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艺海兰心 桃李芳华(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艺海兰心 桃李芳华(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牌司鼓金惠武

从剧院走进学院

鼓师金惠武14岁学习打击乐,历经小锣、铙钹到司鼓,打鼓整整50年,是北京京剧院的金牌鼓师。退休后,金惠武依然没有脱离舞台,为京剧院多出重点剧目司鼓,今年,他又接下一个新的任务――被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聘为音乐系教授,他将在新的舞台上为京剧艺术发挥余热。

培养学生“三个能力”

2013年3月,金惠武登上了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讲台,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拿着厚厚一沓手写讲稿,分章分节结合剧目视频讲述了京剧打击乐的相关知识。这是他任教授后的第一堂课。台下学生老师们三四十人听得津津有味,待他讲完后纷纷上前与他合影。金惠武说他能感受到学生和老师的尊敬,开讲之前他特别谦虚,跟这些孩子们说:“我坐到讲台上来,只当给大家伙儿讲故事,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包涵。”实际上,金惠武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个新工作,“接到聘书后,在感到荣幸之外,我认真地想了想音乐系教授这个工作我该怎么去完成,我作了一番准备。”

50岁的时候,金惠武曾经接到过中国戏曲学院院长的邀请,请他去任教。但是金惠武的老师阎宝泉也在中国戏曲学院任教。出于对老师的尊敬,以及对自己能否为人师的不够自信,金惠武没有接受邀请。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在发出邀请时说,看中的是金惠武几十年的舞台经验,和他打鼓时的“精神劲儿”。如今到北京戏曲学院任教,金惠武要重点传授的同样是舞台经验,“我跟系主任胡晓培老师提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3个能力:理解能力、适应能力、伴奏能力。这3个能力具备了,学生进入剧团就可以适应各种工作,而不像过去的学生进入剧团以后让我们老师带上三五年甚至五六年都不能胜任。”

3个能力说起来简单,实际掌握起来却是千难万难。鼓不像丝弦文乐有7个音,鼓是单声乐器,就用这单声演奏出千变万化的锣鼓点,强弱缓重的变化奏出千军万马的气势。金惠武说锣鼓是有思想的,单音乐器怎么会有思想呢?“作为一名鼓师,从学习阶段就认识到舞台上的剧情、演员表演的全过程,都跟你鼓师的思想相关联。这是最重要的,也就是你的理解能力。”金惠武的第一堂课讲了几个题目:京剧打击乐的现代组成,锣鼓的音响演奏与合成,锣鼓的作用与实际应用,锣鼓在戏曲配合中不可取代的意义。金惠武以《赵氏孤儿》中“盗孤”为例,“程婴去宫里带出婴儿,他走得很急。此时若是平淡地去打鼓,感觉不到紧张的气氛,跟演员的动作也不会和谐。因为观众来看戏,眼睛看的是演员,耳朵听的是乐队。这段锣鼓曲牌叫‘水底鱼’。演员从二道幕走出来,正好跟警卫官对上了眼。打这段的时候,两头松,中间特别紧,乐队配合要非常密切。通过这段能强烈地感受到打击乐响彻的音量、鲜明的节奏、强烈的气氛和震撼的效果,因此是其他任何管弦乐器都难以达到的。”

提携新人不遗余力

说起司鼓的理论,金惠武如数家珍,在传授知识方面,金惠武也有不少经验。在北京京剧院工作54年,从一名小打击乐手成长为相当于乐队指挥的司鼓,跟金惠武合作过的乐手都曾受到他的指点。金惠武50岁的时候曾接到过一个任务:在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京剧院挑选一批青年乐手组成一个乐队,亲自教育培养他们。看似简单的任务,让负责任的金惠武压力很大。每次上台前,他都给他们从头到尾把戏捋一遍,甚至将曲牌写好,每人发一张小纸条。即便如此,演出时哪个地方没说到还会出错,一旦出错,金惠武就一脑门子的汗,因为鼓师是京剧乐队的领奏,相当于交响乐队的指挥,只要乐队出现错误,就是鼓师的责任。每次带新人上台,金惠武都心惊胆战地生怕出错,可他从来没有因此而不提携晚辈。这几个人如今都是北京京剧院各个团的砥柱了。付出总会有回报,现在金惠武每出现在北京京剧院,认识的不认识的中青年都一叠声儿地跟他打招呼:“金老师!”由衷地尊敬这位老爷子。

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涯,金惠武熟知每次司鼓完成得如何,与演员配合得是否完美,全在于演出完谢幕时演员特意到乐队这儿招呼一声“小金子,辛苦啊!”这就是对他今天工作的赞扬了。金惠武说,在被人称为“金老师”之前,同辈人都叫他“小金子”,如今只有燕守平老师和他,在北京京剧院不管院长领导还是各位大牌演员及各团乐队的青年乐手们都尊称一声“老师”。从“小金子”到“金老师”,金惠武的鼓无疑是最受演员肯定的。但也有例外,“演出完演员要是不理我,我自己也知道今儿不合适了,演出完我们没脸了!不光彩!今儿晚上不能见人。明早醒来‘今儿才是我了’,又振作起来了。”这就是司鼓,有功的时候看不见,不合适的时候却都能听出来。金惠武犹豫着说:“我还没跟学生说这些,时代变了,不知道过去这套是否还有用。”

学员班走出的名鼓师

虽然金惠武被称为北京京剧院的金牌鼓师,鼓艺超群,然而他还是有一点遗憾,“可以说是比人不足的方面――我没有进过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戏校等专业院校。没想到退休后能在学院任教,这对我的人生也是一个转折。”

1959年,14岁的金惠武进入北京京剧团(北京京剧院前身)的学员班学习打击乐,以师父带徒弟的形式由剧团培养,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北京京剧团不愧是在全国赫赫有名的京剧院团,在这期间不断考核甄别学员,不管你是否出身梨园世家,老师们看好你是吃这碗饭的才能留下,不合适的退回原学校。北京京剧团就是以这样严格的淘汰式教学法保持高质量的演出水准。就这样,金惠武历经层层考验,在北京京剧团学员班学习了七八年,历经北京京剧院的几个时代――1959年马谭张裘成立北京京剧团,1962年赵燕侠老师加入进来,金惠武给京剧院众多名家司过鼓,李慕良、汪本真、王和义、谭世秀、马二博、杭先生、杜永发等老师跟家长似的,除了教金惠武艺术、技术,还教他做人,给他讲名家典故、京剧往事。这些老师给他的影响,他都深深铭记在心,并致力于传授给北京戏曲职业学院的学生们。

金惠武55岁时进入北京京剧院艺委会,主要任务就是到各个团指导年轻人。那段时间,金惠武辅导了《赵氏孤儿》《四进士》《杜鹃山》《风雨同仁堂》《画龙点睛》等获文华大奖的剧目,亲自参加了创排工作。60岁退休后,金惠武不断被领导召回来参加重要演出,如2007年为北京奥运会排演大型剧目《新白蛇传》,2009年创排大型历史剧《赤壁》,金惠武从创排就参加,到各地演出也一直由他担任司鼓。

从打鼓的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再到金牌司鼓,金惠武先后为很多不同行当的著名演员司鼓,作为幕后英雄,他无疑是很成功的。他深知,“演员每得一个好,都有我们的成分在内。演员台上发挥不好,也有我们的责任。于京剧事业,我就是一块砖、一片瓦,自认工作勤恳踏实。如今从剧团走进学院,对我是个新课程,也是个学习的机会。我将把毕生积累的实际伴奏经验传授给学生,力争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培养出能适应不同流派、不同剧目、不同演员的优秀青年鼓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