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改进热工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改进热工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针对热工测量技术课程的特点和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实践性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应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

关键词 热工测量技术;教学质量;课程建设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0—0054—03

热工测量被誉为热力系统运行人员的眼睛,也是构成自动控制和保护装置的基础。随着火力发电机组迅速向大容量、高参数方向发展,对热工过程参数检测与控制的要求愈发严格,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材料和控制等技术的大力发展,新型仪表和先进的测量技术不断出现[1]。如何跟踪专业技术的发展,提高热工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立足课程建设与改革,就如何提高能源与动力类专业热工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和探讨。

1 课程特点

1)内容多且零散。涉及的热工测量参数类型多,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物位、物质成分、机械量等,且相互联系不紧密,知识点零散,系统性不强。

2)涉及方面广,与其他课程联系紧密。相关课程主要有热工基础、工程流体力学、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等,还涉及材料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多学科方向知识。

3)与现场联系紧密,实践性强。各种热工参数测量仪表与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际生产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足够的实验与实践锻炼才能达到学以致用。

4)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快。各种高性能的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新型仪表和软测量等新测量技术在测量领域中不断出现。

2 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热动专业学生的热工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课时为40个学时,其中包括4个学时的实验课,有限的学时与日益增加的教学内容之间冲突不断加剧,在已往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1)教材内容不完善。目前可用于热工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的国内相关教材不少,但并非都尽善尽美:有些教材内容相对较陈旧,知识需要更新;有些教材内容广泛,但重点不突出;有些教材实例太少;大部分教材在各章节末没有完整的思考题和习题。

2)教学模式单一,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一般都采取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法,以注入式教学为主,没有体现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地位,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同时,由于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对一些新知识、新问题,教师可以选择不学、不讲,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因而也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3)实践环节少,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由于学时限制,该门课程只能开设2个课内实验,实验内容也以验证性为主。由于缺少锻炼,很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薄弱,不能将课堂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因而需要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实验设备,增加课外实验,特别是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同时增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4)考核形式单一。一直采用理论笔试为主、实验成绩为辅的考核方式。笔试内容主要由任课教师出题,实验成绩由实验教师依据实验报告评定,没有很好地发挥出通过考核来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

3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3.1 教学内容的改进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针对该课程内容广而多,难易程度不一的特点,可精选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分为精讲内容与选学内容,精讲内容应该是在生产一线得到广泛应用的各种仪表相关知识,对于它们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要讲深讲透;而在目前生产过程中应用相对较少但前景发展较好的测量方法可定为选学内容,可粗略介绍后安排学生自学。对于难点内容,要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入手,让学生理清思路。

2)注重教学内容扩充与更新。此课程与多学科交叉,它自身的内容又是飞速发展的,教材的编写往往跟不上技术的进步。因此,教师在讲授时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的限制,要及时补充更新一些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方法、新技术。知识常讲常新,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其创新意识。

加强教学内容中的应用部分,结合国内外有关厂家产品资料,补充一些教材中未提及但工程实际应用中需要用到的知识。例如,各类仪表的型号、使用范围和所受的限制条件等在教材中很少反映,而这些正是仪表选型中最实际的问题。

补充课外习题和思考题,引导学生在课余进行自主学习,使得课外学习的知识比课内多。该课程的教材各章节后一般不设习题和思考题,如果课后学生不主动复习,课前又缺少预习,则授课及学习效果就相对较差。可以在每次课后根据教材,结合工程实际,设计布置一些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同时把下一次课的主要内容以思考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去自学。由于有思考题做引导,学生明确了自学方向,其自学的积极性可大大提高。

3.2 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采取多模式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教学方式从以往单纯的教师讲授转变为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自学并参与教学相结合。在授课计划中安排1~2次课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每个学生准备的内容围绕一个独立的知识点展开,讲授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学生在讲授前,需要广泛搜集相关资料,精心准备授课内容,并制作幻灯片,这个准备过程就是一种自主学习、主动理解并掌握知识的过程。通过参与教学,学生还能锻炼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解疑、归纳总结的作用。

2)采取实物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实物教学是将各种仪表、器件、装置等作为实物教具在课堂上展示、拆卸、讲解, 进行生动直观的教学。例如,讲解温度测量时可将热电偶、热电阻实物拿到课堂上,介绍水位测量时可将电接点这些容易携带的重要部件带给学生观摩。这种教学模式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熟悉并掌握相关仪表的原理和结构特点。案例教学是将生产一线的测量实例拿到课堂上给学生讲授。例如,在介绍某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案例时,当学生得知需要在汽包上安装3种不同类型的水位计时就会有疑问:为什么不能只采用一种?通过分析该案例的求解思路和实现方法,把枯燥的原理融于精彩的实例中进行讲解,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导学生勤于思考。达到善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