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师如何加强与学生的交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师如何加强与学生的交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教学之根本。同时认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师生交往,是教育过程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在新课程实施中,对每位教师而言,掌握师生交际的准则和艺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对于实现教育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加强与学生的有效交往呢?

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1.1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师德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反映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教书育人,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师只教课、不教人的现象,首先必须牢固树立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其次是必须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毫无疑问,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应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外,还必须具备博学精深的知识和技能,即所谓“学高为师”。在人类知识迅速更新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开拓、进取,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和能力。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影响和感召学生,做到“身正为范”。

1.2“重义轻利”,服务学生。教师在社会功能多元化,尤其在经济功能不断凸现,人们习惯用等价交换原则、追求物质利益原则评价个人价值的情况下,从事塑造人类灵魂的工作,教师需要在金钱和物质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区分“义”与“利”,切不可见利忘义。教育其实是一种服务。教师是特殊的服务员,学生则是服务对象。学校的各项工作构成了一种服务链,最终由教师将一种优质的服务提供给学生。教师的工作就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意愿,研究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权利。一句话,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应以一流的工作、一流的服务,让学生来得放心,学得称心,走得开心。

1.3“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在师生交往中,一定要努力避免只交个别,不交一般的现象,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所谓公正,就是公平、正直、不偏私。学生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经历、行为习惯和个性特征,但是他们渴望得到教师之爱这一愿望却是共同的。如果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学生就会以自己的方式表明自己的存在。所以,教师必须克服偏见,公正无私地对待每个学生,真正达到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言的“有教无类”的境界。

1.4以身作则,自强不息。教师以身作则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无形的力量。一个浑浑噩噩没有高尚情操的教师对学生不会有什么好的影响,一个道德沦丧的教师给学生留下的只是黑色阴影,而一个言行脱节的教师其教诲充其量不过是学生的耳边风。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因此,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必须在思想言行,乃至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和榜样。当前,虽然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仍是较清苦的。面对现实,我们应用自己辛勤的劳动,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风采,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乐。在学生心目中,牢固树立一个教师自尊、自爱、自强的形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

2在交往中“适度”尊重学生

在传统观念中,教师以权威者的角色与学生交往,导致师生间缺乏平等交流,学生的个性心理不被教师理解,学生的人格、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展都受到不良影响。于是,当我们强调学生的全面发重学生”被摆到了突出的位置上。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不够尊重”和“过分尊重”两种倾向。

“不够尊重”是指一些教师在尊重学生时缺少普遍性和全面性。有的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对“好”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心,喜欢与这些学生交往,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尊重;而另一部分后进学生则相对被冷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种在师生交往中“爱优嫌差”的做法,使“优生”产生优越感,“差生”产生自卑感,对“优生”和“差生”的人格发展都很不利。因此,教师应给全体学生“普遍的尊重”,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过分尊重”是指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把握不好“民主平等”的分寸,过分尊重学生。一是在管理上存在放任现象。有的教师出于对“尊重每个学生”的顾忌,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把握不了管理尺度,往往听之任之或采用柔和的方式长时间地耐心劝导,甚至不能理直气壮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失去必要的纪律约束,这对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十分有害的。二是对学生的愿望盲目遵从,甚至一味迁就和顺从感化了学生的自我中心行为并带来负面的影响。

针对“不够尊重”和“过分尊重”的倾向我们有必要强调“适度尊重”。而要做到适度尊重,最重要的是明确为什么要尊重学生。新课程强调:学生是与我们平等的人,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应该遵循一般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准则、法律规范。其别要注意的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做到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学生是受教育对象,是成长和发展中的主体。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尊重学生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为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对于学生,我们应该既强调尊重也应该强调“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适度尊重。

3倡导民主型的师生交往方式

民主型的交往方式是指师生在平等和谐互敬互爱的气氛中进行交往,使学生个体表现为更多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这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作风民主。

作风民主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其个性的特殊性。师生关系民主化是以双向人格的平等为前提的,没有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的完全平等,就没有民主教育可言。教师和学生虽然权利和义务不同,但在人格上即作为人的尊严上应该是完全平等的。只有当学生把教师看作与自己平等的一员时,他才有可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合理要求,并将其内化成对自己的要求。对待学生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问题,教师应该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一起探讨主要依靠学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思想修养。同时,教师应允许学生不服或对教师的“说服”提出异议,否则会形成学生的被动感促使自主意识减退。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倾向时,教师应能较多地容忍其缺点和错误,并在人格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温和的批评和对话。任何斥责、讥讽、体罚和变相体罚,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此外,作为民主的本质就是反对强制,教师不能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哪怕是正确的观点。作风为主还要求教师提高民主意识,以平等的态度把学生看作自己的朋友,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促使其个体意识的复苏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使之成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