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注重解题反思,培养思维品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能养成对知识自觉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的习惯,能挖掘出题中蕴含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解题的乐趣和成就感,在解决反思中学习、提高,培养优良的数学思维品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解题反思 思维品质
解题是数学的精髓,也是学习数学的核心,它是数学思维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而解题反思是解题后的一种探究活动,探究问题本质、解题规律及解题技巧,从而提高认识水平、培养良好数学思维品质。可目前还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往往只注重解题数量而忽视解题质量,课内大量讲,课外盲目做,陷入茫茫题海之中,苦了学生也累了老师。因此,老师们要训练学生的反思能力,在解题反思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本文就此谈一点体会:
一、反思解题错误,培养思维的严谨性
解数学题,有时由于审题不确、概念不清、忽视条件、套用相近知识、考虑不周等,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解题后必须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为什么解错了、错在哪里、还有哪种题型要注意这类问题?若错后不认真反思,事后解此类题时必然还会犯类似错误。所以建议大家准备一本错题本,把易错、常错的题目记下来,便于复习巩固。
在一个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解法:3.14×2×2=12.56(平方厘米)。
反思:错解的原因是审题不确、忽视条件、套用相近知识(在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在长方形中画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而画最大的半圆,圆的直径是等于长方形的长,正确的解法应是3.14×4×4=50.24(平方厘米)。通过反思,避免今后重犯类似错误。
二、反思解题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品质,它表现为善于根据题设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具体特征,及时地改变先前的思维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还表现为从已知因素中看到新的因素,从隐蔽的数学关系中找到问题的实质。我们反思解题策略,应分析解题时是否应用了“以简驭繁、化生为熟、数形迁移、正难则反”等策略,使解题者能以更理性的眼光去思考数学问题,不受思维定式的限制,善于观察富于联想,及时转化。
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标有1~6这6个数字,如下所示,把这个正方体翻转后,可以得到以下3种情况,问这个正方体上每个数字的对面各是什么数?
4 6 2 5 2 4 1 3 1
反思:从一个角度看正方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不可能同时看到两个相对的面,所以直接思考哪两个面相对比较困难,但如果改变思维方向,不思考哪两个面相对,而是确定哪些面是相邻的,我们则很容易从上图看出:和4相邻的是2,5,1,6,那么4的对面只能是3;依此类推,2的对面是6,1的对面是5。这就是教学中的“正难则反”的解题策略的应用,这种策略可以起到绝处逢生的功效,在节省时间、降低难度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反思解题技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解题后应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反思,对原题或结论进行引申推广,将所学知识纵向加深,横向沟通,对一些技巧进行归纳,形成一类题型的解题规律,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1:饲养场养鸡18000只,养鸭的只数比鸡多1/5,养鸭多少只?
例2:饲养场养鸡18000只,养鸡的只数比鸭多1/5,养鸭多少只?
反思:这两道题因一句话不同,导致单位“1”不同,解法也就完全不同,例1要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规律解;例2要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的规律解(也可用方程解)。但在解题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将这两题都列成:18000×(1+1/5)或 18000÷(1+1/5),因此解题后只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纵向加深,横向沟通,利用线段图对比归纳,不难发现此类题目,具有一定的解题规律可循,只要找准单位“1”即可。
四、反思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一道题目,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可能就有不同的解法。
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遇。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5千米,另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⑴55×5+45×5;⑵(55+45)×5;⑶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x÷5=55+45;⑷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x-55×5=45×5
反思:此题可以有4种不同的方法解答,解题后,应让学生多问自己还有其他解法吗?哪种更为简洁、巧妙?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进一步体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思维空间更广阔,解题方法更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