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与产业空间布局的关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与产业空间布局的关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对土地利用方式的演进与产业的空间演化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影响产业的规模、分布与选择,从而引导产业布局合理化的实现,同时产业的调整也引发用地结构、用地数量、用地效率的改变,从而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关键词】 土利 集约节约 产业 布局

一、前言

土地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场所和载体,由于它从事的活动不同,使得它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利用类型,也使得不同地块之间不仅有距离和方位特征,还具有与各种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空间分布规律。随着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不断加快,土地利用的物质生产方式直接影响着工农业生产与布局,区域产业结构也随之不断变化。在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表现得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土地需求的增长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土地集用利用则是缓解用地紧张的有效途径。所以,挖掘土地利用与产业布局的关系,对解决用地问题,提高优化产业的的布局意义重大。

二、土地集约利用的演化

土地利用方式经历了粗放经营、轻度集约和规划集约经营三个阶段。在最初的农业时期,经济不发达,大面积的土地处于待开发或轻度开发阶段,人们对于土地的利用完全是依附于土地的区位禀赋,简单地将一些生产资料和劳动分散地投在较多的土地上,进行粗耕简作,面山而住的靠山吃山,邻水而居的靠水吃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技术水平的提升,土地产权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土地资源已经由充裕变得稀缺,稀缺的土地资源已经不允许粗放经营。资本和技术这两种生产要素相对“充裕”,人们会在原先处于优质区位的土地不断地追加投入,以期获得更多的收益,土地利用也逐步由粗放向集约转化,特别在当前城市化建设加速的进程中,土地资源越发稀缺,为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政府往往通过行政的手段,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进行有效地规划,强调集约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三、产业空间布局的演化

产业空间布局演化有两种形式。

1、企业出于自身的成本收益而采取的因地制宜的理性选择

产业布局是在一定的地域内展开的,地域的具体条件是决定布局的依据。土地是一切活动的载体,土地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视为企业投资、要素配置与产业活动状况的空间投影,由于土地本身所处的区位特点与土地空间的不可移动性,各地区土地的自然禀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因此产业的空间布局早期是围绕着各地自身的自然特色展开的,这样有港口的地方开展船运业,有矿产的地方开展采矿业,所以“每一地区最适合于生产那些所需要素在该地区较丰富的产品,而最不适宜于生产需要某些要素占很大比例且存量很少甚至没有的产品”,正因为每个地区都有其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自然状况,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企业必然会根据自身所经营的产业特征来选择最合适生产的区位,选择成本低廉的区位从事经营活动,企业最初的选择均是个人分散的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竞争越发激烈,出于成本与规模经济的考虑,原先分散生产的空间布局也会慢慢地向集聚生产的空间转移,当随着集聚规模的膨胀,出现规模不经济,如地价上涨、交通拥堵、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一些低产值、低效率部门出于成本收益考虑,将会在成本低廉的郊区或其他地方设立新的分支机构,开辟新的市场、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才会具有自生能力。

2、政府的行政干预推动了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重构与转移

政府的行政干预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经历了两次大的转换,这两次大的转换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演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是向发展型地方政府的转换。地方政府积极介入经济领域,在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的同时,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其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城市土地利用规模迅速增长;城市建成区快速扩张。二是向创业型政府的转换。地方政府承担的主要职能从经营企业转为经营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利益和行为目标的创业型政府政府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

四、土地利用与产业布局的相互关系

1、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对产业的影响(图1)

(1)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在人多地少、人地关系较为紧张的地区,由于土地的稀缺程度较高,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的程度也相应地较高,而且越是距离市场中心,土地资源越稀缺,土地节约集约的要求越高。而且,不同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集约用地水平低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集约用地水平低于第三产业。并且各产业内部的各个行业集约用地水平差别也很大,第一产业内部经济作物集约用地水平大于粮食作物,第二产业内部建筑业用地集约度高于工业,而第三产业的商业用地集用度高于仓储用地的集约度。因此,三次产业的空间布局相应地也会因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同而依次由市中心向外延伸。理性的投资者在对包括土地在内的要素进行选择时,也会由于市区土地资源的匮乏,造成的土地成本的上升,往往会审时度势地在市区倾向于更多的资本代替土地,进而呈现土地利用集约度高的区域,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演替的趋势。

(2)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对产业规模生产的影响。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越高,这一区域的地价也高,会给在该地区经营的企业带来成本上的压力,以及竞争力的削弱,企业的逐利性会使得他们想尽办法,提高竞争能力,降低经营成本。为此他们会选择规模经营或通过产业升级、技术改造以期获得更高的利润,但对单个企业来说,通过选择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对成本的降低是有界的,单个企业规模夸张的有限性致使企业会努力的寻求同一区域的协同效应,范围经济。与关联企业组成联盟,在信息与技术的交流互通有无,形成产业群。这样产业群所引发的集聚效应吸引着更大同类型的企业选择加入聚集经济效益高的地区进行生产。从而推动了整个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当今的工业园区的出现,各类集群的形成,各个功能区的划分,无不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而促成的产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