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做“浙商突围”的坚强后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做“浙商突围”的坚强后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以来,浙江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确实受多重因素挤压,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一些地方发生了少数中小企业关停和个别企业主出走事件,这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经济环境变化对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压力,也暴露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固有问题和缺陷,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民间借贷、特别是高利贷,则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鉴于此,如何成功引领浙商突围,构成浙江省省委、政府最核心的考量。构建民间融资风险预警机制,合理引导民间资金的流向,加快地方金融创新,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一系列导流民间借贷的举措已经渐次展开。在加大财税和金融扶持力度的同时,从长远来讲,只有不断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才是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

浙江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大省。省委、省政府始终都把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视为浙江的“传家宝”来对待,在这一点上我们从来没有含糊过,也没有动摇过。

当前浙江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中小企业总体发展情况也是好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浙江省工商局的统计,2011年1~8月,全省新设企业91601家,注销21777家,同比分别增长12.3%、4.25%,企业数量仍保持持续增长,关停企业数并没有出现异常增加的情况;1~9月,全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9%,实现利润和税金总额分别同比增长33.5%和31.4%。

所以,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局部地区和部分企业出现的问题,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条件集中力量妥善加以解决。

民间借贷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浙江的民间借贷作为计划经济时期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适应了多种经济成份和不同经营形式的资金需求,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对于民间借贷的特点,我可以用自然界中的水来比喻。

民间资金与水一样,可以到处流动,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平时难以察觉,一旦汇聚起来,就可能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民间借贷与水一样,既能为我所用,也可能蕴藏和积累风险,对经济社会稳定造成冲击。

从处置的方式来看,处理民间借贷问题也与治水一样,应该以疏导为主,趋利避害。

最近一些中小企业关停之所以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民间借贷、特别是高利贷,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暴露出了民间借贷存在着资金流向监测困难、风险隐患难以掌控、债务纠纷容易产生等问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活动,加快相关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一是提高对民间融资的监管水平。构建民间融资风险预警机制,做到提早掌握情况、提早预警风险、提早采取措施。

二是合理引导民间资金的流向。民间借贷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借贷资金脱离了实体经济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引导民间融资资金通过集约化管理的方式,流向初创期企业、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个人创业的短期资金周转,以及成长型骨干企业的股权、债权投资。

三是加快地方金融创新。我们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重点打造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争取使浙江成为“中小企业投融资先行区”和“民间资本投资高地”,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民间资金投资难问题一并考虑、一起解决。加快推进温州金融集聚区建设和温州深化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努力争取国家试点政策。

四是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对于非法集资等行为,以及参与这些行为的企业和个人,要坚决地予以打击和取缔,让违法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确保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积极推动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加快构建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拓展多元化企业融资渠道,有效搭建民间资本与民营企业实现对接的平台和载体,积极探索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前不久,总理专程来浙江考察调研,针对我省特别是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召开座谈会,与地方党政领导和中小企业负责人共同研究对策,对应对当前中小企业困难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也及时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一段时间以来,省委、省政府相继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专题会议和全省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会议、扶持中小企业专项服务行动动员会议等,传达学理来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抓好中央有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问题和困难的一揽子措施。

首先,我们加大了信贷资金保障力度。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完善政企银结合联动的工作机制,动员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企业困难的特殊时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让利,不仅绝不能抽贷,而且要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其次,我们也加大了财税扶持力度。即落实好国家有关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减免税费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经营暂时困难、符合转型升级要求的企业实行社会保险“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

省财政还进一步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支持和补贴力度,并出资10亿元建立了中小企业再担保基金。

再次,是加大帮扶力度。就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深化“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对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省里已派出11个工作组下到各地市开展工作,相关市、县也已组织各级干部深入企业基层,按照“一企一策”的帮扶措施,协调解决当前困难。同时,对于确实存在违规违法行为的企业和个人,依法打击和严肃处理,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现在,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资金和担保链条逐步趋于正常,一些出走的企业主已主动返回当地,表示要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带领企业员工走出困境。

采取了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从长远来讲,只有不断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才是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

在转型提升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明确鼓励创业、推动创新的政策导向,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

浙江遍地都是中小企业,关键是要促进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小企业改造提升,鼓励中小企业依法依规、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划办企业、抓主业、搞经营,要切实纠正一些企业存在的“放弃主业搞副业、放弃实体搞虚拟、放弃加工制造搞房地产和转贷”等行为,引导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领域发展。

2011年以来,三大国家战略又相继获批,这为浙江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平台,注入了强劲动力。

不仅如此,浙江还全力打造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即青山湖科技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即未来科技城。着力做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两大任务,加快建设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

这些重大部署都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不仅是我省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机遇,也为浙商实现新发展新飞跃提供了重大机遇。

以上这些重大战略举措,就是鼓励浙商投资发展生物、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新兴产业及核电关联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浙商研发机构落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入驻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等省级科技创新基地和总部经济基地,辅之以配套的产业政策和鼓励措施,对广大浙商可以起到鲜明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为浙商转型升级明确了方向、提供了载体。

特别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是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重要的新增长点,我们将要着力构建的“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空间布局和“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这些都为浙商开辟了新的发展平台。

浙商发展到这样一个规模和阶段,迫切需要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才能展翅高飞、遨游万里。浙江实施的这些国家战略、国家试点和重大项目,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着力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发展空间狭小、创新能力不强、资源要素紧张、产业层次不高等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问题,再造浙江科学发展新优势,为浙商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