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无乳糖奶粉佐治泻黄色稀水便性婴儿腹泻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无乳糖奶粉佐治泻黄色稀水便性婴儿腹泻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42000安徽宣城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婴幼儿 腹泻 乳糖不耐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4.096

资料与方法

2007年8月~2010年3月收治腹泻患儿95例,均符合:年龄<1岁;大便次数增多,每天达5次以上;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胶体金法)阳性38例,大便常规检查见脂肪颗粒、无或偶见白细胞;部分伴有发热、呕吐、不同程度脱水。以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8例,对照组47例。两组年龄、病程及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人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t0.4876,P0.6270;t0.4541,P0.6508。X【sup】2【/sup】0.1123,P0.7375)。

方法:两组均常规给予补液、应用抗病毒药物、微生态调节剂和肠黏膜保护剂。治疗组暂停母乳和普通婴儿配方奶粉,给予无乳糖奶粉喂养。对照组继续母乳或配方奶粉及米汤和稀饭喂养。每天记录患儿大便次数、大便形状、精神状况及脱水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②有效:治疗72小时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72小时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运用简明统计软件CS1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sup】2【/sup】检验。

结 果

治疗组显效27例(56.25%),有效16例(33.33%),无效5例(10.41%),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显效9例(19.15%),有效19例(40.43%),无效19例(40.43%),总有效率59.57%。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X【sup】2【/sup】13.8893,P0.0002;X【sup】2【/sup】11.3264,P0.0008)。

讨 论

腹泻为婴幼儿常见病,其病原大多为病毒,其中最多见的为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感染使小肠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活性降低,而致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导致渗透性腹泻【sup】[1]【/sup】,但并不是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均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有文献报告【sup】[2]【/sup】,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所致乳糖不耐受症达69.2%~74.17%,细菌性肠炎可达30.4%~44.0%,肠道外感染伴腹泻15.0%~27.8%,饮食性腹泻达25.0%~47.4%,不明原因25.0%。本组资料显示轮状病毒检出率仅40%(38/95),低于文献报告【sup】[2]【/sup】,可能与检测试剂的灵敏度有关。但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症,其临床上多表现为泻黄色稀水便,其症状的轻重与肠黏膜刷状缘受损的程度、受损的面积、乳糖负荷量及年龄相关【sup】[3]【/sup】:<1岁婴儿食物以乳类饮食为主,肠道面积相对小,代偿能力不足,肠道内乳糖酶缺乏相对明显,婴儿因肠内容物过肠道时间短且乳糖负荷大,故易腹泻,而年长儿及成人腹泻轻或无。因此对泻黄色稀水样便的婴儿,进食乳类越多发生腹泻越重,而停用含乳糖食物时腹泻消失则需要考虑为婴儿乳糖不耐受症。本组资料研究观察发现,去乳糖饮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对照组59.6%,差异非常显著。作者认为,在基层医院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不能对所有的病原体或病因进行检测或诊断,但对泻黄色稀水便的婴儿,给去乳糖饮食治疗,疗效肯定,其方法简单,廉价,容易被家长接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飞跃,詹学,刘作义,等.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并乳糖不耐受症的临床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3):183-184.

2 张强英,招钜全,余咏文,等.200例小儿腹泻病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临床探讨[J].中原医刊杂志,2005,32(1):3.

3 张卫国.婴儿继发性乳糖不耐受54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