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音乐课堂美育功能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音乐课堂美育功能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美育是高中音乐教育的核心功能。面向高中生群体开设音乐欣赏课程,构建快乐互动的音乐课堂,是《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期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时代呼唤。发挥高中音乐课程美育功能,应当采用恰当的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堂;美育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105-01

一、绪言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学生美育效果,促进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高中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时期,接受一定的音乐课堂教育,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其成长成才。

二、高中音乐课堂的美育功能

高中音乐教育是一种以音乐为课程载体,引导学生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美育功能是高中音乐课堂的核心功能。独具魅力的高中音乐课程,让学生陶醉其中,提升自我。

高中课程设置坚持“以人为本”,高中音乐课堂通过音乐的传递与互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来说,一方面,借助高中音乐典型案例,在师生互动传唱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学生在接受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同时,在品析音乐的过程中,自身认识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具备音乐天赋的高中生是少数的,通过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发挥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有助于让大多数高中生获得“有音乐感的耳朵”。

高中音乐课程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的人文课程,通过学生的听唱互动,产生“审美趣味评断”,不断积淀审美经验,愉悦性情。例如,《春江花月夜》的音乐鉴赏课程,学生通过聆听不同乐器演奏的《春江花月夜》,欣赏和感悟诗歌中的哲学美和景物美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在美妙的音符中感受,音乐课堂也以独有的艺术魅力给课业繁重的高中学子带去一份美感享受,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高中生群体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在紧张充实的学习生活中,定期接受音乐课程教育。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积极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把知识性、思想性、娱乐性融为一体,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让其获得听觉感官的美感享受,提升其音乐美感品鉴能力。

三、高中音乐课堂美育功能的实施举措

(一)尊重学生主体的美感体验,营造自主和谐的音乐互动教学氛围

高中音乐教学应当是开放、互动、和谐的互动教学,音乐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美感体验,发挥青年学子的主观能动性,在品鉴音乐的过程中,让课堂的每个学子都拥有自己的情感表达机会。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互动起来,营造和谐自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每次音乐教学开始前开辟“我来说音乐”环节,让每个学子给大家推介一首自己喜欢的歌,让有音乐天分的学生给大家现场表演。在充分信任、尊重每位学子的同时,让他们动起来,成为聆听音符,剖析乐曲的主人。让音乐课堂成为学子释放压力,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的沃土。

(二)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

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范唱、范奏环节,要富于艺术感染力,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在传授教学法的基础上,加入互动、表演元素,让学生的身体和思维“动”起来。充分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丰富教学资源,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听感官体验,让学生获得审美情趣的提升。同时,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甄选优美动听的音乐精品为范本,适当引入流行音乐,在古今音乐范例的碰撞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借力新媒体,开展“微”教学,常态化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在课堂上,精心组织教学以外,要最大程度地提升学子的音乐审美能力。还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在QQ、微博、微信等青年学子喜欢的新媒体平台上,定期音乐精品,定期从专业角度和学生互动流行音乐。开辟音乐教学的“微”社区,把文学、美术、历史、地理等交叉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推介,在提升学子音乐文化品位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常态化地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四、结语

高中音乐课堂美育功能的营造,是全面提升青年学子人文素养的要求,也是新时期音乐新课改的题中之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创新音乐教学形式,立体化地呈现音乐视听盛宴,让学子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审美能力,拥有发现美、品位美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方晴,姜晓华.美育与学校教育.北京理工人学出版社,2004.

[2]徐希芋.音乐美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