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以品评语言文字为呼吸的重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家马小淘曾经说:“平凡的词语在组合排列之后开启了另一个世界,而那个世界的精彩和高级,甚至比这个活色生香的世界更具魅力。最精准的挑剔,最宽容的原谅,那份炫目、丰盛,直指人心,简直让人生疑。我发觉纵使永在方寸之地亦可遥望无尽远方,文字里突如其来的新鲜事远比生活来得酣畅淋漓。”
的确,语言文字曾经惊醒了一代代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被一个个神奇的汉字、一首首唐诗宋词所“惊醒”,理应成为一个常识和教育自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的的内涵和外延,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所呈现的意义就显得更为重要。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3课《古诗两首》中的《小池》描写了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面对这样的题材,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固然必不可少,但是引领学生深入品评诗中的“惜”“爱”“才”“早”,我觉得更有必要,也更有价值。如果师生在文本材料的撮合下,实现多重视域的融合,形成一个向场内所有生命洞开的对话磁场,使学生得到情感的真切共鸣,则这样的课堂必将焕发出更加生机勃勃的气息。
以下是一段课堂实录:
师:在诗人的笔下,你觉得这小池塘中的泉眼怎么样?
生:这是一口小泉眼。
师:那么从这口小泉眼里,水是怎样流出来的呢?
生:细细地流淌。
生:缓慢地流淌。
生:静悄悄地流淌。
师:由此可见,泉水渐渐地、慢慢地从泉眼里流出来,就像谁舍不得水流出来?好像谁舍不得水流出来?
生:好像泉眼舍不得水从它的洞里流出来。
师:哦,对了,这里的“惜”是什么意思?
生:爱惜。
师:或者怎么说?
生:珍惜。
生:(一个男生突然插嘴说)舍不得。
师:哦,对了。这里是?
生:舍不得。
师:所以我们在读第一句诗的时候,要读出怎样的情感来?
生:舍不得。
师:嗯,谁来读?这口泉眼它舍不得泉水从它的眼里流出来,不愿意多流一点点,显得它很舍不得,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来?……
仔细斟酌这段课堂对话,我们发现,教师从“泉眼”细细地流淌这一过程逐步引导学生领悟到“惜”是“舍不得”这一螺旋上升的过程,一下子唤醒了学生的自我视野与文本视野间的思考张力。这张力,引发了学生对文本的生命意蕴的高度敏感,从而一步一步地逼近文本意义的核心地带——一个“惜”字,“道是无晴却有晴”,仿佛泉眼是因为深深地“舍不得”,才让它无声地、静静地、缓缓地流淌。从“爱惜”到“珍惜”再到“舍不得”,实际上是学生在语言的万花园中“渐行渐深”并摘到了“甜甜的果实”。
在新的课程视角下,确立语言文字的应有位置,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细腻“触摸”,对文本内在韵律节奏的细腻“触摸”,对文章行文布局的细腻“触摸”,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基本工作,应该成为身居其中的教育者的深切的职业体认和文化体认。
宗白华先生说:“汉字是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的生命单位。”的确,有时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种行为、一种情致,就好像是生命或者精神用以呼吸的空气。如果师生在阅读中,一旦抽离了其中的“魂魄”和“血肉”,则这样的呼吸就显得无足轻重,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仍然以《小荷》为例。
例一:
师:“小荷才露尖尖角”中有一个“才”字,这个“才”字怎么解释呢?
生:是刚刚的意思。
师:哦,也就是说嫩绿的荷叶怎么样啊?
生:刚刚露出水面。
师:对。还有一个字“早”,你们发现了没有?……
例二:
师:这里有一个字,“才”,这个“才”字怎么解释呢?
生:是刚刚的意思。
师:哦,也就是说嫩绿的荷叶怎么样啊?
生:刚刚露出水面。
师:正因为是“刚刚”,所以荷叶怎么样啊?有没有其他解释呢?
生:……(犹豫了半天,没人回答)
师:大家可以把刚刚露出水面的荷叶和早就露出水面的荷叶比较一下。
生:啊,我知道了,荷叶是新的。
生:表现了小荷生长之新。
生:还表现了时间之短。
师:对啊,这个“才”字,不仅仅是“刚刚”的意思,它还包含着“生命的新”“生长的新”等意思,诗人妙用“才”与“早”二字,将内心对生命和时间的珍贵自然通脱地表现了出来,后两句因此成了诗中名句。
很明显,例二中,教师引导学生着力抓住了语言细节,对“才”字的解读不仅仅停留在“刚刚”的层面上,而且引申为“新”的意思。如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学生的阅读期待和情感期待也在更大的层面上被激活。可以说,读懂“才”字所蕴涵的“新”,才是学生读懂这首诗的关键。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慢慢读,小心读,留意那些平平常常但又异乎寻常、出人意料的地方。
关注语言细节,品评经典古诗特有的语言魅力,是激活古诗经典价值的一把钥匙。引导学生反复咀嚼语言文字在具体的语境中所蕴含的深意,反复品评语言文字在特定的师生活动中涌现出的本真状态和延伸状态,那么浸润其中的学子们,一定会被语言文字熏陶得独其风骨和神韵。
参考文献:
王崧舟,张力.言语生命欲求的激扬.语文教育通讯,2007.
(作者单位 甘肃省永昌县城关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