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根深叶方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快节奏、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是市教研室“高效课堂年”工作重心,也一直是我们学校教学工作最高的追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不做无效劳动,一节课能讲完的不占用两节;两节课能讲完的不占用三节或四节。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保证教学知识含量多,教学密度大,做到丰富、多层、高效。
但课堂教学是个师生双边活动,要达到高效,这个课堂必须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恰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上述双边条件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根本!
我们语文教研组在平时教研工作中,紧抓、深养这个“根”本,才能使语文教学工作枝叶“茂盛”起来!
一、立足课标、深研教材、搭建平台
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明确,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通过深入地学习研讨课程标准、充分地研读教材和积极地反思交流,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在课标引领下总揽本学科总体知识结构,找准课标与教材的结合点,居高临下地开发使用教材,实现由死教教材向活用教材转变;使我们能够认真遵守教学课堂常规,认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准确把握课堂结构的基本环节,大力开发教育资源,充分使用多种媒体和教具,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语文教研组在教研计划中首先要求年级集体备课做到三个熟悉:一是熟悉《课程标准》,二是熟悉教材,三是熟悉学生。其实,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集体备课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应紧紧扣住这一点,听说读写能力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基石。我们常说厚积而薄发,没有厚实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根本无从谈所谓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进行语言实践的范例,是延伸学生阅读的平台,充分利用好我们的教材,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为便捷,但是这绝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只有课文这些例子,以及学习方法的归纳总结是远远不够的,也不要让学生习惯地认为课文的表达就是最好的,还要有足够的阅读量支撑。
二、集体备课、博采众长,智慧共享
课堂高效的前提是高效备课,如果课备得不高效,课堂就不高效,再好的课堂教学改革也会落空。这就要求教师工作中要摸清学生的底子,瞄准教学要求的靶子。既要深入解读教材,注意知识前后联系,又要认真研究学生,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这样才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会指木为林或见林失木。
我校语文组的备课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分年级备课。主要由各年级备课组长召集组内成员,重新整合教材,定期共商一单元的备课旨要,分析反思一单元的授课情况或测试情况。一种是全组集体备课。适用于组内开设专题研讨课,或组内有教师要代表学校开设各级公开课。
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分开各自备好一稿教案。
集体备课前一周,教师撇开“这是一篇课文”的思维定势,把自己当作一名读者,把课文当作一篇读物,平时读书看报怎么读,现在就怎么读,至少要读三遍。在独立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做课后练习,看教学参考资料,找出解决自己学与做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学生,研究学情,选择教法,确定课时。
第二步全体成员共同交流形成二稿教案。
在一稿教案的基础上,教研组共同研究备课内容,明确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后,为使研备达到高效,打破以往确定主备人与主讲人的做法,促使每一个参与备课者都能认真、负责、用心,避免一人备大家共用,一人讲大家同听的假备现象。
第三步个人改备,即修订个性化教案。
教师根据本班学情和自身特点,修改集体备课的通案,形成个性化教案,实现校本化向班本化转变。
第四步课中调备。
“变”是新课改课堂的重要特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堂的“变数”就会增多,这就要求教师在落实集体备课教案时做到应变、会变、善变,适时调节教学目标,变换教学节奏,做到以学定教。
三、少讲多练,张弛结合的高效教学模式
(一)课前预习——编写备课、编制学案、预习指导。
(二)课堂学习——六步骤(课堂导入、预习展示、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课堂训练、过关检测)
1.课堂导入(1分钟):简明得体、富有情趣、饱含感召力语言。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氛围。
2.预习展示(4分钟):预习任务展示,可以由学生在黑板上演示,也可口语表述,也可同桌之间问答,也可组内交流等。学生展示,学生点评,教师补充。
3.合作探究(15分钟):组内交流。由组长负责,可进行任务型探究,也可自由研讨,也可互相质疑解答。可以由教师提出探究题目,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质疑,分小组讨论,并做好记录,等待在班级交流。
4.展示交流(5分钟):班内交流。由各组代表把本组探究结果在班内展示出来。教师注意及时对结果点拨、评价。
5.课堂训练(5-8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突出重点,击破难点。题目设置应考虑到基础知识与能力提高、课内知识与课外拓展的结合;针对学生层次可设计1--2道选做题。尽量应考虑到与中考衔接的习题。
6.过关检测(8-10分钟):题量不宜过大,注意突出重、难点,尤其是学生学习中的易错点、易混点。
(三)课后反思——分为“教后反思”与“学后反思”。
(1)教后反思:教师行为。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反思:
1.自我反省,分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
2.及时与学生交流,获得学生的听课反馈。
3.积极撰写课后反思体会。
(2)学后反思:学生行为。
可从以下三方面反思:
1.自我反省,分析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与困惑。
2.及时与教师交流,解决学习中的困惑、疑难问题。
3.记录课堂上存在的问题、错题以及别的同学发言中的独到见解。对存在问题、错题应有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总之,要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教研工作的根,我们在深养“根”的同时会遇到的不少困难,碰到的很多问题,但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使语文教学工作“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