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倡“尊重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多年前的秋天,当我走进师范学校大门时,第一眼看见的便是为师的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多年来,我一直把它铭记于心。
我一直这样认为,一粒种子,当你把它放到地毯上或桌子上,它不会生长。因为地毯、桌面不是它的缘分,它的缘分是土地、阳光、水分。一个人也会有自己的缘分,我们为师的,自己的学生,其实也就是自己的缘分。要是我们不珍惜或放弃这缘分,那我们能为师?还是师吗?
众所周知,教师之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要育人,先要育德,就需要师的身正。然而德之难育,也是人所共之。
很多师者抱怨:无论怎样苦口婆心,学生就是不理,无法完成授业。相信此时有教师肯定会想:必须树立威信,维护教师的尊严。但是,我们确实需要思考,怎样树立自我威信。大多数人都喜欢用威严来震慑别人,通过这种方式可能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殊不知,这样做却失去了人心。此时,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样做是否考虑了对方的感受”。要相信,人活着不是为了对抗,为师者在这方面是需要智慧的。当你面对这样的难题时,用常规的方法解决不了时,就要开阔视野,采用一些克服思维惯性的做法,或许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对于学生的启蒙教育,应该是去发现,而不是发明。
其实有一点,我们是再清楚不过的:有人的地方就有事,有事必然就有是非。人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心里就是什么。你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世事渐多,看问题的角度或深度也就变了。
中国有句古话:“人前教子,背后教妻。”这显然是一种传统思考,甚至根深蒂固。而瑞典人却崇尚“尊重教育”。他们的做法和我们相反:人前不教子。虽然在传统文化的束缚下我们很难去逾越,但何不努力去修正一下我们的心态,去尝试一下这种教育呢?
在瑞典人眼中,从孩子出生那天起,便对孩子十分尊重。他们普遍认为,孩子是一个生命个体,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无权去违背孩子的意愿、抹杀孩子的个性。在瑞典,父母把对孩子的尊重体现在生活的具体细节中,比如,他们在和孩子说话时,会蹲下身来,与孩子的个头“保持一致”。这样的动作意在告诉孩子:咱们是平等的。与孩子讲话绝少用那种“命令”式的。大多是“如果你能那样做,我们将感到十分高兴”、“你能这样去做,我们感到非常的欣慰!”让孩子在父母指引的“大框”下自由选择正确的方法或做法。
瑞典人尊重孩子最突出的表现是:从不在人前教子。他们普遍认为,孩子也有自尊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孩子的自尊,保护孩子的“面子”。这对培养他们的自信是一种捷径和重要途径。而我们有些家长会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呵斥孩子,如骂“真没出息”、“真是笨蛋”、“脸皮真厚”、“不争气的东西”等等。在瑞典人看来,这样的教育方法,简直就是一种犯罪!因为它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会产生终身性的“自卑症”。瑞典人尊重孩子的教育方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们待人接物热情大方,彬彬有礼,遇事不慌,总能开动脑筋想出办法,具有鲜明的独创精神,而且从不“怯场”。这是他们长期“尊重教育”的结果。
我们不得不承认,实际上,我们做教育的人,往往对学生本身的习性一知半解。如果我们以尊重的态度反复地、耐心地观察他们,你会发现我们想象的他们与实际的他们有所不同。比如他们本来都会做扇子,等老师再教给他们如何做时,他们不仅忘了原来自己做的方法,而且也没有领悟老师的话。
当我们把我们长期辛辛苦苦传承或总结出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授予他们,但仍然达不到我们所期望的愿景时,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其实我们只传授了他们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们如何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因为只有接受了教训,他们才会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
雕塑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了一只鹰,栩栩如生,振翅欲飞,观者无不惊叹。问其技,曰: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我只不过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它就飞起来了。道理很简单,种子发芽是因为种子本身就有生命,它不发芽,是因为它有一个多余的外壳,我们去掉它,它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可惜现实生活中,为了想要孩子成才,教师和父母是否多了一些私心呢?于是就拼命地让学生补课,给孩子加压。对于本来就是60多分水平的孩子,一定要他们达到100分,这样的无情,让孩子过早地在无法实现目标的现实中自我失落,最后唯有逃脱。我们何时才能学会以减为加,以静制动呢?
人是自然中的一分子,自有其成长的规律,学生也不例外。我们的教育现今已经有了很多的规章制度,但很多时候仍然解决不了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摒弃一些什么,用我们的真心去打破一些常规,修正一下我们自己的心态,去感动、影响学生呢?
人不可能事事顺利。心正则一切皆正,心静则一切皆静。治人先治心,心治则身治,身治则一切皆治。不是用规矩来要求人,是尊重、包容、平等,彼此立场互换,要让人“感动”后心甘情愿地真心奉献,是一种“无为而治”。当你微笑着面对学生时,他们一定会陪着你一起微笑。
(原载《普洱教育》,本刊有删改)
作者单位
云南省宁洱县直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