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红磨坊画家”劳特累克的艺术题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劳特累克一生以蒙马特花花世界中的歌女、舞星、绅士、以及纸醉灯迷的欢乐场面为题材,他自己也长期沉湎于这样的生活。他虽出身显赫却无正常人的健康与欢乐,这种高贵富有和丑陋畸形,使他选择了不同于任何同代艺术家的道路。他从不歌颂美好,也从未描写过上流社会,他选择了放浪自由的花花世界,也选择了表现人生堕落和邪恶的一面。他不去描绘大自然,也不说教劝善,而全凭自己的感觉和切身体验,直率地去揭示他所熟悉的也是一般人不轻易表现的那个世界。他从不赞颂高雅和粉饰生活,而用嘲讽夸张的画笔,描写可笑而令人生厌的形象。可以说他完全摆脱了传统和社会道德的束缚,任凭自由奔放的个性去揭示人生另一个阴暗的侧面。
关键词:红磨坊;劳特累克;艺术题材;女性形象;艺术价值
Abstract: Lautrec takes female singers, dancers, gentlemen,prostitutes and dissipated and luxurious scene in the colorful world inMontmartre as the theme through all his life. He also indulges himself inthis kind of life for a long life. Fie was bona noble, but haven' t the normalhealth and joy. Such nobleness and wealth while ugly deformity makes himdifferent fi'om other artists of the same generation. Fie never sings the praisesof goodliness and describes the upper-class. On the contrary, he chooses aflee and bohemian life in the colofful world, meanwhile chooses to expressthe life of sin and evil. He doesn' t describe the nature and preach theGoodness, but by his own feelings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frarlkly revealsthe world he is familiar with but most people do not easily show. He neverextols elegant and luxurious life, but describes the ridiculous and boringimag by the exaggerated satire. It can be said that he completely gets rid ofthe traditional moral and social constraints, and reveals the dark side of lifeby his free and unrestrained personality.
Kov .words: Moulin Rouge; Lautrec; Art theme; Female image;Artistic value
引 论
人们一致称劳特累克有过人的艺术才华,但关于他的艺术作品,他的人生生活却始终是众说纷纭。他的绘画题材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不道德的和的,是所谓的正人君子所不齿的。绘画既然可以描绘上流社会的寻欢作乐,为什么不能呈现为生计而沦为娼妓们的喜怒哀乐呢?美好的东西固然使人流连忘返,但丑陋和邪恶也会令人反思无穷。劳特累克独特的题材已被当代的人们所接受,事实上与现在的艺术家们相比,他的绘画题材变得如此的含蓄和温和。
一、“红磨坊画家”劳特累克
亨利・德・图卢兹一劳特累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出生在法国的阿尔比,是法国近代绘画大师。他的一生与红磨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那里的大量作品的成功,使他被称为“红磨坊画家”。
劳特累克从小体弱多病,常发烧,又贫血,十四岁在自家书房里打过蜡的地板上滑倒,一只腿骨折,后来,另一只腿在花园中捧断。因劳特累克的父母是近亲结婚,使得他的腿愈合后变形而无力,几乎停止了生长。
劳特累克残疾了,这是一场真正的灾难,这意味着他将被排除在贵族的社交圈之外,意味着他将难以走上仕途,还意味着他将难有门当户对的婚姻。
(一)劳特累克艺术题材的来源
不幸的人生经历是其艺术的“酵母”。
劳特累克自幼喜欢绘画,不幸的人生使他闯入“”
,把画笔指向了红磨坊里给他带来短时间愉悦与满足的卑贱女子。身体上的残缺使他受到排斥的目光,深深的自卑引发出强烈的自尊,然而他又不能以正常人的途径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只能以放浪不羁的行为来证明自己并不弱于普通人。
他自己曾说过,嘲笑比努力理解来得轻松,除了红磨坊的之外,还会有什么人与他交往呢?是的,我们不能只以卫道士的眼光来看问题,我们不该对艺术家如此苛刻。爱并非白马王子的专利,他属于每一个男人和女人。从劳特累克的许多作品中可知,他并非以一个嫖客的身份出入此地,而是抱着艺术创作的目的,这点从他很多完成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劳特累克旁若无人地出入这些地方,追求心灵的抚慰与休憩,同时也在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真实与感动。
(二)绘画题材无“”
大家常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实,艺术活动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不能因的地位卑贱,而把生活排除在艺术题材之外。劳特累克在红磨坊的那段生活始终是和艺术创作交织在一起的。
劳特累克著名的大师地位,主要是由于他出色地描绘了巴黎的夜生活而确立的。他以天才的绘画才能告诉人们,绘画没有“”。他的这类作品可以说是对传统的一次“革命”,生命的写照,生活的缩影,是心灵的表达,历史的见证,审美的突破。
(三)独特的题材是其心灵的抚慰剂
劳特累克的选择是相当有意味的,妓院的艺术题材使他有别于他人,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劳特累克描绘的人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丽女性,而是处在巴黎最底层,靠卖她们最宝贵的青春和美丽来生活。她们与劳特累克一样摆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她们给这位画家尊敬与爱,而这恰恰是劳特累克最需要的。他的残疾使他不能成为一名上流的贵族,但在这个堕落的蒙马特,他成为了值得尊重的画家,成了通过绘画等艺术创作改变这些女性生活的重要男
人。
劳特累克画她们,其实也在画自己,画自己的残疾、孤独和痛苦。他出身高贵,但肢体有残疾;这些女性地位卑贱,但有健美、灵巧的腿脚。他们互相同情,形成了~种平等的关系。他追求表现人性的真实、反映内在的心灵。在看似平静的作品中,情感的激流强烈奔涌。分析他的绘画,我们能够得知隐藏在放荡不羁外表下的脆弱心灵与对生活的绝望。他在绘画中才能以自己的方式抒发和缓解这伴随一生的,无法摆脱的困扰。在蒙马特,他得到了深层次的满足。由此可见,绘画对于劳特累克来说,不仅是对艺术的追求,更是心灵的抚慰剂。
(四)分析题材中主要的女性形象
劳特累克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大胆、夸张而又苛刻、尖锐的,但也是真实的。他没有刻意美化,也没有存心丑化,他只是彻底地将自己融入到这些女性的生活中去,去感受真实,或许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我们看清这种真实,共同去思考社会与生活这个严肃的话题。吉贝尔、拉姑柳、阿弗莉、查雨高是劳特累克最喜爱的几位,也是他画中描绘最多的几个女性形象。
依微特・吉贝尔――红磨坊全能的艺人,劳特累克笔下的吉贝尔(见图1-1)形象鲜明:细长脖子、宽大嘴巴、带着黑色长手套,显示其独特的个性。画家描绘的她并不美,却有几分顾影自怜的爱恋和同情。开始时吉贝尔对他画中夸张的形象很不理解,曾写信要求劳特累克千万把她画的漂亮些,但后来完全接受了这种艺术形式。甚至巴黎某杂志圣诞节选她做封面女郎时,她指明要劳特累克为她画像。
拉・姑柳是对劳特累克最有帮助的一位模特儿。她是一个舞技出众、充满野性、缺乏教养的小姐。1891年,劳特累克受红磨坊老板的委托,绘制了海报《红磨坊的拉・姑柳小姐》(见图2-1)。海报上拉・姑柳掀开舞裙、高举大腿,迷人的舞姿在华兰丹黑色侧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动人。当这一革新的海报贴出时,被吸引而涌入红磨坊的人真是不少。劳特累克也因此成为红磨坊不可缺少的宣传画家。除了这件作品,劳特累克留下了13幅有关拉・姑柳的作品(见图2-2)。
珍妮・阿弗莉(见图3-1)是一个文雅细致的。她是法国高级与意大利贵族所生。她的性格孤僻、忧郁,身材苗条、体态轻柔,喜爱随音乐独自起舞。她是劳特累克最喜爱的女艺人,同样她也对劳特累克怀有一种倾慕。1892年劳特累克所画的《走出红磨坊的珍妮・阿弗莉》(见图3-2),就表现了她善感、忧郁的一面,当时的阿弗莉虽然已经成名,但仍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忧虑。劳特累克将一身暗紫色的她安排于类似点彩画法的大面积金黄色中,更强调了落寞与凄凉的感觉,繁华背后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跃然纸上,流露出对她的同情和理解。
夏乌考是经劳特累克画笔而成名。她在红磨坊中是小丑杂技演员兼舞星,也是红磨坊中舞技最高的一个,长相极易让人联想到死人。《红磨坊的夏乌考》(1895年)(见图4-1)一画中,,她的特征突出,成功的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倾斜的身子反衬出宽阔的空间,背景中的人物似乎是随意的涂抹,却是对夏乌考的形象起到稳定的作用。劳特累克把这个从真实的生活中提取出来的典型形象又生动地还原到真实生活的典型环境之中。
在他的作品中,没有虚饰和矫情,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亲和。诸如当时一些评论:“无情的现实主义!”“冷酷的客观性”等都足以证明他的画不仅是复杂人性的剖析,而且是对社会现实入目三分的批判。
三、劳特累克艺术的独特价值
劳特累克的作品虽然表现某种堕落与恶德,但不能称之为颓废消极,反而对应着向上和美德,它是用手术刀把脓疮剖开,挤去毒液,加快躯体的康复,在他的心灵深处充满了爱的渴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的艺术品打破了“高尚”,在粗俗中有一种穿越时空和文化的悲悯之心。
艺术品的价值是以它呈现题材的独特方式来判定,而不是以其题材来判定。应该允许艺术品呈现某种虚假和丑陋的东西,这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劳特累克的绘画题材可能有悖于传统的美学标准和道德尺度,但这一切是如此的动人,让人们不得不想到他内心的强烈情感和敏锐的洞察力,甚至他悲苦的命运。他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巴黎,他关注生命,认为只要发源于心灵的就是美的。他的题材与完美技巧的结合,使他的情感得以准确地表达。劳特累克的作品因而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劳特累克以他独创的画风,影响了整整后来几代画家如立体派毕加索,野兽派马蒂斯等。劳特累克对色彩的运用,线条的简洁,都使后来者得到启发。百年后的今天,他的价值被进一步发掘。
结 论
劳特累克的独特命运使他对于人生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情感体验,而他的人生之路不同,情感的特殊性,使其艺术作品以不同的艺术个性呈现,劳特累克作品中的特殊题材与用自己的最深层的情感作绘画的精神和内容,这与当下的艺术精神不谋而合,他的作品在今天拥有更多的观众和更高的赞誉。在这个多元的、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他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受到重视和推崇,通过分析他的艺术题材我们可以了解到:艺术感人的力量不因时代的前进而改变。
参考文献
[1]黄海燕崔庆忠.走近大师一劳特累克,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2月
[2]黄茂蓉龚显波李一.劳特累克画风.重庆出版社1995年6月
[3]皮埃尔・勒米尔劳特累克传西方绘画大师传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4]清扬永远的无上装巴黎红磨坊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1月
[5]郭豫斌图说20世纪山文化2006年12月
[6]金国明翟春伟.西方大画家奇闻趣事.2000年1月
[7]阿木尔巴图红磨坊图卢兹劳特累克.民族出版社
[8]张延风法国现代美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9]约翰・雷华德著平野李家壁译印象派绘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史秀娜.以绘画抚慰心灵――论后印象派画家劳特累克的绘画艺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07年第八期.
[11]吴建华陈傻.向大师致敬,献给逝世百年的图鲁兹・劳特累克.南京艺术学院报2005年27日.P150
[12]周宗亚.图鲁兹・劳特累克 闯“”的大师,理论广角P68
[13]胡莹世纪束的狂欢劳特累克的招贴画淮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5卷
作者简介
王 霞,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油画09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