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校企合作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校企合作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校企合作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显著的中国国情特征,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合作教育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综合效益,不仅使合作教育自身不断得到发展,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力量。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目标。

【关键词】校企合作 教育 发展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42-02

一 校企合作教育应思考的问题

1.关于校企合作教育的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教育指的是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的一种教育。因此,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旨在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可以有多种形式,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开展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的应用技术人才,校企合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运行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能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有益机制,既促进了学校教学的发展,又推动了企业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学校教学发展的难题。

2.关于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问题

目前,我国比较常见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有三种:

第一,“学校主体型”模式。这种模式指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学校独立制定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组成、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在内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根据学校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和现场实践场所。这是我国高校进行校企合作教育使用最多的一种模式。

第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学校培养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主体除了学校以外,还有企业的参与。校企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行业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企业不仅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同时还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与学校确立了紧密型关系。在校企双方紧密型合作过程中,学生在实习前就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使企业感到接受学生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能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同时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获得了实惠与利益。

第三,“企业主体型”模式。这种模式一般常出现在企业自己出资建设的技校、中职等一些民办院校。这种模式的教育,一般是订单式培养。“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员,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就是这种合作教育模式的真实写照。企业给学校提出相对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则根据企业的要求设置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形式等。这种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一些高校进行试点。实践证明,“企业主体型”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3.关于校企合作教育的分工

分工明确才能运作成功,这是校企合作教育的关键。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校企合作,要想获得成功,关键在于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针对性的设计。设计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建立在对双方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对人才需求量大的企业,可以采用“订单式培养”,并为在读的培养对象提供更深入的企业文化培训和现实学习条件,以得到学生的认可;而高校如果希望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可以要求企业在科研课题和经费上给予支持。

在青岛啤酒管理学院教务长史传珉看来,培养方案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切忌出现“企业越来越像学校,学校越来越像企业”的现象。“两者最好的切入点在于将学校的基础课程、企业的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融合起来,即实行‘双师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分工明确”的观点得到了诺华中国大学负责人李豫京的认同。他表示,在诺华与外部商业院校联合培养中高层管理者的过程中,诺华中国大学和院校方承担着明显不同的角色(见下表)。

4.关于正确处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设备越来越先进,且更新越来越快。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例如,我校前几届学生所使用的采掘机械维修教材中的实例仍然以老式采煤机为例进行介绍,而许多大型煤矿企业已综合国内外薄煤层采煤机的成功经验并针对我国具体国情而设计的新型大功率薄煤层双滚筒采煤机,教学内容远远落后于现代采煤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学院聘请了煤矿企业的一些专家进行教材编写、教学改革等工作,共同确定培养目标、课程和相关教学内容,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等。实习指导教师针对不同的工种,制定相应的实纲,对不同岗位、不同阶段规定明确的实习内容。实习结束后,学院通过座谈会、实习答辩等形式认真进行总结,使学生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

5.关于争取政府的支持

政府是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直接动力,在合作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在这方面,西方国家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一些国家对校企合作的经费支持力度非常大。目前,我国对合作教育也比较重视,在教育部、省市、部委的支持下,教育部将合作教育的探索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决定在少数学校进行试点,使我国合作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山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徐曙光指出:山东省每年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就是要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形成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共同举办职业教育的良好局面。对中等职业学校逐步确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开放性是技能大赛的最大亮点,也必将引导全省职业教育更好地达到其目的和意义。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能工巧匠进职校,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促进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渗透,实现双赢。

二 关于校企合作教育的建议

1.发挥好政府导向作用

政府作为权力机关,作为唯一具有制订规则和执行能力的主体,对校企合作的构建与完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方面,国外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加拿大与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等政府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可通过制定系列政策法规,设立各类“基金”、进行舆论宣传、组织和实施校企合作计划,并提供政策与技术咨询等措施来推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从国外先进经验可知,政府参与构建一种全民职业教育体系,为校企合作建立制度和桥梁,促使企业主动介入职业教育,是解决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

2.注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为了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不但具备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而且具备交流、创新、创业和组织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在校企合作教育中要重视学生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共性,个性常常被忽略。而从根本上说,创新首先要有自由的思想作为前提和基本条件,培养个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由的思考能力。为了拓宽学生的选择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可以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因材施教。

3.打造校企合作的最高形式——校企一体化

有发展潜力的技工学校要占领技术的制高点,把学校变成现代技术的练兵场。鼓励青年教师创业,在创业中提高学校教育的技术含量。在创业中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创业,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可以提出设计思路和发明设想,由学校交付校办企业进行实施。学校对青年教师在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进行协调解决,争取所办企业成为学校的附属企业,形成学校自身的产业群,成为学校和企业一体化,形成职业教育中教育和生产的双轮驱动、双翅腾飞。完成校企合作的最高模式——校企一体化,使之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三 总结

我国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近年来有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外相比还有一些欠缺,因此我们要“师夷长技以自强”,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努力推进我国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梦虹等.美、加合作教育及其对我国合作教育的几点启示[J].石油教育,1998(9)

[2]张炼.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4(2)

[3]少梅、杜学辉.校企联合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探究[J].学术交流,2008(12)

[4]张秀梅.中国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现状与前景[J].教育发展研究,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