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真空采血临床应用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真空采血临床应用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213-01

从1997年朱忠勇教授在临床检验信息报上撰文谈推广真空采血技术势在必行[1] ,到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检验采血新产品,由于其操作简便、干净安全、准确可靠,正为各医院普遍应用。我科自2007年开始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材料

1.1 真空静脉采血针 采用仙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出品的一次性真空静脉采血针,针管规格,7号,黑色; 8号,绿色。双针头,中间透明硅胶管连接,末端为密封橡皮套,无毒、无菌、无热源。

1.2 真空负压管 采用国际通用的头盖颜色标记,采血管标记鲜明夺目,极易分辨,避免采血时用错添加剂及送检标本与检测项目不符。

1.2.1 3.2%柠檬酸钠缓冲剂(兰、黑盖):用于凝血四项及血沉检查。

1.2.2 肝素锂(绿盖):用于生化检查。

1.2.3 无添加剂(红盖):用于血库和血清血检验。

1.2.4 乙二胺四乙酸(EDTA-K 2 )(紫盖):用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常规检查。

2 方法

2.1 选择适当的采血针 成人多采用7、8号针头,老人多采用7号。

2.2 选择暴露的、较粗、平直易固定的血管 多取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桡静脉。

2.3 操作方法 选取血管后,常规消毒皮肤,扎止血带,穿刺见回血后,用输液贴固定针头,左手持真空采血管,右手将采血器末端刺入管口,(注:不能取下末端密封橡皮套)。采血量一到须立即换管,要在当前试管采血的同时选择好下一只需采血的试管。

2.4 如有需抗凝标本,先采集抗凝标本 血液采集后需摇匀,摇匀方式是轻轻颠倒试管180°,5~8次。

2.5 拔针 最后一管应在采血量还差0.3~0.5ml时松止血带拔针,待软管内的血液全部流入试管后拔除管塞穿刺针,用干棉球压迫穿刺点5min左右。

3 体会

3.1 真空采血具有以下优点

3.1.1 采血规范化 真空采血管有不同颜色的瓶塞,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用途,并有刻度线做为标识,一目了然不易出错,避免了因错用试管而影响检验的情况发生;其管子直径是一致的,其长短不同代表不同采血量。

3.1.2 采血量准确 由于它是真空采血装置,试管内已抽掉按所需要采血量的空气。真空度的准确设定实际采血量误差值为±5%,主要误差来源血液粘度变化及试管内径的微细差别[2] .

3.1.3 无菌程度高,检验干扰小 真空采血试管盖密闭性好,无菌程度高,血液污染几率小,对检验结果的干扰相对较小。 3.1.4 采血量大 真空采血可一次采集多管血样,以满足临床检验的需要。

3.1.5 安全性能好 真空采血管加盖的安全头盖有效避免医务人员在采集和运送中接触血样,防止院内感染。其密封性也避免了血标本混入空气,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另外真空采血管采用强化玻璃或特种塑料制成,管子破损率极小。真空采血管还保证试管内壁干净,无菌。

3.1.6 已联合应用于临床其它护理技术操作中 真空采血针动脉穿刺留取血气及常规血标本[3] , 巧用有创动脉测压管和真空采血针抽血的方法[4] .

3.2 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3.2.1 溶血 原因:真空管的负压相对较大,采血初始,血液流入管底速度快,红细胞相互撞击可致破裂,临床偶见溶血。 措施:采集血标本时,倾斜双向采血针采血管侧针头,使其靠近采血管侧壁,血液沿管壁缓缓流下,避免红细胞直接撞击造成破裂。

3.2.2 漏血 原因:双向采血针采血管端乳胶护套松动或针头刺出乳胶护套,至使双向采血针密封不严。静脉穿刺时,血液沿双向采血针采血管端漏出。 措施:采血前检查并安紧乳胶护套,遇有针头刺出则重新套好针头,以保持其密闭性。

3.2.3 血液流入不畅 原因:穿刺针头贴于血管壁或采血管内无负压。 措施:在保证静脉穿刺成功的前提下,调节针头方向至血液流入采血管,若无效则更换采血管。

3.2.4 穿刺针头脱出 原因:机械牵拉所致,尤其是在多个采血管采血时。 措施:一次采血使用采血管较多时,注重有效固定;更换采血管时,动作幅度要小,以防针头脱出增加病人痛苦。

参考文献

[1] 焦连亭,耿洁.真空采血器的技术特点及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6):376.

[2] 吴慧文.浅谈真空采血器采集静脉血标本的方法. 海南医学,2003,14(3):43.

[3] 刘佳涛,郭海凌.真空采血针动脉穿刺留取血气及常规血标本.护理学杂志,2009,24(21):92 .

[4] 孙建华,周婧. 巧用有创动脉测压管和真空采血针抽血的方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4):63.

作者单位:434100 湖北省江陵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