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柯特兹:在宝丽来时光中消融伤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摄影师安德烈·柯特兹(1894~1985)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作为现代摄影的拓荒者,他的作品和拍摄理念一直给全世界的摄影家带来启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罗伯特·卡帕、比尔·布兰德、曼·雷、布列松等后来的摄影大师们。
但在他的拍摄生涯中,有那么一组照片,非常地与众不同。这是一组用宝丽来拍摄的作品。照片中沉郁的色彩和光影中饱藏着某种难以名状的情绪。宝丽来的相纸和色调本身便带有一种怀旧和超现实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频频出现在照片之中、歪着头的透明玻璃小人半身像,它们可谓是这个系列作品的线索和灵魂。
《宝丽来》(The Polaroids)这本摄影集中的照片是80岁的柯特兹在独居生活中创作的,饱含着他对亡妻的深深怀念。当时他的妻子离世不久,他抱病在身,独居在纽约市华盛顿北广场的一间公寓里,身体上的限制使得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公寓。可以想象,处于力不从心的晚年、经历了丧妻之痛的柯特兹,在精神上正处在人生中的低谷。
摄影师与作品的相遇,既是缘分,也是命运。在这之后他便开始创作“宝丽来”系列,这些照片中充满了令人捉摸不透的灵气,不同的人在照片中看到不同的意境:安静、平和、回忆、忍耐、沉默、孤独、渴望……有的照片看起来也许并不让人轻松,但这些照片对于摄影师本人来说,或许正是晚年生活中的止痛剂和强心针。
好的照片可以治愈人心。有些是他者的良药,温暖的色调、快乐的主题一时让人沉浸其中;而按下快门,这个动作或许也是摄影师释放情绪的闸口,波涛汹涌的情绪瞬间融化为即刻平静的影像。而柯特兹也正是在创作这一张又一张小小的照片的过程中,渐渐消融着内心巨大的痛苦。
柯特兹与伊丽莎白
安德烈·柯特兹这位摄影大师的作品,我们可能略知一二,但这位大师的感情生活,我们恐怕知之甚少。如果不了解他的爱情与婚姻,读者也许就不会理解这组宝丽来作品中包含的深沉情绪。
1918年,25岁的柯特兹与伊丽莎白·所罗门(后更名为伊丽莎白·萨利)相识于他当时工作的证券交易所。此后,他用尽各种浪漫的手段来追求这位让他疯狂迷恋的女子。在柯特兹的强烈攻势下,伊丽莎白答应了他的求婚,成为了他的未婚妻,也成为他今后人生中的灵魂伴侣。
1925年,为了学习摄影,柯特兹移居法国,与伊丽莎白分隔两地,但两人仍执着地维持着这段异地恋情,长达六年之久。直到1931年,伊丽莎白才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柯特兹一起在巴黎定居,并于1933年结为夫妻。恋爱中,两个人遭遇的重重阻碍,反而让彼此更加坚定。新婚生活非常甜蜜,据说,为了多陪伴在新婚妻子身边,柯特兹和艺术圈朋友们的来往都少了许多。
1936年,他们因为政治和战争原因移居纽约。当时美国的生活比想象中艰辛太多,他的作品在美国的摄影界也长期得不到认可。他受尽打击,将那段时日称为“绝对的悲剧”。妻子伊丽莎白陪着他熬过了最艰难、最不得志的时光。
定居纽约之后,伊丽莎白开始自己经营一家化妆品公司,并小有成就。她没有让柯特兹放弃梦想,而是一直支持着丈夫的摄影事业。终于,沉寂了二十多年的柯特兹在七十岁的时候,重新获得了美国摄影界的认可和垂青。
伊丽莎白也是柯特兹创作中的御用模特儿,在柯特兹漫长的一生中,伊丽莎白是他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和灵感来源。
宝丽来时光
1977年,伊丽莎白死于癌症,这对柯特兹来说无疑是极为沉重的打击。在《宝丽来》这本摄影集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安德烈·柯特兹在精神和肉体上已经筋疲力尽,在他的人生伴侣伊丽莎白去世后,他一蹶不振,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1979年,他从朋友处得到了一个新型号的SX-70宝丽来相机,并开始尝试用它创作。一天,柯特兹偶然看到街边一家小店在售卖透明的玻璃小人,他突然联想到他的妻子,就毫不犹豫买了下来。此后,这两个玻璃小人成为了柯特兹灵感的源泉。他将这些玻璃小人摆在不同的场景中,用宝丽来为它们拍照。这给予了柯特兹新的灵感,一种创作的欲望渐渐地缓解了他内心的痛苦,并使他拾回对生活的信心。
《宝丽来》摄影集里有一段柯特兹的自白:“我开始慢慢地拍照片,非常慢、非常慢,但是不久我就陷入一种疯狂的状态。我喜欢在早晨和黄昏拍照。早晨天空的光线非常美,而黄昏的时候又千变万化。我经常从一早开始创作,然后就无法停下来,时间好像总是偷偷溜走了。忘记了吃药,忘记了饥饿,忘记了身体的痛苦,也忘记了悲伤。”
在这系列的照片中,你可以体会到这种漫长的专注。每一幅简洁的画面背后,都有着漫长的凝视。柯特兹把每一天经历的心绪都注入了照片之中。窗边的花、手边的小摆设、阴晴不定的天空,还有那些时而成双成对、时而形单影只的玻璃小人。每张照片的画面都极其简单,好像是平淡生活中不经意的记录,并不给人多余的信息。
寓言师与造梦者
在这些照片中,伊丽莎白的肖像出现过一次:在一张冲印出来的伊丽莎白的特写照片上,放着柯特兹亲手制作的一只荆棘王冠。这张肖像照是在1933年他们的婚礼上拍摄的,本来是两人的合照,在1960年的时候,柯特兹把这张照片进行了剪裁,只留下了伊丽莎白的正脸和自己搭在她肩膀上的手。他说这种剪裁是一种视觉上的比喻,意为“我的另一半(My better half)”。
在西方文化中,荆棘象征着苦痛和磨难。耶稣在被钉在十字架上之前,曾经被戴上荆棘王冠,忍受苦难与屈辱,替世人受难。此物象征着磨难,也是救赎。在自己妻子的肖像上放置一枚手编荆棘王冠,正是暗喻了失去妻子之后,柯特兹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巨大创伤。但与之相反,人们似乎没有从整张照片感受出那种悲恸欲绝,反而读出一种平静。柯特兹从不在作品中夸大自己的悲哀,反而彰显出一种克制的美,值得人反复回味。
这些正如柯特兹一贯的摄影风格:简洁。他不喜欢对自己的照片进行过多的评论和阐释,对他来说,赋予照片意义远不如从生活中简单地捕捉它们来得重要。解读照片,应该是每位观者自己的事情。照片如同寓言,充满了诗意之美。这也是柯特兹作品的魅力之一。
在这系列的照片中,最重要的意象就是玻璃小人。如果仔细端详那些透明的玻璃小人的照片,你会觉得陷入了一种巨大的沉默。柯特兹像是在用一种难以名状的镜头语言,对亡妻伊丽莎白传达思念。奇妙的是,很难分辨柯特兹传达的究竟是哪一种具体的情感。憧憬中埋藏伤感,孤独中包含安详,他的照片像一种情绪混合物,有一种微妙而复杂的灵气,给人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感觉。
天空之下两个小人彼此依偎的照片出现了很多次。柯特兹也许是把这两个小人当作自己和妻子的化身。虽然现实不能如人愿,但他还是希望将心中的美好场景营造出来,如同制造梦境。在梦境中,他和妻子仍然一起度过每个平淡无奇的日子,在天空下分享每一天的日升日落。对柯特兹来说,相机具有建构梦境的魔法。
读者们也会看到一些略微伤感的照片,比如有这样一张:夕阳从窗外照进来,仍然是两尊相依的玻璃小人,而墙上却投射出柯特兹一个人的影子。在这张照片中,柯特兹将现实与“梦境”融合在一起,如同一个直视自我的局外人。即便对心中的梦境百般眷恋,但他终究明白自己的所失与无能为力。
造梦师营造梦境,却并不沉溺。因为一味沉浸在幻境中,只是另一种逃避,就像对药物上瘾。治愈并不等于自我麻醉,柯特兹也只是在创作中缓解痛苦。
如果说安德烈·柯特兹早期的作品是描绘他对世界的理解和印象,那么“宝丽来”系列的照片便是他对自己内心的审视与观照。这就像是一个人的必经之路,先认识世界,最终总是为了面对自己。柯特兹用相片记录他的梦、憧憬与哀愁,他的衰老、相思与恐惧。用摄影的方式,在生命中留下坐标,才是不畏伤痛继续前行的良药。
活在这个世上,人很难从不面对伤害。而治愈,是用各种方式,温柔地对待自己的心。但说到底,它并不是营造幻象,也不是自我沉溺,它应该是克制的、包容的,有一种向上而不言弃的力量。它应该是不动声色的披荆斩棘,是温和委婉的身心相抗。
1985年9月28日,柯特兹在睡梦中平静地离世。他终于又能与妻子相守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