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利用的低效现象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结合作者本人多年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从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低效现象和提升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有效性的对策等两个方面浅述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2-0021-02
目前,我省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可以说是立体化的资源。有较旧的课程标准、有2007年颁布的省级指导纲要和配套的教科书、实践指导用书、教材配套光盘资源以及教材与学科支持网站等资源。可以说,已经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育、教学、教研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与支持平台。
一、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低效现象
面对立体化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可能由于某些客观的原因,如:兼任了其他学科的课件指导与制作、机房管理、校园网维护与管理、电教设备维护与管理、教务财务总务相关协助工作等等繁重的杂务,削减了本职工作,同时也有自身的主观原因,从而未能有效地利用立体化的课程资源,或多或少存在以下低效利用课程资源现象:
1.照本宣科
有的信息技术教师机械地按照教材的章节、内容进行呆板的传授、宣讲,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使用教材像“软件使用说明书”;课堂像“短期电脑培训班”。
2.脱离教材
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彻底抛弃规定教材。由自己另选其他教学内容,信马由缰,缺乏系统性,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规定的信息素养难以得到培养。
3.拿来主义
有的信息技术教师没有经过自己的创造性处理课程资源,直接从网络上、或光盘上下载现成的课件、教学设计等资源,照搬照用,有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的嫌疑。
4.东拼西凑
相当一部分的信息技术教师,为了体现自己的“痕迹”,把多种渠道拿来的资源生硬地拼凑在一起,结果形成“大杂烩”。没有主线,重点不突出,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个性难以张扬。
5.脱离学情
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前花了大量时间精心设计的教学资源素材在课堂使用,却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生活经验太远,不能产生共鸣。
二、提升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利用有效性的对策
针对以上低效地使用课程资源的现象与问题,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来谈谈提升课程资源利用的有效性的粗浅认识。
1.认真研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领会其主旨、精髓,体会配套教材编写体系、编写结构及意图。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结合校情、班情、学情创造性地处理课程资源。如,可增删、可拓展补充、可调整顺序等处理都是可取的。既不可照本宣科,也不可信马由缰。
2.合理地吸纳多种渠道的课程资源
对于配套光盘、实践指导、专题支持网站上的相关资源可从学情、校情实际借鉴吸纳,合理选择那些既能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又能将技术融入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情景之中的教学资源。但不可照搬照用,也不可东拼西凑。
3.努力开发适合校情、班情、学情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也应该有能力开发创作富有自己个性特色,有着本校本土特色,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课件、教学辅助小软件等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制作的教学资源应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场景,或者能在课堂现场生成了用于本课学习和操作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了极大的热情。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再利用教学资源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实践任务情境,这样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而且这样长期实践下去一定会形成自己处理课程资源的个性特色。
4.适时地扩展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可采用如下策略来实施:
(1)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模块相结合
现行教材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方面可以说是有很大的进步,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信息技术》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模块有机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模块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模块学习的需要选择《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模块学习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又会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大量具体实例,使学生能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2)和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
例如Word的学习。应和语文的教学训练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好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基本使用方法。课程资源中可以安排一些语文知识融合其中,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可以和语文教师多多沟通,通过修改作文和制作电子报刊来加强学生的使用技巧。课程资源在编排上可以多涉及其他科目的知识,比如学习excel,我们可以涉及数学、语文的知识。这样一来我们的学习就更加丰富,知识更加丰满了!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我们在信息技术课程还可以学习到其他科目的知识。
5.学校的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应按时有计划地开展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的教研研讨活动
发挥集体的力量,充分利用QQ群、学科BBS、博客等网络平台合作、共享相关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成果,努力形成本校课程资源的体系化。促进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自身成长。在课后要及时反思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得失,要反思资源运用的时机及场合,要反思利用资源创设的情境是否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反思资源是否有效地驱动了学生完成实践任务,是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情感。
6.面对学校现状,利用自身技术本领,适时开展信息技术校本培训
把其他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了,自己就可以从帮助制作课件和其他学科教师的电脑维护等杂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本学科的课程教育教学。要持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与专业知识技能的不断更新学习,提升自己驾驭处理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能力。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创造性和时展性。这就要求选择利用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作用,搭建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利用课程资源的教学情境。在这种利用课程资源教学情境下,课程资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资源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Z].
[2]江苏省教学研究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用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3]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