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物理实验需要让学生由操作者变为设计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以观察及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可以说处处离不开实验。笔者认为,相对于得出实验结论而言,而帮助学生建立探究思维,学会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能自主设计实验,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更为重要。现在的教学中往往更重视让学生明白“这一步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实际上,我们应该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去设计“这一步我们该怎么做”。相比于一个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学生的这种素养更应该被重视,只有学生由操作者转变为设计者,真正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实验的目的、意义才被真正诠释出来,让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真正焕发光辉。
那么,如何为验证猜想自主设计实验,如何独立解决实验中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何发现实验的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实验方案,这些无疑是促进孩子进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一课。
初中阶段从心理上来说正处于引导学生走向科研的黄金时期。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刚接触物理,知识水平还比较差,能力水平还非常不足,因此更需要我们教师去正确的、恰当的引导与帮助。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喧宾夺主,应该让学生的脑与手真正动起来,我们只是他们遇到障碍又实在无法解决问题时的“场外求助”,而绝不是主角。
以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为例,我们应该让学生来设计实验。事先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猜测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的关系,其实他们大多是从大小、形状、左右、上下来考虑的,如果教师在这时就“插嘴”说让学生观察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我认为效果并不好。比如,有的老师会说:“同学们,大家说的都是上下、左右方向上的关系,能不能从前后距离来看看呢?”可是在感觉上,我觉得无论如何都略显突兀。所以,我认为此时先不说为妙。平面镜成像,学生理所当然会选择用平面镜充当实验器材,我们也并不需反驳,只是按部就班地让他们指出像的位置在哪里。学生一般会直接用手指指在平面镜的镜面上,这时再适时追加提问:“同学们再仔细看看我们手中的平面镜成的像,是在镜面上呢,还是在镜面的另一侧啊?”在这种引导下,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地发现平面镜成的像的确不在镜面上,而是在镜面的另一侧。这样自然就让学生注意到了原来像和平面镜的镜面是有一定距离的,从而引出了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讨论。然后,继续追问学生,“那么,现在就指指蜡烛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位置吧。”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就会发现,像还能看得到,但手拿到平面镜后却看不到手的位置了,学生这时就遇到了困难,在这里要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们会去寻找既能成像又是透明的物体,细心的孩子再看看实验准备盒中的玻璃,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用它来替代平面镜,这也就攻克了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难点。同样的,如何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像和物放在一起来比较,可是实际上物一旦离开,像也随之消失了,这种方法行不通。此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小组讨论如何改进实验方案,这对他们理解何为等效替代法更有帮助。
当然,就拿平面镜成像来说,用什么代替平面镜,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由于孩子们的思维非常发散,不像我们一样被一些知识和经验所束缚,没有我们脑袋中的那些条条框框和思维定势,学生的答案肯定不只是一种,也不一定就是我们预先设计的最优答案,因此需要老师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不能把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掉,应及时进行反馈与评价,指出他们想法的优缺点及可行性,鼓励为主,让学生不再惧怕实验,将物理实验设计“拉下神坛”,告诉学生他们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猜想,解决遇到的问题,成为设计师,而不再只是照着实验说明照搬,听着老师的设计思路,一步一步进行的操作者,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才是物理实验在素质教育这样的年代下应显现出的作用。这是时代赋予它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
让学生由实验的操作者转变为实验的设计者,对于实验教学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教师细致地分析每一个细节,如何去引导,哪处该启发,哪处不需启发,这需要经验,也需要平日对学生的了解。
作者简介:李爽,吉林省长春市第98中学,初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