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空城计》说课设计及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空城计》说课设计及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课选自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4单元。)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对历史故事非常感兴趣,而且对《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多少有些了解。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进一步培养他们阅读和欣赏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情节领略人物形象,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阅读课文,感悟、探究、了解古典名著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进而提高人文素养。

【课前分析】此设计是《空城计》的第2课时,在第1课时学生已经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对生字、生词的障碍已经扫除,而且能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完成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这节课主要是以分析、鉴赏为主,对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加以分析并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情节分析掌握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诸葛亮坐镇西城和司马懿城下观望的画面,让学生欣赏并用语言描述画面,说出这两个人物是谁,他们各自的神态如何?(孔明:悠闲自在;司马懿:望而却步。)此时进一步提问:他们的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从而引出这是与他们各自的性格分不开的。让学生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塑造人物的一些描写方法。

二、合作研究

1.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空城计》。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复述,然后让平时在班里不太爱发言的学生来讲述,并及时鼓励,以使学生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预设:如果有的学生以背课文的形式来复述,教师要及时点拨,要求他们辅以绘声绘色的表演;如果有的学生复述得特别精彩,不仅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还加入自己的感情,教师就带动其他学生对其报以热烈的掌声,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同时,抓住时机,将教学引向纵深,提出下一个问题。)

2.本文有3个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位,为什么?

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的时候,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预设:学生可能会给出3种答案。如,喜欢孔明的,理由可能是孔明镇定,临危不惧;喜欢司马懿的,理由可能是他谨慎;喜欢司马昭的,理由也许是他有勇气。教师要对每一种答案都加以评价,同时把学生的注意点引到摆空城计的主人公这个人物形象上来,为下一个问题的提出做好铺垫,引入问题3。)

3.我们可以从文中哪些语句中看出诸葛亮的性格特点?试举例说明。

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引导他们以段为单位找出描写诸葛亮性格方面的重点语句。(预设:“犹豫不绝”表明孔明卓越的军事才能;“急唤”表明了当机立断;6个方面的部署,表明孔明足智多谋、考虑周密、用兵谨慎、临危不乱;在语言方面,孔明传令布计,既写出了空城计的具体实施方法,又表现了孔明过人的胆识。这时让学生用4字词语概括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临危不惧,多谋善断,大智大勇,胆识惊人,果断机智,足智多谋,考虑周密,镇定自若等。以小组讨论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诸葛亮这一人物,借机因势利导说出问题4。)

4.那么司马懿是不是太愚蠢了,被一座空城吓跑了,真是平庸之辈。大家说我的观点对不对?

这时把焦点集中到司马懿身上,让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预设:有的同学或许会说:司马懿很了解诸葛亮,他知道诸葛亮从不弄险,为人谨慎,他见城门大开,认定有伏兵。有的学生或许说:在《三国演义》里司马懿与诸葛亮不相上下,司马懿老谋深算,非常了解孔明,此前他成功地识破了孔明的战略意图,还感慨孔明不肯弄险,不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而选择较保险的路,从而失去速胜的机会。现在孔明一反常态,比司马懿计高一筹,出奇制胜。只要学生回答合情合理,就加以肯定。教师参与到讨论中来,发表观点:司马懿确实不是平庸之辈,作者是以司马懿的强衬托孔明的强,以司马懿的狡诈来衬托孔明的智慧。这就是我们要学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之一――侧面描写。引入问题5。)

5.作者还运用哪些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呢?

此问题意在让学生体会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同时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所在,所以教师指导作用尤为重要。(预设: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刻画人物时,我们有时直接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加以描绘,这是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而有时用其他人来做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表现人物,这叫做间接描写,也叫侧面描写。帮助学生在文中找到具体运用这两种方法的段落。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难,进入质疑问答的环节。)

三、探究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在阅读中发现本文多次写到了诸葛亮的笑,如“笑容可掬”、“抚掌大笑”,还有“拍掌大笑”,不知道这“三笑”有没有不同?

(预设:如果学生能提出此问题,教师要加以肯定,这说明学生很用心地去琢磨和思考了;如果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提出的其他疑问,用“笑”字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由于学生的理解不同,答案可能也会多种多样,如有的会说孔明第一次笑显得有些心虚,是故意迷惑敌人的;第二次笑是胜利的笑;第三次是笑司马懿中计。还有的可能会说孔明第一次笑是假笑,第二次是如释重负的笑,第三次是嘲笑等。只要合乎情理,符合人物个性特点,教师就要加以鼓励。最后教师加以总结:孔明的第一次笑是故作轻松、故作姿态的笑;第二次笑是侥幸的、如释重负、胜利的笑;第三次是对司马懿的嘲笑,也是自豪的笑。通过“三笑”,引出本文又一描写人物的方法――细节描写。让学生找一找本文还有哪些地方用了细节描写。)

2.假如这一次魏国领兵的不是司马懿而是他的儿子司马昭,诸葛亮还会用“空城计”吗?

(预设:如果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诸葛亮深知司马懿疑心很重说起,也可以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起。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除了这两个预设的问题外,假设学生提出其他问题,组内能够解决的,小组合作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教师在黑板上对重点问题进行整理,再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入第4环节。)

四、知识拓展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在写作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请说出源于作品的成语、俗语、谚语。

3.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空城计》一文,学习了文章运用多种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其实有很多名著如《水浒传》等都有这样的精彩描写,以后老师会抽出时间和大家一起来阅读、研究这些古典名著,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的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4.作业:运用多种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来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了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展现才华的机会的重要性。按照以前的做法,教师可能会按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没有实践的机会,时间一长,对语文学习就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放开学生的手脚,相信学生,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社会,看生活,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悟作品的内涵。另外在课堂中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主动地去学习、去参与、去发展,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让我颇有感触的一点就是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讨论,学生既解决了他们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第2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