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建设滁州职业教育大市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建设滁州职业教育大市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 要实现以合肥和芜湖两市为“双核”,以滁州和宣城两市为“双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的新格局,促进滁州的跨越发展,就要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滁州人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经济适用性人才,努力把滁州打造成为职业教育大市和职业教育强市。

关键词:滁州跨越发展;职业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建设滁州职业教育市的思考

收录日期:2012年7月6日

为了使我国的经济持续、健康、全面地发展,为了促进中部省份经济的快速发展,2011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继续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在空间布局上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以合肥和芜湖两市为“双核”,以滁州和宣城两市为“双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的新格局。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个规划,加快滁州的跨越发展,使滁州成为安徽东向发展桥头堡,承接产业转移第一站和首选地呢?

加快滁州的跨越发展,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滁州人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经济适用性人才,努力把滁州打造成为职业教育大市和职业教育强市。

之所以这样认为,这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教育是“保底教育”,是涉及到占人口总数50%的弱势群体的福祉教育,是多数人的基本劳动技能的教育,也可以说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文化和科技素质的教育。从国家发展的战略上来说,职业教育工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

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从全国用工的实际情况来说,目前几乎全国所有大中城市都存在缺乏技术工人的问题,熟练技工、中高级技师的需求缺口非常大。就河南郑州来说,据了解,郑州市目前约有技能人才17万多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5万人左右。据业内人士预计,今后几年各类中级、高级技术工人需求量将逐年增加。滁州的用工实际情况也不容乐观。滁州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近80%,有340多万人。乡村劳动力占全市劳动力资源的80%左右。滁州市2004年总人口文盲率为14.27%,大专及以上只占总人口的3.30%,高中和中专占总人口的8.10%,初中占总人口的35.40%,小学占总人口的15.20%。农民整体素质的低下制约着滁州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把滁州打造成为职业教育大市和职业教育强市,全面提高滁州人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那么,如何努力把滁州打造成为职业教育大市和职业教育强市呢?应当根据滁州的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决策,下面就此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借鉴。

第一,根据滁州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的特殊地理位置,合理规划职业教育蓝图和目标。滁州地处南京西北,从经济发展层面上可以划归南京都市圈。所谓南京都市圈是指以南京为中心,以周边江苏省的镇江市、扬州市,安徽省的马鞍山市、芜湖市和滁州市为辐射区的六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是跨越长三角经济圈和皖江经济圈的一个亚区域经济圈。由于这些周边城市与南京的距离在50~80公里之间,理论车时在l小时左右,所以又称为l小时都市圈。无论从土地资源还是从人口资源方面来说,滁州市在劳动力资源和农业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数量优势和比较优势。对于滁州市来说,发挥这些比较优势就可以利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极的辐射效应,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分工,不断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滁州成为长三角北翼的重要工业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非金属矿物质的精加工和供给基地,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实现既定的经济工业化、生活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小康和谐社会目标。要想真正有效发挥这些比较优势,实现滁州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把滁州打造成为职业教育大市和职业教育强市。因此,滁州市委、市政府要高点定位、科学编制职业教育规划。市委、市政府要重视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积极构建“大教育”格局。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正确处理教育工作与社会稳定的关系、与滁州经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大教育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课堂化教育,辅之以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助教育等基础性教育,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积极寻求和探索适应时展需要和新形势下创办特色技能工作需要的教育模式。

第二,根据省教育厅与滁州市人民政府签署的《安徽省教育厅,滁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滁州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和职教大市框架协议》,多层次构筑职业技术教育平台。滁州市委、市政府把融入长三角龙头上海作为建设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突破口,高位推动、编制了市开发区、琅琊区、南谯区等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要想真正搞好这些示范区,实现共建共赢,就必须加大力度培养更多的各级各类人才。这就要求滁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安徽省教育厅滁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滁州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和职教大市框架协议》,在全市范围内多层次构筑职业技术教育平台,着力提升职业技术教育能力;着力推进科教园区建设,加强县(区)级职教中心建设;全面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创新,实现“校校有特色,校校有品牌”,增强职业技术教育吸引力;创新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滁州科教园区的建设步伐,加快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等一些中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建设步伐,争取让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早一日搬迁到滁州。

第三,根据滁州人民群众整体文化和科技素质的实际,着眼于人民群众充分就业,做大做强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滁州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近80%,有340多万人。乡村劳动力占全市劳动力资源的80%左右。滁州市2004年总人口文盲率为14.27%,大专及以上只占总人口的3.30%,高中和中专占总人口的8.10%,初中占总人口的35.40%,小学占总人口的15.20%。农民整体素质的低下制约着滁州经济的发展。因此,滁州市委、市政府要积极转变思想,着眼群众就业,因人因地制宜,依靠现有的基础和条件,积极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促进职业技术培训与滁州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滁州人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使滁州人民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建设中得以充分就业。滁州市委、市政府要根据本市实际情况,扩大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力度,以滁州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和安徽科技学院为依托,与县(区)级职教中心、职业高中等单位联合办学,开办家电维修、种植养殖、果蔬园艺、初级电工、池塘养鱼、摄影摄像、微机上岗、烹饪、驾训、机械修理等培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