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贵州省江口县“政府支持创业,我们才有今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2月22日,天依然很冷,但在贵州省江口县双江镇金钟村的“江口县自立塑料颗粒加工厂”里,机器飞转,近10个残疾人员工不停地把收购上来的废弃塑料袋从厂外送进车间,脸上留着汗,头上冒着气,忙得不可开交。工人们说,老板除包吃外,每个月还发给他们1500元的工资。他们还说,老板也是一个残疾人。
老板叫杨政平,今年42岁,土生土长的江口人。2000年的一次车祸,造成他双腿残疾,现在认识他的人都叫他“跛哥”。说起自己办起这个厂,他笑道:“是政府大力支持我们残疾人创业,我们才有今天。”
车祸致残后,因为所在的单位已经完全瘫痪,杨政平的日子可想而知。
“那10年,我就靠帮别人电焊和洗车来维持生活。”还好杨政平乐观,而且肯动脑子。在那10年间,随着江口县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大,他看到废弃在河边、公路边、田间地头、水利沟渠等地方的编织袋越来越多,2010年,就萌生了把废弃的编织袋变废为宝的想法。
他把自己想办塑料颗粒加工厂的想法告诉残联,得到了残联的大力支持。但在修建厂房的时候,遇到了困难,电力部门告诉他,没有工商、税务、环保部门的手续,他们不会给他安装电力设备。
残联得到消息后,立即向分管领导汇报,分管领导把电力、环保等部门召集起来现场办公,要求对残疾人创业开绿灯。
“塑料颗粒加工厂投产以后,我们对他的污水处理和排放进行了几次暗访和突击检查,没有发现污水排放进入河道,而是经过污水沉淀池处理后,又进行了循环利用。”环保部门的负责人告诉笔者,他们还打算树立这个典型。
2010年7月,杨政平投入资金50万元,建起了“江口县自立塑料颗粒加工厂”,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年产塑料颗粒360吨,产值160多万元。
县残联理事长黄昌礼告诉笔者,为了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自尊、自信,在残疾人创业方面,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智力支持,从2010年以来,共举办种养殖、家电维修、按摩等20多个专业培训班8期,500多残疾人参加培训,让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二是资金支持,残联在自身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挤出60多万资金帮助他们创业,并在政策上实行资金减免,近几年来,共减免了政策性资金200多万元。三是出台了《关于江口县残疾人若干优惠政策的规定》,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和扶持。
今年23岁、家住江口县怒溪乡落象村廖家平的残疾人方远兴,就是智力支持创业受惠者之一。他小时候由于意外导致一眼失明。2008年,残联考虑他家住在高坡,有条件发展养殖业,就把他列入了智力支持的对象,送他到铜仁职校中专部学习畜牧兽医专业,每年2000多元的学费由残联支付。通过3年的努力学习,方远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了中专毕业证书。在县残联的鼓励和帮扶下,去年,他投入2万资金办起了山羊养殖场,现在已发展到100多只。同时,他还利用自己学到的兽医知识,为乡亲们发展养殖业服务。
今年30岁的小饶是桃映乡人,1985年到江口县双江镇居住,1997年双目失明,那年他17岁。妻子是闵孝镇罗江村狗脚村民组的人,1986年发高烧,还不到4岁的她由于远离城里的大医院,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居然把眼球烧坏了,导致双目失明。
2002年6月,县残联把饶勇送到铜仁东山商场学习盲人按摩技术,回来后他就在江口一家盲人按摩院打工,一天也有几十元的收入。领到第一个月工资,他乐开了花,硬要请残联的同志吃饭,残联的同志告诉他:“好好工作,今后自己办一家盲人按摩院,算是对我们的感谢了。”
2003年春,残联再一次把他送到铜仁培训学习、深造,而在这次学习中,他不仅业务水平得到提高,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认识了同去培训的妻子。2004年8月,省残联举办残疾人培训班,夫妻俩参加了培训,12月,他们回家就开办了“小饶盲人按摩院”。由于夫妻俩技术高超,服务周到,为患者解除了痛苦和疲惫,生意一天天地红火起来,夫妻俩忙得不可开交。于是,他们请来其他的盲人,经过培训后上岗。
现在,夫妻俩花了17.88万元,买了一套154.6平方米的商品房,等装修好了后,把“小饶盲人按摩院”搬到家里开办。
据县残联理事长黄昌礼介绍,江县十分关注残疾人创业,通过不同渠道培训后,扶持创业。到目前,全县有360多名残疾人在各个领域有了自己的事业。现在,全县乡、村都建立健全了残联组织,为残疾人创业铺路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