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上的表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上的表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这样阐述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部分提出: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那怎样的课堂才能将其落到实处呢?

那天一位老师的课堂给了我启示。这位老师授课的题目是《皇帝的新装》。老师介绍了作者,学习了生字、生词,还让学生用“故事接龙:’的形式复述文章的情节,之后剩余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让同学组成小组,将自己喜欢的情节搬上舞台,用表演的形式加深对课文的体会。同学很喜欢这种形式,于是很快分组准备,继而是有序地表演。因为有兴趣,所以所有参加表演的同学都很认真、很投入,表演渗透了个人情感,加入自己对课文的独特而又深入的体会。一堂课充满了笑声和掌声,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都沉浸其中,意犹未尽。

这种把表演引入课堂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表演成为了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的桥梁,很受同学欢迎,因此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作为语文教学者,怎样才能很好地把握这种教学方式呢?

一、在表演之前老师要选择合适的课文

简单的、不需要表演就能理解的不需要画蛇添足;难度较大、距离学生实际比较远的不要赶鸭子上架;否则这种表演只能流于形式。像《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等文章,故事情节完整,人物描写充分,这样的文章通过表演进行再创造,学生对人物的描写体会会更深,对文章的主旨把握会更准确。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不用从头到尾都表演,老师可以截取其中最精彩的片断。也可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感受最深的片断来表演。

二、在表演之前该鼓励学生将课文改写成课本剧

课堂上表演是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学生的表演是建立在对课本内容的深入理解基础上的,把课文的内容表演出来,本身就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再创造,是知识融会于心中的重新组合,然后加以动作、表情等身体语言进行展现,演的过程学生对文体深刻认识上的课程资源再生成的过程。只有在表演之前作充分的准备,表演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既锻炼学生的能力,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要表演《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作出第一次判定”的这个片断时,学生进行了如下改编:

奥:(挤进人群)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谁在嚷?

赫留金(感到委屈)我正在跟密特里·密特里奇谈木柴的事,却被这畜生无缘无故地咬了。

奥:(一本正经)真的吗?

赫(小心翼翼):真的,我是做细致活的,他们得赔我一笔钱。

奥:(一本正经):嗯,不错——该拿点颜色给那些乱放狗的人看看!

赫(理直气壮):是啊,长官,法律上都没有说人受了害就该忍,要是那样,这世上也没个活头了。

奥:(一本正经):不错,我一定要好好教训放狗出来的老爷。(转头对叶尔德林说)调查一下,打个报告上来,别拖,这条疯狗,最好把它弄死。

通过这么的改编,更适合舞台表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语言的再组合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当然在课本剧的创作过程中,教师还应给予一定的指导。

三、老师在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时。应注意学生的参与面

如果参与面太小,会导致不足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同时老师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是位忠实的观众,同时也是一位智慧的导演,给学生恰当而带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都有收获,让学生的参与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在表演中得到极好的提升。

相信教者在教学中很好地把握与运用表演这种形式,语文课堂会成为学生的一方乐土。

(作者单位 四川省西昌市一中俊波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