陈建国的人都知道,自孩提时代起,他就伏案练书。几十年来,在繁重的公务之余,他临帖不辍,悉心领悟,从“二王”、颜真卿、黄庭坚、米芾、祝允明等大家名帖中吸取养分。可以说传统是他书法作品的“根”,是他的书法风格之“源”。石涛说:“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一知其经,即变其权;一知其法,即功于化。”这里面,“经”指的是规矩、法度,而“权”则指变通。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求得规矩和法度固然重要,但仅仅停留于此,则书奴而已!所以,石涛又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艺术家本人连同他作品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要了解陈建国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我们大抵可循着以下几个思路去寻觅、辨析。因为只有把艺术家本人与他的作品联结成一体,才能全面把握他,才能窥得其创作的真正意义。

一、书为心画,书即其人。陈建国为人谦和,待人接物有君子风范,但他对不公道的事情却是嫉恶如仇。据我所知,在他担任省文物局局长期间,有一个地方政府为了房地产开发,把一个具有数百年历史的“文保”单位给拆了。他得知后痛心疾首,公然怒斥,直至这件事得到较圆满解决。古人云:“书为心画。”陈建国的书法,铮铮铁骨,犹如其人。他书法最大的特点是一气呵成,神定气足,有一股磊落剑胆之心、曲直分明之情、俊逸洒脱之境、风樯陈马之快。结字以方为主,线条上没有丝毫犹豫不定、柔弱摇摆之感。从他的作品能够感受到那种自如心态下对艺术创作的投入与宣泄、愉悦与快意。这可能与陈建国长期从事行政领导工作练就的思路清晰、斩截果敢的能者之风有关。

二、古为今用,汲古弥新。仔细品味陈建国的书法,会发现它们很好地做到了传统和创新结合,碑和帖结合,楷与行、行与草结合。从用笔上看,藏露结合,浓淡枯湿,方圆结合,节奏有序,灵活多变。如作品《望天门山》就是很好的例子,“门”、“中”、“楚”、“水”、“岸”、“青”、“帆”等字起笔都是用的藏锋,而“碧”、“直”、“此”、“片”起笔用露锋,搭配有序和谐。一幅好的行草书处处藏锋则显得板结呆滞,处处露锋又显得轻薄且伤筋露骨、气散神涣。在结体上,作品有长有扁、有粗有细、有紧有松、有正有侧、有稳有奇,如开篇“天”奇,“门”宽,“中”长,“楚”上紧下松,“开”左密右疏,“两”险“岸”稳,每个字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从章法上来说,行距取直式,但字距变化多端,欹侧相生,避实就虚,揖让开合有度,节奏感非常强。如“门”、“碧”、“帆”、“回”、“边”都在互相穿插补位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可谓浑然天成。从笔法来讲,这幅作品中唐楷书、行书、草书、魏碑笔法辉映。如“中”字有唐楷的笔法,而“断”、“楚”、“江”中就有魏碑的笔法,“东”、“来”、“岸”等字则是来自行书的脱胎。从汲古的角度来分析,陈建国的作品到处是传统的影子,又处处不见传统。单从这幅作品来看,又能见到米芾、祝允明的影子。但这一种局部的传统又融入了陈建国强烈的个人书风,已化为“陈氏书法”了。

三、神韵至上,骨力天成。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序中提到六法之首即是“气韵生动”。关于气韵,谢赫是把气和韵作为一个内容的两个方面来看。汉魏以来,在书法绘画中,最重视评论“气韵”、“尚韵”。就是说,把一个人的思想性格、才能品质的总和,表现在外部,则形成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北宋韩拙曰:“凡用笔先求气韵,次采体要,然后精思。”仔细品味陈建国的书法作品,他的作品中那些率真、浑厚、细腻、奔放、迤逦、遒劲、润泽、刚劲、饱含韵致才情的艺术“语言”,充分彰显了作者广博的学识和取法乎上的思想境界。由于他在文化事业上的操劳奔波,他能得以博览名山大川,结识众多朋友,这大大开阔了他的艺术视野和胸襟。和古人神交意会,和现代大家直面对话,使他的书法充满了大开大合的张力。多年的临池不辍,洒脱的秉性,渊博的学识和吐故纳新的创变,这些积极美好的因子相加,使得陈氏书法自成一家,形成了如今的面目。

唐代书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有一句论书名言“情动形言取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艺术创作的成功讲究天人之分、古今之变,要将才情和智慧、功夫和灵性融为一体,使体验性与表现性通于一身。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能做到抒意达情、乐目畅怀、引人入胜之境界。

陈建国的书法作品给人最大的印象是作者将审美体验与审美表现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在万变不离其宗的基础上将情感、技巧、功力与个性倾注于纸面,物化为作品的线条、结构与章法。他的作品之所以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艺术感染力,主要是因为他的创作不是机械、刻板的书写,而是心灵的自然流露和生命的律动。宗白华先生曾指出:“中国的绘画、戏剧和另一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都贯穿着舞蹈的精神。”他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一文中又指出:“尤其是‘舞’这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它不仅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究竟状态,且是宇宙创化的核心,沉冥入神。”“元妙于意表,合神变乎天机”。在我看来,陈建国书法艺术成功的秘诀在于:用舞的精神来召唤生命的律动。

(作者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