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离骚》拾诂七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离骚》拾诂七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屈原的《离骚》多用先秦古语、楚地方言。虽历代注解者较多,然各执己意,莫衷一是。本文运用训诂学方法,采用札记形式,参考各家注解,就《离骚》中的“初度”、“耿介”、“猖披”、“謇謇”、“陆离”、“灵琐”和“昡曜”七个词语,在前哲时贤的基础上,对其词义作出新的训诂,以求疏通文义。望读者和方家指正。

关键词: 《离骚》 词义 训诂

《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抒情诗,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二千五百字,想象丰富奇特,感情充沛,缠绵悱恻。其内容博大精深,引用诸多神话故事来说明自己的思想斗争过程,抒发了屈原的身世之感,表达了他的美政理想,显示出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高洁坚贞、上下求索、顽强斗争的人格形象。然而诗中存在大量的先秦古语、楚地方言以及众多名物,屈原行文更多用形容修饰词语,所以又古雅艰深,晦涩难读。历代为其注解者虽然不少,可又各执己意,莫衷一是。

本文运用训诂学的方法,采用札记形式,参考各家注解,对《离骚》中的“初度”、“耿介”、“猖披”、“謇謇”、“陆离”、“灵琐”和“昡曜”七个词语,在前哲时贤的基础上,对其词义作出新的训诂,以求疏通文义,就正于方家和读者,益于日后之学。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初度:王逸曰:“始生年时,度其日月皆合天地之正中。”吴世尚曰:“始生之日也,在天为度,在历为日。”朱熹曰:“初度之度,犹言时节也。”汪瑗曰:“初度之度,犹言时节也,谓出生一岁之时节,不必专指初下母体之时而言也。”钱杲之曰:“谓幼时态度也。”蒋骥曰:“初年之器度。”胡文英曰:“初年之气度也。”王树枏曰:“谓幼时之心度。”黄灵庚曰:“谓出生之容态。”

谨案:初,《说文》:“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段注云:“用刀则为制之始。引伸为凡始之偁。”初,王逸、吴世尚训为“始”意,皆是,其他谓“幼时”亦近,然汪瑗特指“出生一岁”,不知其所据也。度,《素问·至真要大论》:“又凡三十度也。”[1]王冰注云:“度,日也。”《素问》中“度”均训为“日”。又《周髀算经》卷下:“月度疾,日度迟。”[2]赵君卿注:“度,日月所行之度也。”《后汉书·明帝纪》:“正仪度。”[3]105李贤注:“度,谓日月星辰之行度也。”此处“态度”、“器度”、“气度”、“心度”、“容态”之说,颇似牵强。始生之婴儿,从容态、气度观其内美,殊非易事。合上文“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王逸、顾炎武等皆注屈子以寅年寅月庚寅日生,王逸以为其生得阴阳之正中也。又有《日书》875简:“庚寅生子,女为贾,男好衣佩而贵。”[4]据此,皇考赐屈子嘉名应源于生辰,故“初度”训为出生之日为胜。吴世尚之说是也,王逸、朱熹之说则转义也,而蒋骥、胡文英、王树枏、黄灵庚之说乃“度”之引申别义,非也。初度,后世多因称为“生日”,可见于《欧阳全真生日》诗:“南风属初度,杯酒相献酬。”[5]和《聊斋志异·莲香》:“会媪初度,因从其子婿行,往为寿。”等。[6]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耿介:王逸曰:“耿,光也。介,大也。”蒋骥曰:“耿,明;介,守也。言尧舜知明而守固。”胡文英曰:“明而有分辨也。”王树枏曰:“专一也。此言任贤不二。”褚斌杰曰:“光明正直。”

猖披:王逸曰:“衣不带之貌。”刘良曰:“谓乱也。”汪瑗曰:“猖,狂也。披,乱也。”钱澄之曰:“言不由道路以行。”钱杲之曰:“行不正貌。”陈远新曰:“犹言放肆。”胡文英曰:“放纵无检束,如不介马而驰之类也。”

谨案:此处二句为对举,意在褒尧舜之正而贬桀纣之邪曲。故“耿介”与“猖披”亦为对举,分言“遵道而得路”与“捷径以窘步”。潘岳《秋兴赋》:“宵耿介而不寐。”[7]588李善注引王逸《楚辞》注曰:“耿介,执节守度。”又谢灵运《过始宁墅》:“束发怀耿介。”[7]1238张铣注:“耿介,谓节操。”而猖披,游国恩曰:“猖披,本当作‘裮被’,《广雅·释训》:裮被,不带也。王念孙《疏证》云:《玉篇》:披,衣不带也。‘披’与‘被’通。合言之则曰裮被。盖‘裮被’二字以比肆行不谨。”据此,可见“耿介”谓持守笃定,节操不变。“猖披”言性行变异,作为散乱。王逸、胡文英、褚斌杰释“耿介”之说去意稍远,王树枏谓任贤不二亦未知其由。而诸家之训“猖披”则皆得近合其实。此二句言尧舜节操循道得正,桀纣言行变异以求捷径而困顿。又顾炎武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谓之耿介,反是谓之猖披。”是也。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为舍也。

謇謇:王逸曰:“忠贞貌也。”汪瑗曰:“不避险难而竭力尽忠之意也。”刘良曰:“直言貌。”周拱辰曰:“謇謇谔谔之义,语不违心,憨直自任也。”朱冀曰:“謇,直言貌。謇謇者,犯颜苦口,屡进谠言也。”朱熹曰:“难于言也。”刘献廷曰:“謇者,从塞从言,欲言而不能言之貌。”胡文英曰:“讷言而诤也,数而取辱之意。”

谨案:《周易·蹇卦》六二爻载:“王臣蹇蹇,匪躬之故。”[8]《正义》曰:“王谓五也。臣谓二也。九五居于王位而在难中,六二是五之臣,往应于五,履正居中,志匡王室,能涉蹇难,而往济蹇,故曰‘王臣蹇蹇’也。尽忠于君,匪以私身之故而不往济君,故曰‘匪躬之故’。”《说文》段注:“蹇,难也。行难谓之蹇。言难亦谓之蹇。”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蹇,亦作謇。”[9]謇,《方言》卷六:“难也。”[10]又《玉篇》:“难也。”[11]可见蹇、謇古通用。观屈子此处之义,本之于《易》爻辞而来,而作“謇謇”者,亦“蹇蹇”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闲之,可谓穷矣。”由此,“謇謇”不仅难于言,亦难于行也。《楚辞·九章·抽思》:“岂至今其庸亡?何毒药之謇謇兮?”《楚辞·九叹·愍命》:“虽謇謇以申志兮,君乖差而屏之。”《后汉书·朱晖传》:“进无謇謇之志,却无退思之念,患之甚久。”[3]1460多是言、行混用。故汪瑗之说是也。王逸之训为“忠贞貌”,则转义也。如《后汉书·樊凖传》:“儒者竞论浮丽,忘謇謇之忠,习諓諓之辞。”[3]1126《东观汉记·传·申屠刚》:“謇謇多直言。”[12]亦用其义。朱熹、刘良、周拱辰、刘献廷、朱冀、胡文英之说均以謇谔难言忠直进谏一端为言,为后世多用,如《后汉书·鲁丕传》:“陛下既广纳謇謇以开四聪,无令刍荛以言得罪。”[3]884以后世常用义以训初起之义,难免失全也。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陆离:王逸曰:“犹参差,众貌也。”汪瑗曰:“参错美好之貌。”钱杲之曰:“光耀也。”李陈玉曰:“所佩光彩不定也。”徐焕龙曰:“光彩分散貌。”王念孙曰:“陆离,有二义,一为参差貌,一为长貌。”胡绍煐曰:“长佩陆离,正为参差下垂也。不齐为之参差,下垂亦谓之参差,参差自有长意,不烦改训。”

谨案:此处两句“高”与“长”、“冠”与“佩”、“岌岌”与“陆离”对仗甚工。岌岌,王逸、王念孙皆训为高貌。按此,陆离当训为长貌。《九歌·山鬼》“带长铗之陆离兮”,王念孙以为“陆离”谓长貌,可证。又戴震曰:“高冠长佩,即《涉江》篇所云余幼好此奇服,年既老而不衰也,以寓从吾所好之意。”故王念孙以长貌训陆离,是也。《淮南子·本经训》:“五采争胜,流漫陆离。”[13]78《艺文类聚》征引繁钦《柳赋》:“郁青青以畅茂,纷冉冉以陆离。”[14]则亦为延绵、长义。王逸、汪瑗、胡绍煐之训为参差,非是。《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攒罗列聚丛以茏茸兮,衍曼流烂痑以陆离。”张揖曰:“陆离,参差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深林巨木,崭岩参差。”《史记正义》、《文选》吕延济注等均释参差为不齐貌,而胡绍煐“参差自有长意”,似有牵强附会之意。许慎、颜师古、钱杲之、李陈玉及徐焕龙以陆离训佩之光彩,《初学记·介鳞部》征引魏缪袭《青龙赋》:“耀文采以陆离,旷时代以稀出。”[15]740《初学记·礼部上》征引梁沈约《侍游方山应诏诗》:“清汉夜昭晰,扶桑晓陆离。”[15]332则为后起之义,魏晋常用,又去意甚远矣。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灵琐:王逸曰:“灵以喻君。琐,门镂也,文如连琐,楚王之省阁也。”洪兴祖曰:“神之所在也。”汪瑗曰:“盖总指朝廷之所在,寄意于君也。”徐焕龙曰:“神仙府居矣。”李光地:“灵琐者,王居所以启闭,即下帝阍之所司者也。”屈复曰:“神灵之门,谓舜庙也。”刘梦鹏曰:“琐,锁闼也。县圃登之则灵,故称灵琐。”胡文英曰:“灵琐,阊阖之锁闼也。”

谨案:蒋骥注引《山海经》:“崑仑山帝之下都,南有九门,百神之所在,故曰灵琐。”[16]《淮南子·地形训》:“崑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县圃之山,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13]41前文言“夕余至乎县圃”,屈子欲上太帝之居者,必经县圃,县圃近帝关而未至,故不敢少留,恐日之将暮而不及。故此处“灵琐”当按刘梦鹏之说是也。李光地之说亦通,可备参考。而王逸、汪瑗之说,非文义也。洪兴祖、徐焕龙训为神仙所在之地,笼统之说,为文义远之。阊阖,后文有“无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王逸、洪兴祖皆谓天门也,胡文英以灵琐为阊阖之锁闼,非也。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昡曜:王逸曰:“惑乱貌。”洪兴祖曰:“昡,一作眩,日光也,其字从日。眩,目无常主也,其字从目。”汪瑗曰:“昡曜犹炫耀,言世人喜伪饰于外而不能修也。”朱熹曰:“幽昧昡曜二语,乃原自念之辞。”褚斌杰曰:“本意指日光刺目,视物不清,形容失去辨别能力。”

谨案:昡:“日光也。”古同“炫”。眩,《说文》:“目无常主也。从目玄声。”《汉书·元帝纪》:“靡瞻不眩,靡听不惑。”颜师古注:“视乱也。”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二:“目眩。”注引《字林》:“乱也,惑也。”[17]炫,《说文》:“燿燿也。从火玄声。”段注云:“爓燿也。爓燿谓光爓燿明也。”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二“炫耀”谓光焰荧煌不定。[18]江淹《丹沙可学赋》“觇炫燿而可见。”[19]胡之骥注“惑乱也。”《潜夫论·潜叹》:“犹炫燿君目。”[20]汪继培笺云:“炫燿,眩矅,眩耀并同。”由此,炫、昡、眩虽本义不尽相同,然均可引申为“惑乱”之义。此句为屈子感世人幽昧惑乱,不辨善恶,不能察己之叹,而汪瑗以为世人喜伪饰外在,训为炫燿之意,则去意远矣。故王逸之说是也,褚斌杰之说为转义。

参考文献:

[1]佚名.素问(又称黄帝内经素问)[M].王冰次,注.林亿,等,校正.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980:560.

[2]赵君卿.周髀算经[M].甄鸾,重述.李淳风,注释.//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031:33.

[3]范晔.后汉书[M].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

[4]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0:101.

[5]赵蕃.淳熙稿[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1155:55.

[6]蒲松龄.聊斋志异[M].张友鹤,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28.

[7]萧统.文选[M].李善,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227.

[9]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709.

[10]钱绎,等.尔雅广雅方言释名清疏四种合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870.

[11]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7:43.

[12]班固,等.东观汉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4.

[13]刘安,等.淮南子[M].高诱,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4]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534.

[15]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740.

[16]蒋骥.山带阁注楚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42.

[17]释玄应.一切经音义[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98:250.

[18]释慧琳,释希麟.正续一切经音义附索引两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212.

[19]江淹.梁江文通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1989,100:14.

[20]王符.潜夫论[M].龚祖培,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