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强吸引留学人才的平台和系统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强吸引留学人才的平台和系统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年3月,教育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在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近日,记者就《意见》中的一些问题采访了教育部国际司司长助理张宁,为读者深入解读这一引才新举措。

记者:《意见》与以往制定的吸引海外留学人才的办法有哪些不同?其中提到了“进一步加强”,具体进了哪一步?

张宁: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制定了《意见》,作为贯彻发展规划纲要的一个相关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意见》对人才分层界定,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库、有回国意向人才信息库,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和措施,建立信息、反馈高效渠道,搭建双向交流、选择平台,组织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工作,加大有关项目计划支持力度,建立回国服务“快速通道”,以及定期举办“春晖杯”创业大赛等方面工作制定了方案措施。

此前,有关部门制定了一些吸引海外留学人才的文件和办法,大多是解决留学人员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例如户口的解决、档案的存放、求职的方式等。而《意见》则集中着眼于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工作的平台和系统建设,注重建立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的“快速通道”。作为贯彻国家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细则,《意见》中的所有措施是我们准备实施和能够实施的,所有措施都是在我们努力下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进一步”的含义。例如,在留学人员和国内用人单位之间尚没有信息交流平台和系统建设,我们帮助他们建立起来,就是“进一步”,或者已经有了一些平台,但仍不完善,我们帮助他们完善更新,也是“进一步”。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各个环节都高效畅通了,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的渠道就“进一步”形成了“快速通道”。

记者:《意见》中对“海外优秀留学人才”进行了界定。这是相关部门第一次做这样的界定吗?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界定?

张宁:近年来,有关部门对海外优秀留学人才有两次界定,一次是《意见》中所指的三个层次界定,这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要求,第一次在政策文件中对海外优秀留学人才进行界定。特点是以当前所取得的成就和达到的水平来分层界定海外优秀留学人才,而不是依据将来他们的潜力水平。举个例子,某个博士生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人才,然而目前他(她)却不属于《意见》的界定范围。我们高校,科研机构要集中力量吸引的,就是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

另有一次界定是2005年4月初,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关于在留学人才引进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指导意见》,其中规定了界定“高层次留学人才”的“8项标准”。达到其中的某一项标准,就属于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但没有划分领域、层次,范围很宽。

《意见》中的界定特别有利于,也特别适合于教育科研部门集聚人才,适用于高校和科研单位,是有针对性的界定。但不适用于高新技术企业,也不适用于国家行政单位。相比之下,2005年的“8项标准”中也有不适用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例如,其中有一项标准是拥有重大技术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就不一定是高校急需的教学和科研人才。

记者:如何加强与国内用人单位的协作,保持良好的供求信息畅通?

张宁:分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要建立国内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库。这个库是专门给海外留学人员看的。需求信息传递不到人才本人那里,等于没有信息。例如,各高校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但单枪匹马、势单力薄,引才的效果不明显,成本还很高。前一段时间,某大学急需选拔十几个院长,便通过学校自己的渠道公布了选拔信息,但一个月过去了仍没有积极反馈。后来,我们通过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国外的留学生联谊会,专业学会和社团的渠道公布了这一信息,结果很多人与该学校直接取得了联系,报名者众多。国内用人单位只要把需求信息及时给我们,我们就能将信息有效地传达到国外。经过3年的努力,在实施“211工程”的107所高校中,已经有86所大学向我们提出要建立需求信息库。我们还要将另外21所,以及其他对海外留学人才有迫切需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纳入库中,这样就密切了和国内用人单位的协作。

第二方面是建立有回国意向的优秀留学人才信息库,是专门给国内用人单位看的。以往曾经有过这样的现象留学人员和国内用人单位经过一段时间密切的联系,却因种种原因未能被最终聘用,对留学人员回国的积极性造成了很大影响。建立这样一个库,能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的过多出现。例如,当留学人员与国内某高校取得联系时,其他有需求的高校也能通过这个库了解到该留学人员的信息,同时向他(她)抛出橄榄枝,也许最终达成意向的并不是留学人员最初的选择。当然,这个库的信息是及时更新的,而且要加强信息保护。

第三方面是在上述两个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海外优秀留学人才信息库。这个库涵盖了有回国意向和目前尚没有回国意向的留学人才。该库采取互动的方式,把国内用人单位和海外留学人才之间的接洽变得更容易操作,也便于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收集信息。例如,留学人员若要申请“春晖计划”项目,必须上网填写申请表格,并输入自己的各种信息。或者通过我们建设的整体系统,将留学人员的个人网页直接链接到库中,以便查询。管理人员打开该库,输入某个优秀留学人才的简单信息,然后点击链接,研究课题,论文著作、科研成果等一目了然。连网页更新的麻烦都省掉了。当然,建立这样一个库是一项工程,但有和没有却是天壤之别,我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还需要不断完善。

记者:《意见》中提到要搭建专门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能否具体阐述?另外,《神州学人》在其中应具体发挥怎样的作用?

张宁:刚才谈到了,我们要保证国内用人单位和有意向回国的海外留学人才的供求信息渠道畅通。这其中,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国外的留学生联谊会、专业学会和社团是非常重要的渠道,通过他们的网站和电子邮件系统发送、公布信息,效果十分明显。另外,中国留学网、国家留学网、《神州学人》网站也是我们专门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专门建立了网络视频面试系统,于6月底正式启动。届时,有意向回国的留学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国内用人单位进行洽谈、对接,从而完成第一次见面,达成初步意向后再回国进一步接洽。利用网络降低成本,提高实效,我们的工作效益也会大大提升。

作为全国创刊最早、最著名的面向留学人员的综合性刊物,《神州学人》应有效地利用杂志和网站传递各类需求信息,以新闻报道的方式,以现场直播的方式,以链接网页的方式,将国内用人单位和海外留学人才进行最大限度地对接,做大客户群,把任何对留学、对留学人才感兴趣的人和单位都作为采访,链接、服务的对象。作为一个宣传媒体,要将国内外的信息交流互动在杂志和网站之中。

记者:该《意见》是下发至各级教育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创业园和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到目前为止有哪些反馈信息?

张宁:2006年,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在本《意见》中“春晖杯”创业大赛被正式列为教育部今后定期举办的活动。第二届“春晖杯”创业大赛已于2007年4月6日拉开帷幕。自报名之日起,创业大赛已引发了海内外留学人员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表示将报名参赛,也有从事项目投资领域的专业人士表示将对大赛的参赛项目给予关注。这就是一方面最好的反馈。

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反馈也很迅速。一些教育处(组)收到电子版通知后纷纷打来越洋电话,要求寄发正式文件,组织学习讨论,并已将《意见》全文上网公布,便于海外学子查询了解这些新措施。

另外,《意见》出台后不久,我们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医科院、中国林科院等8家科学院的有关人士召开了座谈会,征求他们对这些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并讨论如何在引进海外留学人才工作方面加强合作。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该《意见》既有政策,又有措施,真抓实干,不仅在平台建设方面思路明确,而且在项目配套支持等方面也都考虑周到,可操作性强。大家都希望与教育部密切合作,积极参与需求人才信息库的建设,把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的工作做实、做好。

注:《意见》的全文请参见2007年第5期《神州学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