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足球特色教学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足球特色教学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生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积极训练和科学指导,在小学足球教学中,利用科学现代的教学方法,创新足球教学模式,在使足球技术学习变得轻松愉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本文对足球特色教学模式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足球 特色教学 学生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146-01

近年来,随着国内足球运动的高速发展,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探讨和解决的重难点。本文提出了在小学足球教学中的特色教学模式。

一 比赛教学法

在足球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较为正确地掌握踢球、传球技巧,以死板的命令让学生不断重复、机械式的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容易感到烦躁和乏味,不利于学生主动、愉悦地学习。足球运动本身就是一项竞技运动,无论是从生理学角度来说还是从教育学角度来说,在比赛中学生的兴奋性更容易提高,能使大脑处于一种良性兴奋状态,从而更加快速的提高训练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足球技能的巩固和提高,同时还能营造一种积极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程序教学法

相对于比赛教学法来说,程序教学法属于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方法,主要是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而制定的,讲求层层深入,由易到难,使教学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主要优势在于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生个体能力的差异。具体到足球教学中,就是应根据不同学生心理以及个体存在的差异,设置从易到难的程序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逐步获得提升。教师应确定每一程序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并且规定只有熟练掌握第一个程序练习之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程序的学习中,并以此类推。程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目标更为明确和具体,能够大幅度提升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 多媒体教学法

现阶段,多数学校已配备了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融图片、动画、音乐为一体,能够从听觉、视觉等多个感官刺激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直观、形象的讲解演示手段,也更利于他们观察和模仿。足球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常用的战术“香蕉球”过“人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显然具有较大难度,即使专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成功率也不高。但如果采用多媒体,学生只需要看一遍就能够完全清楚并理解,有必要的话还可以采用“慢动作”播放,直到学生完全掌握。更重要的是,可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各种比赛,播放体育新闻轶事等,利用这种视听感官的传递,能够刺激学生大脑皮层,进而形成兴奋优势中心,提高对足球运动的热情。

四 体操教学法

小学体育教学除了体育课外,还包括一些课文的体育活动以及早操锻炼等,因而在足球教学上,教师应跳出课堂教学这一狭隘范畴,积极延伸到课外教学中,从而使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能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教师可以把足球教学中的带球、控球等动作汇编成体操,然后利用学生早操或小活动时间进行训练,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在放学后或课余时间训练,这样能大大延长学生的练习时间。同时,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所说,每一个人总想要积极的和其周围的环境保持一种较高的一致性,因而如果在早操中融入这种训练,一些即使不爱玩球的学生,看到全校学生都在训练,也会不自觉的参与其中,当学生看到不管是在体育课、早操还是放学后,都有人在玩球时,那么也会积极参与并努力练习。

五 分层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意识到,课堂足球教学和专业的足球队训练完全不同,不管是在体力、技术上还是对于足球的爱好上,二者均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足球教学的对象是全校学生,因而必须承认这些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如低年级学生应注重“玩”,教学也应是渗透在“玩”的过程,做到在玩中熟悉球性,玩中培养兴趣。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则应当加强一些基本技术的训练,如接、带、射等,这些技术都是足球运动员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素质,需要学生从小培养,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体会足球的魅力。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也有水平高低之分,因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便于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通过这种分层教学法,能确保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比赛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体操教学法以及分层教学法,都是小学足球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陈智军、付杰、王志国.小学足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和内容[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4)

[2]许军胜.探寻中小学足球教学与训练[J].科技信息,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