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儿阑尾炎的诊治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儿阑尾炎的诊治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0-0042-01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的临床特点,降低小儿阑尾炎误诊率,早期诊断以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3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治疗。结果:治愈30例。其中切口甲级愈合26例,乙级愈合4例,盆腔脓肿2例。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早期易误诊,确诊后早期选择合适的阑尾切除术式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小儿;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发展快、病情较成人重,因小儿生理/病理特殊性极易误诊,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延误诊治,且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常见。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小儿急性阑尾炎30例,均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6岁,平均年龄3.6岁。其中3岁以内4例,3岁~6岁26例,发病至入院时间3h~3 d。

1.2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痛22例(73.3%)、发热26例(86.7%)、呕吐24例(80.0%)、精神不振26例(86.7%)、甚至腹泻11例(36.7%)和弥漫性膜膜炎13例(43.3%)。

2 结果

单纯阑尾切除术17例,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13例。切口甲级愈合24例,乙级愈合6例, 盆腔脓肿2例。

3 讨论

3.1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

3.1.1 症状、体征不典型。3岁~4岁以下小儿急性阑尾炎腹痛不明显,往往发病时首先表现为发热,38℃左右,部分达39℃以上,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纳差、精神差。年长儿童,腹痛性质与成人相似,多数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由于小儿往往不能诉说清楚病情,对腹痛的部位及性质模糊, 易按其他病治疗。本组2例18个月患儿发热、吐泻,按胃肠炎治疗3天,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经积极抢救,并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盆腔脓肿。3岁以上26例,仅8例明确腹痛首诊于外科,其余18例因腹痛不明显在儿科治疗1天以上。给患儿查体时,患儿往往哭吵,无法进行腹部触诊。

3.1.2 病情发展快,易化脓和穿孔。小儿阑尾壁薄,肌层组织少,大网膜薄而短,对炎症局限能力差。阑尾血运受障碍时,易发生化脓和穿孔,形成弥漫腹膜炎,一般16 h~48 h即有典型的阑尾化脓和局限性腹膜炎形成。5岁以内小儿急性阑尾炎绝大多数属化脓性病变,发生穿孔及腹膜炎比例高。据报道多数达45%左右,最高达70.1%[1]。本组化脓性阑尾炎24例,占80%,并穿孔者18例,占60%,弥漫性腹膜炎13例,占43.3%。

3.2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

3.2.1 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腹痛往往不如成人典型。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有利于早期诊断:(1)医生应态度和蔼,鼓励患儿配合询问、检查; 并详细向家长了解病史,充分把握其临床特点, 同时观察患儿及活动时状态;(2)全身情况表现为发热、呕吐、精神差、腹泻等; 对于不明原因发热者,内科反复抗感染治疗体温控制不理想者均应警惕急性阑尾炎的可能[2];(3)上下左右对比触诊腹部,尤其患儿表述不清时,观察表情变化和反应程度,判断腹部体征的轻重,及疼痛最重的部位; 注意不能仅局限于腹部体征的检查,腰背部检查不能忽视,其对于腹膜后脓肿的诊断有提示意义。(4)腹膜炎形成时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5)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多在10×109/L~15×109/L间或者更高,中性85%~95%。X线检查除外肺部疾病,腹部多表现为肠胀气,腹膜炎形成时可有肠麻痹或梗阻征象。B超检查,化脓性阑尾炎时呈“C”、“u”或环壮改变,阑尾周围或腹腔有渗液。

3.2.2 治疗小儿大网膜发育不全,对炎症局限能力差,加之免疫功能低下,急性阑尾炎时进展快而重,易化脓及穿孔,形成腹膜炎早,一旦确诊,应尽早行阑尾切除[3],去除病因。疑似急性阑尾炎,或不能排除该诊断,如有手术适应症,均应早期手术剖腹探查,避免阑尾坏疽,穿孔,阑周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选择,除非术前确诊为单纯性阑尾炎,一般不主张麦氏切口,这与麦氏切口不易暴露有关,可选择经腹直肌探查切口,一旦化脓,均应放置腹腔引流管以防术后腹腔脓肿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总之,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病急,病情重,症状体征不典型,易延误,因此早期诊断,积极手术及合理操作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金哲,陈晋生.小儿门诊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1:207-208

[2] 谢晓丽,张琪琛,邓孝智.小儿不典型阑尾炎早期诊断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 2008, 26(6):458

[3] 梁力建.外科学[M].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