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梦想照进现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梦想照进现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8年5月12日,那天下午,我所在的部门正在开部门例会。结束后,从同事那里得知了四川发生特大地震,震中在汶川境内。第一时间,给在四川的几位朋友发短信,询问他们的安危。那天感觉地震、四川还离我很远,但随后一系列的灾后行动,让我和四川灾区越来越近,以至最终负责了灾后绿色学校重建项目。

5月下旬,跟随自然之友灾后救援先遣队前往茂县送医药、物资,当时与梁晓燕老师一起拜访了茂县教育局,当即提出意向,在茂县学校重建方面出一把力。随后通过在北京召开的绿色学校多边论坛及与茂县的逐步接触,最终机构得以在灾后重建大军中,挤进一足,让绿色学校在灾后生根发芽。在当下的国内学校,可能都还没有一所真正正统的绿色学校出现,国家环保部所推行的绿色学校标准也尴尬地被解读为在原有标准化学校基础上进行部分改造。自然之友接过这看似有历史重任的使命,将绿色学校的梦想扎根在灾区,在中国的西部。

9月份,在与茂县教育局达成了合作意向,以及寻找到理念、价值观相同的北京别处空间建筑设计事务所后,我与别处空间的负责人东梅工程师,共同前往茂县进行选点及学校考察。向教育局说明我们的建设理念及资金量后,教育局推荐了黑虎等三所乡中心小学给我们,这三所学校都因为地处偏远,直到那时都没有社会捐赠团体问津。最终确定了黑虎,也是考虑到它独特的羌民族文化以及即将面临的旅游开发。当一个淳朴的少数民族村寨迎来大规模的旅游开发时,社区中的各种利益关系都可能被打破,外界的强势介入,将在社区中形成新的利益秩序,而其本身的民族风俗、文化乃至精神能否被健康地保存及传承则始终是一个问题。自然之友以民间组织的视角介入这一即将变化的社区中,共同面对问题,寻求可能的良性改变也许是个很不错的机会。带着这一期望与梦想,我们的项目正式启动了。编写项目计划,寻求项目资助资金,学校建设方案设计在2008年的最后几个月中进行。

2009年注定是富有挑战的一年,从1月开始,我们的梦想逐渐遇到不同的障碍。首先因为与资助的基金会是第一次合作,双方以前没有任何的合作基础以达成相互信任,基金会看到绿色学校的亮点后,虽然快速地答应了我们的整体项目计划,但随后合同协议中涉及的行政、宣传以及财务方面的各种问题不断构成争论,关于协议的敲定就用了近一个月,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将信将疑地开始了正式合作,并且仍旧不断地探索合作关系。

此事刚刚告一段落,2月底,学校由于灾后重建一些政策性问题,不得已要易地建设。而此时学校原址的地质勘探已经完成,施工图也进入设计尾声,易地建造带来的问题是要重新在有限的空间中选择合适的建校用地,重新摆放校园内各建筑位置,重新进行地质勘探,再重新做施工图的设计。现实问题的出现,我必须面对。与茂县政府部门沟通,我们同意异地建设,但希望可以由我们选择重建的地点。达成一致后的第二天,正好周六,设计师就开始拿着黑虎乡的整体规划图摆放新的学校,下午最终决定,马上传真给教育局,三个方案,由教育局来权衡。但传真到了教育局,始终没有回音,打电话过去也是简单的应付。对于我来言,这关系到能否继续与茂县合作,可教育局及茂县政府却并不那么心上。一个星期过去了,始终没有对于三种方案选择哪种给一个明确答复。实在等不及了,北京的梁老师、东梅和我三人马上赶往成都,约同基金会的相关负责人三人,共同包车前往茂县,希望当地可以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以及今后的操作时间计划。到了教育局仍旧是一通好等,一个上午过去了,教育局局长才出面见我们。还好,有了县里领导的推动,我们又不愿放弃这个项目,再耐下心,不断与茂县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沟通,洽谈,与规划局的相关人员解决技术难题后,才又重新进行地质勘探及施工图的设计。

施工图在重新修改后,于4月中旬完成了设计及审图的工作。在此之前已经联系好的招投标公司开始了紧张的计算工程量及造价的工作。4月20日,几个连夜奋战后,我们与设计方一起完成了造价的编制与审核工作。但随后的招投标备案,由于此项目中包含国家资金,因此必须由茂县政府以比选的方式确定招投标机构并进行招投标。而在此之前,项目进行的时候当地政府从未说起,合作协议中均写明由我们聘请招投标机构。这下,又要重新选择机构并进行招投标准备,因此时间就这样耽搁到6月中旬,方才确定了施工及监理单位。

由于绿色学校的设计与传统的标准化学校设计很不同,无论保温隔热技术、污水处理技术、门窗保温技术,还是为了与当地社区民居特点契合的毛石外墙技术,都是需要耗费较多人工才能实现,而施工单位对此很有意见。以往施工者对于设计图纸可以随意修改,通过降低人员及材料成本来实现营利。因此,在最初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建设单位(教育局或学校管理者)随意篡改图纸,进行建筑平移或不按施工图操作的情况。当矛盾发生时,都是需要及时解决。在这期间有争论,有相互影响,更多的是一种磨合与沟通。这期间出现的太多重复与整改,让整个项目又拖延了半年多。有时会让人感觉那么遥遥无期,但反观整个过程,却发现参与的各方都是为了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而有让步、妥协,有时也是为了项目的安全完成各自坚持。

进展到今天,绿色学校项目开展已经有一年半了,作为该项目的执行人,我的认识也逐渐发生着改变。最初,我确实带着“给予…帮助”的想法来到茂县,但中间发生的如此多变故与摩擦,让我意识到民间组织在当今社会开展工作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我的想法逐渐变成了“陪伴”、“共同成长”。如果我们每天仅仅是夸夸其谈,重点关注一些高端政策问题的解决,我们会遇到如此多的困难吗?但那样一帆风顺,是否是真正的民间组织的最初使命?我们就是要以社会第三股力量的视角去关注并面对当下要解决的现实矛盾。而只有真正扎根于基层,面对这些冲突时,我们才有可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使用合理的对策去权衡、解决问题。民间组织并不需要像政府一样用高高在上、一切皆正确的优越感做事,而是需要真正融入基层发现实际问题并仍旧有勇气及理想去解决的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