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隔岸观火”到“身临其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隔岸观火”到“身临其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众多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隔岸观火”,一种是“身临其境”。“隔岸观火”具体表现是:说的都是真实的事,但那都是别人的事,因为与自己不相干,所以学生评头论足,头头是道。联系生活实际如果仅仅停留在“隔岸观火”,容易让学生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真正的道德之教是生活之教,必须在生活情境中、人们的实际行为中,通过人们的自身生活,通过人的个体经验和体验去教。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对于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经历实践和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因此,联系生活实际应该注重“身临其境”。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如何做到从“隔岸观火”到“身临其境”呢?

一、 调查——从学生角度设计教学

教师课前应该加强调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状况、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情况以及他们的玩的、议的、想的,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创设情境。如《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在教学中,教师展示劳动者劳动的图片,如果仅仅展示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医生是白衣天使,那就容易在学生心目中把劳动者变成概念化的形象,不利于学生领悟和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劳动的价值。如果了解到本班学生家长多是进城务工者,教师可以出示普通劳动者感人的劳动画面:他们挥汗如雨,他们皮肤黝黑却十分健康,他们的衣服也许不太干净……之后让学生寻找自己的父母劳动或工作时的照片,跟同学交流劳动的情景。如果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就会发现以上场景正是家长的真实写照。利用这些资料,才能真正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加深对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认识,培养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二、 示范——营造学生分享经历和感受的氛围

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跟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经验、感受,不但能密切师生关系,而且能营造和谐的、良好的交流氛围,激起学生分享的愿望。教师可以通过现身说法,给学生作示范。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小时候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学生:想。

教师:出示自行车图片。讲述:小时候,我的爸爸骑着自行车带我去上学,爸爸的脚在前面用劲蹬,我在后面也学着蹬。车链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放学的时候,我在校门口等着爸爸。每当听到一连串的叮铃声,我知道那是爸爸来了,于是我们又随着“哐当哐当”的声音回家了。自行车的声音,承载着童年的梦想,也给我带来了幸福的回忆。

教师:同学们,你们也收集了很多关于厦门过去的交通工具的故事,谁来说一说呢?

案例中,教师的现身说法充满了童真童趣。教师的示范,打开了学生记忆的大门,引发了学生交流自己生活经验的热情,学生联系自己课前所收集的信息,畅所欲言。

三、 设问——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学源于思,只有引起学生思考,才能激起学生心灵的火花,从而荡起情感的浪花。设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问题是低水平的、连珠式的记忆性问题。我们需要研究如何通过有效设问,促进师生对话,以实现有意义、目标明确的教学。教师必须要关注自己所设的问题,以及期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展开的思考活动具有怎样的品质,促进学生深化道德体验。

教师:现在的厦门交通发达,我们身边的交通工具有公交车、的士、私家车等(教师同时出示图片)。

教师:同学们节假日去了很多地方,说说你们去了哪里,坐过哪些交通运输工具?

以上这个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认识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不少教师通常这样设问:“同学们,你们认识的交通运输工具有哪些?”让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这样的教学只能停留在为认知而认知的效果上。该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亲身经历,则精心进行设问:“你去过哪里?乘坐哪些交通运输工具?”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学生不但交流了自己认识的交通工具,而且对交通工具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同时,教师通过学生的交流,也更容易了解学情,这样教学就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感。

四、 追问——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课堂交流的信息很多,一旦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或是与同学对话交流,教师就要立刻意识到需要补充哪些问题才能帮助他们生成高质量的回答,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以及情感体验。教师倾听学生回答,并将学生回答融入后续问题中,我们称这种行为为追问。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适时追问,引导学生畅谈经历和感受,从而让学生建构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获得真切体验。

学生:展示旧公交车图片。

教师:这公交车老师坐过,看,车厢节与节之间的连接,有转盘。

学生:展示摩托车照片。我在马路上拍的摩托车,以前厦门也有很多摩托车,2005年禁止摩托车通行后,于是在市区就逐渐没有了,只有在郊区还有摩托车。

教师:谁坐过摩托车?

学生:我在老家坐过。

教师:感觉怎么样?

学生:很快,像风一样,耳边有“呜呜呜”的声音。

学生:很舒适,姑姑带我骑,我觉得很凉爽。

学生:展示图片。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拍的,爸爸妈妈坐过的三轮车。车顶上的车篷遮风挡雨,坐在上面可以边行走边看风景,是一种享受。

教师:这种三轮车谁坐过?

学生:沉默。

教师:在别的地方见过吗?

以上案例,当学生展示并介绍了自己收集的资料后,教师不是停留在资料层面的认识上,而是不停地用“谁坐过”、“感觉怎样”进行追问,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经历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感受。即使学生未曾坐过,教师也要追问“谁见过”,这样能让学生更真切地体验交通工具的特点,感受交通工具的变化,并从交通工具的变化中感受经济社会的发展。

五、 搭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真切体验

生活是教材,而实践活动就是最切实的体验,有效的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对道理的领悟以及情感的升华。学生或获得成功的喜悦,或品尝失败的滋味,或总结经验,或汲取教训,这一切都是实践活动的真实体验,也是能够让学生刻骨铭心的体验。有效的实践活动需要教师搭建平台。

教师教学《交通工具的变化》,课前引导学生查资料,访问祖、父两辈人。课中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归纳,完成如下表格。之后,进行汇报交流。

学生:展示表格,我们收集的是公路交通运输工具的变化材料。过去尾气排放不环保,现在已经有了环保车;过去车内设备差,现在有空调、GPS和音响等,很舒适。

学生:我们航空组了解到,以前飞机班次少,票价高,即使有钱也不那么容易乘飞机,要有身份才能坐得起。现在班次多,费用也便宜,普通民众都可以乘坐,我前段时间刚乘飞机去玩呢,飞机上的服务很贴心。

学生:我们介绍水路交通运输工具。以前轮船运量小,码头少,船上设计简单。现在运量大,码头多,班次也多,设计豪华,还有许多娱乐设施。我们组的同学曾经坐轮船去过鼓浪屿,有的还去了金门,感觉好极了。

以上案例,教师课前既引导学生去网上收集资料,又引导他们访问祖、父辈,了解两代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情况,这两代人有很强的代表性。同时还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去乘坐现代的交通工具。教学中通过提供的表格,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式再现了课前获得的信息,并进行了整理和提升。正是教师搭建平台,实践活动真实、朴实、扎实,才能让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学生汇报的时候,精彩纷呈,不但提升了认识,升华了感情,而且提高了信息整理的能力。

六、 延伸——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教师设计这样的环节:讨论如何行动,或写倡议书等。如讨论写“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倡议书,并向社区居民等进行宣传。如果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就收场,那么“我做环境小卫士”、“我当社区服务者”的设计环节就如同虚设,走了过场。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不是为了让学生“纸上谈兵”。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建议被束之高阁,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觉得这只是假设,不需要付诸行动,只要随便说说就行了。因此,教师在学生提出建议之后,一定要让其付诸实践,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践行,并及时给予反馈。德育是一个与生活融为一体的道德实践过程,让学生作为德育主体,在生活过程中认识社会,经历道德体验,产生道德冲突,发展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最后在实践中将自己的道德信念付诸道德行为,这样的德育才具有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