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AO锁骨钩钢板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AO锁骨钩钢板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河北省崇礼县中医院骨科 河北崇礼 076350)

【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采用Tossy分类法对肩锁关节脱位分类,对36例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采用ao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钢板远端插入肩峰下端,并选择肩关节极度外展时不与肱骨头发生撞击,以减少对肩锁关节正常生理结构的干扰,术后不用外固定,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平均随访1a,按JOA肩部治疗成绩评分标准评分,90~95分28例,80~90分8例,综合评价:优良。结论: AO锁骨钩钢板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一种可靠、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钢板

Application of AO Clavicular Hook Plate in Treatment of Dislocation of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Hao Jun Zhang Xiaowei Hu Yu Lai ZiGuo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results by applying the AO hook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Dislocation of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Methods 36 cases who were classified to modified Tossy Ⅲ were treatment with AO hook plate. The distal hook of the plate was inserted beneath the acromion without collision to the head of humerus at the position of extrme abduction 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intervention to the normal 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All cases can do functional exercises early postoperative without additional external fixation.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JOA shoulder score after mean follow-up one year ,28 cases belong to 90~95 grades while 8 cases belong to 80~90 grades.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good to fair. Conclusion The AO hook plate is a reliable and effectiv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Tossy Ⅲ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

【Key words】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 ;clavicular ;hook plate

【中图分类号】R68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090-02

肩锁关节脱位多为直接损伤引起,大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也有学者主张非手术治疗。2001年2月-2010年6月,我们应用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6例,并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30例,女6例,年龄19~58岁,平均36岁。左侧20例,右侧16例,均属TossyⅢ型,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车祸致伤22例,压砸伤6例,坠落伤6例,2例为多发伤。手术前肩标准正位X线片见锁骨外端下缘高出肩峰上缘,即为手术指征(见图1)。

1.2 钢板特点:本组病例均采用江苏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锁骨钩钢板。此钢板的特点为一“L”形可塑钢板和钢板的横行部分伸出的钩突组成。

1.3 手术方法:手术均采用颈浅丛+臂丛麻醉,患者仰卧位,患肩下垫一薄枕以抬高患肩。切口为绕肩峰弧形切口,内侧止于锁骨中点。切口长约8~10cm。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于阔筋膜表面将皮瓣向上翻起达锁骨上缘,切开深筋膜,显露三角肌和胸大肌间隙,以及三角肌在锁骨远端的止点,检查有无三角肌断裂,或断裂部位,确定脱位类型。将三角肌在锁骨止点处切断、剥开,并将锁骨骨膜剥离至锁骨后侧,显露肩锁关节及喙突,检查关节盘是否破碎,切除碎裂的软骨盘,保护肩锁关节囊。复位肩锁关节,观察喙锁韧带的松弛程度,选一合适的锁骨钩钢板,将钩部插入肩峰下,钢板部分下压锁骨,使肩锁关节复位,通常以锁骨远端低于肩峰约1~2mm为宜。然后,用螺丝钉固定钢板与锁骨(见图2)。注意钻孔不宜太深,以免误伤锁骨下神经、血管,修补关节囊后以3-0可吸收缝线在喙突与锁骨间缝合两个“8”字即可关闭节口。术后三角巾悬吊保护,不用外固定,早期活动手及肘关节;2周后拆线,逐渐练习抬高患肢及肩关节运动,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图1 (术前片)

2 结果

手术后疗效评价标准参考JOA肩部疾患治疗成绩评分标准评分[1]。术后半年评分均在80分以上36例。钢板取出后28例均未发生关节脱位,术后2个月功能重新评价未有降低;钢板未取出者最长随访2a,未发生钢板断裂。

3 讨论

肩锁关节脱位按Tossy分类法[2]:Ⅰ型:肩锁韧带不完全断裂,喙锁韧带完整,X光片只表现轻度移位;Ⅱ型:肩锁韧带断裂和喙锁韧带牵拉伤,X光片示锁骨外端直径一半上翘突出超过肩峰;Ⅲ型: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完全断裂,可出现“钢琴键”样体征,X光片显示锁骨外端完全移位。

肩锁关节的稳定依靠下列装置维持:a)关节囊及其增厚部分形成的肩锁韧带。b)三角肌及斜方肌的腱性附着部分。c)喙锁韧带的锥状韧带及斜方韧带[3]。肩锁关节脱位后,锁骨远端受斜方肌的牵拉而向上移位,暴力较大时,会使三角肌与斜方肌自锁骨、肩峰止点撕脱及喙锁韧带断裂。

图2 (术后片)

图3(取钢板后片)

对于需手术治疗的肩锁关节脱位,可以选择的手术方法很多,常规方法有手术复位交叉克氏针张力带、重建钢板、钢丝环扎、喙突上移、人工韧带、韧带移植及韧带修复等[4]。由于这些方法没有达到坚强固定,亦不能早期行功能锻炼,因而效果不甚理想。AO锁骨钩钢板的治疗原理:通过肩峰下的锁骨和锁骨远端的钢板固定形成杠杆作用,在锁骨远端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压力[5],从而使锁骨远端不能向上脱位;通过锁骨钩钢板所形成的杠杆样作用,使肩锁关节的两关节面紧密嵌合,恢复了肩锁关节的解剖对应关系,为肩锁韧带、喙锁韧带的愈合及骨愈合提供了一个稳定无张力的环境。

在临床应用中,对钢板预弯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由于钢板的钩突部是插于肩峰下方,应特别注意对此部分的预弯。首先为钩突的垂直部分的长度,如过长将会引起对肩袖的卡压,本组中有1例发生上述并发症,术后患者出现肩外展受限。其次为注意钩突柄的长度及弯度,有报道可能出现肩关节撞击的并发症[6]。

对于是否修复喙锁韧带仍然观点不一[7],支持不修复的依据为当锁骨复位后喙锁韧带断端可以自行愈合,但笔者认为内固定取出后喙锁韧带仍是稳定肩锁功能的重要结构应修复,本组病人均探查修复了喙锁韧带,效果良好,无1例出现再脱位。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的优点a)手术显露充分,有利于清理关节,修复、重建韧带;b)钢板外端插入肩峰下,与肩袖关节囊之间有充分的间距,利用肩关节外展活动,可避免与肱骨头撞击,且由于其S形特点,与锁骨固定可靠、坚固;c)有利于同时修复肩锁关节囊、喙锁韧带、三角肌等;d)断端与软组织接触良好,血供充足,钢板取出后的病例未出现再脱位;e)固定后锁骨与肩峰之间的关系与原关节结构类似,修复后的关节囊、喙锁韧带基本上不承受牵张力,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f)钢板为钝钛,强度好,组织反应小,最长随访2a,未发生钢板断裂;g)老年患者可以不必取出钢板,但对青壮年患者半年后应去除钢板,以恢复肩锁关节的正常生理结构。

综上所述,通过对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笔者认为锁骨钩钢板的设计符合局部的生物力学环境,固定确实可靠,为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了稳定的力学环境,是一种良好的固定装置。

参考文献

[1] 刘云鹏,刘沂.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及功能评定标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99-201.

[2] 韩铭,张世华,陈宝金,等.喙突上移治疗肩锁关节脱位[J].山东医药,1991,8:17

[3] 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6.

[4] 卡内尔.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9版. 山东:科学出版社,2001.2642-2666.

[5] 邓建龙,刘好源.AO锁骨钩钢板临床应用[J].临床骨科杂志,2003,6:264-265.

[6] 陈玉苏,陈峥嵘,姚振军,等.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03,5:300-302.

[7] Wolter D,Eggers C.Reposition and fixation of actomioclavicular luxation using a hooked plate[J].Hafte Unfallheilk ,1984,170: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