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提要] 中美贸易不平衡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美方认为中国通过贸易与汇率政策从中美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利益,中国要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承担责任。本文通过对国家、企业以及个人等利益主体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在贸易顺差背后是中国贸易利益的流失,并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对外贸易,以获得实际的贸易利益。

[关键词] 贸易利益 福利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4-0001-06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79年中美贸易额不足25亿美元,到2006年达到2626.8亿美元,26年间增长104倍。2006年中国超过墨西哥,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对华出口增长十分迅速,中国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0年中国还是美国第11大出口市场,到2004年已成为美国第五大出口市场;2005年,中国(加上香港),已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2006年,按中方统计,美国对中国大陆出口592亿美元,加上对香港出口178亿美元,合计为730亿美元,占美国总出口的7.0%,大大超过日本5.8%的比例。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两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第三大技术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在取得巨大贸易成绩的同时,双边贸易逆差也在不断扩大,美国指责中国通过控制人民币汇率、忽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实行不公平的贸易政策获得贸易顺差,中国应该为美国的贸易逆差承担责任。[1]诚然,中美在贸易统计方法以及原产地规则上存在一定分歧,双边贸易逆差统计具体数据上有一定的差别,但贸易逆差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争论贸易逆差具体数据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分析贸易不平衡背后的贸易利益分配问题。

传统的贸易理论从不同角度对贸易利益进行研究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与传统的贸易环境相比,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资源配置并实现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国际分工体系由工业经济时代的垂直分工转向知识经济年代的水平分工。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产业转移改变了贸易本质和流向,传统的贸易差额并不能准确反映一国的贸易利益,顺差不一定获利,逆差也不一定是损失,因为全球化时代的贸易利益具有主体多样性、利益多元性、实现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分析中美贸易利益分配必须考虑到以下的特殊性:其一,中美之间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贸易差额不能反映双方实际贸易利益;其二,美国以对华投资替代对华出口,其投资收益应该计入贸易利益;其三,以加工贸易为主对美出口,中国贸易顺差与贸易利益不对称,中国并没有获得顺差的全部利益。因此,传统贸易利益理论并不足以解释全球化条件下的中美贸易利益分配,需要重新厘定中美双方的贸易利益。

中美贸易利益的具体分析

所谓利益(benefit),按照《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的解释为:“促进或增强福利的东西、好处”,

即一种福利。贸易利益是贸易带来的一国福利的改善,具体包括:①政府利益主体,主要表现为政治目标和经济职能的实现;②企业利益主体,表现为企业竞争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③个人利益主体,表现为全体社会成员通过国际贸易所获得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的上升;④最终通过各个主体利益的综合形成贸易利益。

结合中美两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政府利益主体分析

国际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稳定经济体制的基础、实现政府经济职能、提高经济效率并改善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政府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利益。主要表现为通过全体国民福利的提升来促进社会稳定,以经济控制能力增长来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实现政权的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改善民生、巩固政权的国内政治利益。中国通过贸易实现经济增长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并获得人民支持;美国通过贸易手段来改善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实现执政党继续执政。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国内消费不足和工人低工资上,是以抑制国内消费为代价的;美国利用贸易逆差,进口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抑制国内物价上涨,提高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内经济社会稳定。2005年中国的国际贸易顺差达到1018.8亿美元,但是中国国内的消费不断下降,1978年中国国内的消费率为62.1%,2005年下降到50%以下,低于世界同期平均消费率20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过分依靠出口,内需严重不足。

(2)地位改善、控制加强的国际政治利益。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背后是过分依赖美国市场,在贸易争端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美国因为经济实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作用在贸易争端中处于主动和有利的地位,[3]可以获得经济乃至政治上的利益(见表1)。此外,中国与其他国家争夺美国市场,造成中国挤占的假象,不利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团结发展中国家在多边贸易谈判中联合,并在国际上造成“中国”的口实。随着WTO多边谈判力量的多元化趋势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美国对于未来多边框架的引导力量。[4]

第二,宏观调控绩效改善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一定时期政府合理利用手中资源,通过贸易的手段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降低发展成本,实现利益均衡。绩效改善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与资源绩效改善的利益。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发展高污染、高能耗的制造业基础上,美国的企业通过对华投资将国内一部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中国来生产,进一步恶化了中国环境并造成中国资源的紧张。中国城市垃圾和工业废渣大都堆积在市郊,积存量达65亿吨,占地5万多公顷。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单位增加值的废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高出10倍以上;中国现有45种支柱性矿产,到2010年尚能保证需求的将减少到23种,到2020年仅剩下6种。中国50年后除了煤炭外,几乎所有的矿产资源将出现严重短缺,其中50%左右的资源面临枯竭;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 而目前能源利用率仅为33%,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煤电等能源是世界平均值的3~4倍、美国的4.3倍。中国获得贸易顺差的同时伴随着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枯竭,美国的环境问题和资源供需矛盾伴随着对华逆差的扩大而有所缓解。

(2)发展绩效改善的利益。中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导致了大量经济资源向对外贸易部门和具有对外贸易区位优势的地区集聚,强化了二元经济特征并扩大发展差距。[5]而美国通过对华贸易,大力发展西部一些州,缩小了区域之间的差距。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中国的人均GDP地区差异的加权变异系数在2002年高达0.55,而美国则从20世纪60年代的0.24缩小到2002年的0.11。中国过分依赖出口,受边际递减规律的影响,外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明显不足(见图1)。

(3)财政绩效改善的利益。在出口创汇的压力下,中国各级政府给予出口企业大量补贴,政府财政负担沉重。作为世界发展中大国,在国内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将有限的财政资源补贴给出口企业来降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出口顺差越大财政补贴就越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由于价格低廉,美国国内低收入者能从中获得好处,相当于中国给美国人提供了补贴。中国的环境代价沉重,日后环境治理的费用,进一步增加了中国政府在未来的财政负担并影响到财政绩效的提高。根据美国专家的估算,2003年美国政府仅以区区20亿美元补贴受贸易影响而失业的工人,却从整个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中获得3800亿美元的收益。

第三,持续发展的利益。主要表现在政府通过贸易的杠杆作用,合理调配资源,占领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增强经济未来的竞争能力。[6]持续发展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经济结构领先的利益。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在于双边经济的互补性,双方通过贸易将比较优势进一步强化。中国贸易顺差导致生产要素大量积聚在制造业部门,形成了中国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部门比重偏大;而美国通过占据了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服务业部门,通过放弃部分制造业来进一步强化服务业的发展。此外,美国还通过向中国直接投资的形式,将国内一部分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见表2),并从中国市场获得巨大利润。仅仅在2004年,美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商品销售额就达到了750多亿美元,美国的子公司在向母公司返销的过程中,通过公司的内部贸易、转移价格在东道国获得绝大部分的利润,并增加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2)便利与低成本融资的利益。中国贸易顺差导致大量的外汇流入,造成了本币投入的增加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形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预期,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效果的减弱;同时,中国外汇储备中大约70%以美元形式存在,存在资产缩水的风险,使中国货币政策受制于美国。美国利用金融霸权,通过贸易逆差的形式来获得中国的商品,并以铸币税的形式来要挟中国等拥有对美贸易顺差的国家来购买低息美国政府债券,使美国以低廉的成本融资。美国短期国库券利率在1995年为5.51%,1999―2003年分别为4.66%、5.84%、3.54%、1.61%、0.64%;而1999―2005年借款利率为8.83%、7.99%、9.23%、6.92%、4.86%、4.12%和4.34%。尽管有时波动,但是筹资成本低廉非常明显,美国通过低成本来获得资本,再到其他国家投资获得更高的资本回报。2004年美国虽然是净债务国,其净债务达到了2.54万亿美元,但令人惊奇的是,美国的对外净资本收益却是正的362亿美元。为了获得出口优势,人民币汇率长期低估,汇率的低估导致出口商品以美元计算的价格相对偏低,而以美元计算的进口商品价格偏高,导致了贸易利益的进一步流失。

因此,中国对美贸易的顺差,从政府利益主体角度来考察,在增强中国经济实力带来利益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中国贸易利益的流失;美国虽然是贸易逆差,但是从政府利益主体来考察,美国获得了贸易利益。从当前国际贸易利益分配角度来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利益主体分析

企业作为国际贸易的微观主体,国际贸易利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分工利益。中美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差别决定利益分配的结果。不同位置的企业贸易利益不一,在整个产业链中,研发和销售获利高于生产制造,因此常用“微笑曲线”来表示企业的收益。美国企业控制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以及产品销售,而将中间生产环节放在中国来进行,中国加工企业所得利润相当微薄,美国企业在生产链条上获利远远超过中国。据测算,中国厂商每加工出口100美元的商品到美国,所得到的工资、租金、利润等只有15美元。

第二,产业升级利益。美国的跨国公司将国内一部分生产转移到中国,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实现规模经济的效益,并在企业之间形成技术差异,保持美国整体技术领先于中国,制约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美国获得产业发展的先机,率先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根据《2001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的数据,1995―2000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3.01%,其中2.97%来自于结构性劳动生产率增长。通过进口劳动密集型中间产品,集中精力发展高新技术,根据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测算,进口使美国1989―2000年间每个工人产出提高了7.9%。

第三,技术专利收益。美国利用产业分工来获得技术积累和专利权的领先,利用现行贸易体制来获得专利权收益,使用美国专利的中国企业利润被稀释。例如,美国高通公司向中国联通公司转让CDMA手机技术至少收三重费用:知识产权转让授权费用、购买高通公司芯片的费用、支持芯片升级的软件费用等。我国曾是DVD播放机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但是中国企业每生产1台DVD播放机,需要向由日立、松下、三菱、东芝、时代华纳等公司组成的专利组织缴纳4美元的专利费,向由索尼、先锋、菲利浦组成的专利组织缴纳3.75美元的专利费,还要分别向汤姆逊公司、迪提斯公司、杜比公司缴纳1美元、10美元和4.95美元的专利费,即每生产1台DVD播放机总共要缴纳23.7美元的专利费。从这个角度,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微软、英特尔、诺基亚的利润率分为28%、21.9%、和14.4%,而我国电子百强企业2005年的利润才1.8%。

第四,行业垄断收益。美国在华以投资替代贸易,利用中国吸引外资的机会收购中国的民族品牌,通过成为行业的领先者来控制某些行业,获得垄断收益。最典型的是洗涤用品行业。美国宝洁和联合利华公司通过收购实现对中国整个洗涤用品市场的控制,目前已控制了整个行业70%~80%的市场份额,中国民族品牌基本消失;此外,美国企业通过收购中国国内在某些行业中技术领先的行业标准制定者,通过控制这些公司来控制中国的某些行业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标准,最终实现控制中国的技术能力。2006年,美国凯雷收购中国的徐工,就是看中徐工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地位,通过控制中国徐工实现对于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整合,最终影响中国的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标准。长此以往将削弱我国的民族产业并危及国家安全,美国企业获利巨大。

第五,超绝对优势利益。美国借口国家军事经济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来阻止对华的技术出口,在于通过技术制约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使美国长期垄断某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超绝对优势,迫使中国企业在完全竞争的贸易市场中仅获得微薄的利益。超绝对优势商品是按照寡头垄断的方式定价的,出口国可以获得垄断利益,而超绝对优势主要产生于先进的科学技术,美国利用技术贸易战略来控制中国的技术进步并获得巨大利润。[7]例如,微软公司视窗软件的出口、英特尔公司芯片的出口、波音公司大型喷气客机的出口等等,都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利益。

第六,成本和利润的收益。美国企业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的方式来制约中国企业的扩张,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增加中国企业的进口成本并摊薄出口利润。2005年美国通过“非市场经济条款”和“特保条款”对整个中国纺织业行业的扩展进行制约。美国通过贸易管制而获得贸易条件的改善,中国为了在美国市场上能够获得竞争上的优势,压低出口商品的价格,从而恶化了中国的贸易条件。

企业分工地位和竞争的不对称,导致了美国企业从中美贸易中获利远远超过中国企业,并对中国企业未来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形成影响。

3.个人利益主体分析

个人的福利水平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分析贸易发展过程中对于不同国家生产贸易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变化,进一步分析国际贸易对于社会成员实际生活水平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国际贸易利益分析的重要视角。结合中美两国的贸易实际状况分析如下:

第一,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利益。当前中国贸易竞争的主要武器就是通过低工资来获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因此,国际贸易并没有给中国的产业工人带来多少实际的好处。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很多父子两代农民工还都是在最初级的加工工厂里从事着简单的工作,拿到的也只是仅够维持生计的工资,低收入水平的制约严重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改善。而对外贸易使美国的生产转向生产效率更高、收益更加丰厚的岗位,这种效应反映在美国工人的工资水平上:受到商品出口支撑的工作岗位的工资水平比全国的平均工资水平高13%。

第二,作为消费者的收益。为了保持国际贸易竞争力,人民币长期低估,进口商品价格偏高,在收入预算约束下,消费者消费能力受到抑制;贸易顺差导致外汇流入,本币投入过大而出现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在劳动力充裕而普遍工资水平提升缓慢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效用水平长期无法提高。[8]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进入美国,从整体上抑制美国物价水平的上涨。受美国对外贸易部门工资水平上升的影响,非贸易品生产部门工资也出现上涨,在预算约束放松的条件下,美国的消费者都能从贸易中获得更高的效用水平。根据摩根斯坦利的估计,大量优质低价的中国商品使得美国消费者每年可节省支出200亿美元以上。

第三,职业的收益。进口和对外投资在一定时期造成美国失业率上升和某些职业的消失,美国利用中国贸易顺差所形成的对美资本输出,以低成本推行财政赤字来提供公共物品,以教育和培训实现劳动者转岗,劳动者获得收入的提高和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测算,在美国每年失去的226000个“高进口竞争行业”工作中,73%的人能在半年内顺利找到工作并获得政府的补贴。中国顺差的实现依靠贸易加工厂里15~30岁的年轻人力资源,这些人从事不需要任何技能的简单劳动,形成不了技术竞争能力,一旦未来中国劳动力竞争优势消失而导致加工贸易的跨国转移或者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升级,这些人将会失去工作的机会和生存的基础。据专家估计,中国从事这种简单劳动的工人就有2亿多。

第四,健康与社会保障收益。中国参与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分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污染比较严重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会影响工人的健康,受到美国国内的相关法律制约的美国企业向中国转移这些产业;中国部分出口企业为了获得低价竞争的优势,以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工作强度的方法来生产,导致工人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中国部分企业和美国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没有遵守国家的相关员工社会保障规定给工人购买必要的社会医疗保险,未来这些工人自己必须承担健康保障和失业成本。

因此,中美贸易给中国工人带来的就业机会是建立在中国工人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制约的基础上的,中国贸易产业工人付出巨大代价但没有得到社会保障,形成了“未富先老”的局面;美国贸易工人不仅获得工资收益,在美国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下,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活水平都有提高。

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的年代,贸易福利的分配与传统的分配方式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国际贸易利益的多样性、贸易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和贸易利益实现的复杂性。传统的通过贸易总额以及顺差和逆差的方式来考察国际贸易利益分配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贸易利益分配考察体系。

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差额是客观事实,但是,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背后是贸易利益的流失,[9]而在美国贸易逆差的背后是贸易利益的流入,这导致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和美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空间。中国应该反思当前的对外贸易政策,改变建立在出口基础上的顺差贸易利益观,形成更加科学的贸易利益评判标准。在对外贸易过程中,要统筹国内外发展的实际,以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放弃追求数量的策略,走质量型的道路,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利益的最大化。

注释:

[1]裴长洪.开放经济新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裴长洪.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陈宝森.当代美国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王洛林.2006―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黄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汪海波.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全面发展2001―2020.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隋福民,饶鹏.开放条件下贸易利益内涵的界定及其相关理论评述.国际贸易问题,2007(1)

[7]李.论国际贸易中的超绝对利益.国际贸易问题:2005(5)

[8]蔡潇.中美贸易,中国是真的赢家吗?――所谓“中国贸易巨额顺差”的真实度分析.商业经济文萃,2006(5)

[9]王进明.中美贸易:巨额顺差背后的利益流失.财经问题研究,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