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莫让课堂“生成”如浮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莫让课堂“生成”如浮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伤仲永》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它讲述一个天资聪慧的少年由于后天学习不至而成为一个平常之人的故事,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文章,所以我请他们自读课文、通过交流探讨的方式找出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阶段和每个阶段的特点。同学中有的在自读文章勾勾划划,有的在向同桌阐述自己的见解,有的在引经据典反驳同学的看法,教室里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正浓。此时一只手高高地举着,他还担心我不能及时看见,急切地说:“老师,我编了一首诗来回答您刚才提出的问题。”我微笑着对他说:“那好啊,田野同学!我们大家都期待着与你分享!”刚才还热烈的课堂顿时安静了下来,田野有几分得意有几分自豪地朗诵起他创作的诗歌来:“童年天资聪慧,少年才能衰退,青年平庸之辈。”于是我请同学来点评他的创作。有的同学认为这样的概括简洁准确,有的同学认为他的诗歌还讲究了押韵,有的同学为他以诗歌的形式来回答这一问题的创新形式而叫好,可以说是教室里情不自禁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把田野同学的三句诗再给同学们进行了朗读,并且对他的良好表现进行了口头表扬。

我在教学中提出这个问题,是希望学生在经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之后用叙述性的语言把三个阶段及各自特点概括出来,这样也算是达到了我的教学预设,而田野同学以诗歌形式来概述这一问题,出乎的意料,这也是课堂中的“生成”。现在静而思之,我太懈怠了这一“生成”,没有抓住这教学的契机。我可以尝试着这样去做:首先我请田野同学把他创作的诗歌板书到黑板上;然后由老师为其署上其作者姓名——田野,我想此时的他很有成就感,很有小诗人的感觉,也给其他同学的一个信息,学习语文就是我们对文学作品的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接着我会引导所有的同学一起来给这三句诗歌冠上一个题目,也许题目不是十分准确,也许题目的语言不够优美,也许题目不够经典,但是这样毕竟可以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进一步领略语文的无穷魅力,更愿意在语文的天地里纵横驰骋。因为我的简单粗糙让那美丽灿烂如花的课堂“生成”变成了浮云,成为过往云烟,这不能不说是我的教学之憾。

有了这一次的教学经历之后,如何对待教学中的“生成”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我想这也是大多数教师和困惑探讨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一般都是以教为主,也就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学练都在老师预设的框架内进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技巧的老师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可以准确到以秒计,在公开课、展示课、观摩课中,老师课堂结束语的最后一句话和下课铃声同时到点的情况比比皆是。我认为这样的老师绝不是真正意义的好老师,他们的课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好课,而只能说是一堂好的表演课。这样的课堂缺失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真正存在。

我们在备课时,都一再强调要备学生,但我们总是以老师的角度来揣测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与学生的真实情况总是会出现差异的。而且我们面对的不是某一类型的学生,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各有特色的生命的个体,每个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存在差异的,所以出现课堂“生存”是情理之中的,此时的学生才是“学习中的人”,而不是“接受中的人”,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学习的过程和乐趣。对于课堂中的“生成”,我们当老师的不能视为洪水猛兽妄加批评,也不能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也不能视而不见随风而逝,而应以正确的心态和方式来悦纳对待,抓住这些如珍珠般闪烁着光芒而又极富有价值的课堂“生成”。其实教学的预设只是教学中的“基础”,教师切不可把它当做“顶峰”,否则教学无创新,学生无发展。

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培植课堂“生成”的土壤更为重要。我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是关键。

如果教师长期伫立于三尺讲台,以冷峻的面孔、严厉的眼光、咄咄逼人的语气来进行教学,学生只有正襟危坐、如履薄冰一般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听讲,哪里还有巧妙的联想、丰富的想象、自由的思绪、愉悦的心理、敏捷的才思去创新、去“生成”呢?所以我们呼唤和期待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相互动态交流碰撞“生成”的过程,师生之间始终是平等的,不存在一定是老师比学生高明之说。只是在某些问题上老师的理解更准确深入全面一些而已,但有时同学们的见解也许更有道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启发,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事实上,课堂上的“生成”是师生、生生碰撞的“生成”。如何理解碰撞?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我认为,碰撞不是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每人还有一个苹果。碰撞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每人有多个思想。碰撞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只有碰撞,才有“生成”;只要碰撞,就有“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