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警惕传染病卷土重来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警惕传染病卷土重来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新的传染病也在“异军突起”。最近20年,科学家已发现了30多种新的传染病,如莱姆病、军团病、埃博拉病和艾滋病等,这些传染病的病毒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它们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

关键词之一

警惕传染病卷土重来

传染病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小微生物侵入人体并大量繁殖引起的,其主要传染源是细菌和病毒,细菌比病毒大,抗生素能控制细菌,但对病毒不起作用。一般来说,人体具有自然防御系统,能够对入侵的微生物发起攻击,使人不生病,但当这种攻击无法击退入侵之“敌”时,传染病就发生了。

目前,老的传染病正在死灰复燃。结核病、肝炎、疟疾、霍乱等传染病正在重新抬头。以结核病为例,当前世界正处于结核病高发时期,1995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300万,为1950年以来结核病死亡的最高水平,1997年死于结核病的人数更多。目前全球有20亿人受到结核菌的感染,其中2000万为结核病患者,每年新发现结核病例达800~1000万。据专家透露,我国上海市居民结核病已连续3年回升,流动人口已成为结核病防治的“死角”。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指出,结核病在许多国家已经失控,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20年还会有10亿人受到感染,7000万人将死于结核病。

目前,新的传染病也在“异军突起”。最近20年,科学家已发现了30多种新的传染病,如莱姆病、军团病、埃博拉病和艾滋病等,这些传染病的病毒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它们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

新老传染病为何在今天又流行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致病细菌同动物一样,也能逐步适应环境,提高本身的生存能力,结果使抗生素失效。曾经很容易用抗生素治愈的一些疾病,诸如肺炎和脑膜炎等,现在常规治疗已无济于事。目前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病菌种类迅速增加。同时,由于人们轻视了传染病,放松了警惕,给细菌及病毒的入侵开了方便之门。诸如滥用药物、不检点、环境污染、城市拥挤、不注意卫生等因素加速了传染病的传播,而环球旅行中的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使传染病“传遍整个世界”。

温馨提示: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已经掌握了致命细菌的DNA结构,从而开辟了消灭致病细菌的途径。疫苗是征服病毒的法宝,人们欣喜地看到,世界上已有不少疫苗应用于临床,而且还将不断地研制出新疫苗。对个人来说,养成诸如“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品要烹熟煮透”、“避免不安全的血液注射”等卫生习惯,对健康有着重大意义。

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特别是滥用各种抗生素,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会带来细菌耐药、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如大量应用链霉素和庆大霉素会引起儿童的听力下降,有些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以造成小孩的软骨发育障碍,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发生的过敏反应甚至可以致命等。

关键词之二

滥用抗生素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吃扑热息痛肚子痛、吃四环素导致恶心呕吐……这些都有可能是药品不良反应造成的。专家提醒,由于抗生素产生不良反应多,患者应慎用或避免服用抗生素。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广西共报告了4312例药品不良反应,其中近50%是服用抗生素引起的。

长期以来,“感冒加用抗生素可缩短病程”被许多人认为是治愈感冒的“捷径”。临床调查显示门诊感冒患者有75%要求使用抗生素,这是由于老百姓不知道感冒中70%~80%是由病毒引起的。

一般来说,病毒引起的感冒具有自限性的特点,一周左右可自愈,而服用抗生素不但无效,还增加了医药费用的开支,更主要的是滥用抗生素可导致菌群失调,甚至产生抗药性。当然,若感冒后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咳嗽、有脓痰、白细胞升高或扁桃体炎等症状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特别是滥用各种抗生素,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会带来细菌耐药、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如大量应用链霉素和庆大霉素会引起儿童的听力下降,有些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以造成小孩的软骨发育障碍,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发生的过敏反应甚至可以致命等。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还会造成菌群失调,甚至引发真菌感染。总之,抗生素的使用应该规范、科学,不能盲目根据自己的想象长时间大量使用。

温馨提示:

统计显示,成年人每年会感冒2~4次,儿童会感冒4~8次。对于这一常见疾病,专家认为当前提倡的治疗原则为:全面对症治疗,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无继发细菌感染者,无需使用抗生素;普通感冒要慎用抗病毒药。另外,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青光眼等疾病的感冒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

经常食用激素、催熟剂含量较高的反季节水果,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女孩会出现初潮提前等性早熟现象,而男孩则会导致性特征不明显。

关键词之三

反季水果易致儿童性早熟

虽然还处于春季,但市面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反季水果。中看不中吃不说,更糟糕的是很多反季水果是用一些化学物质催熟、保鲜的。这些“问题水果”不但营养价值不高,还会给身体带来很大危害,而使用了激素的反季水果可能会让孩子性早熟,因此儿童要谨慎食用。

经常食用激素、催熟剂含量较高的反季水果,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女孩会出现初潮提前等性早熟现象,而男孩则会导致性特征不明显。

其实,反季水果本身是没有任何危害的,它们是在温室里通过大棚设施、提高室温等手段改变生长环境,从而让植物的成熟季节提前,并不是靠使用激素才生长的。但为了增加产量,有些不法果农经常过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即激素。这些激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生长和早熟,使用激素后可增产20%左右。“催”出来的反季水果,虽然颜色可人,但里面的果肉还未成熟,不但尝不到香甜的鲜味,营养成分自然也“缩水”。

温馨提示:

反季水果并不一定是用了药物加工造成的,对采用无公害食品规定栽培的反季水果大可不必顾忌,其品质和正常季节的产品并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对不法用药而催熟的水果,在购买时则需要提高警惕。

如果需要购买反季水果,首先要看水果的外形、颜色。尽管经过催熟的果实呈现出成熟的性状,但是作假只能对一方面有影响,果实的皮或其他方面还是会有不成熟的感觉。人们一般比较喜欢秀色可餐的水果,而实际上,其貌不扬的水果倒是更让人放心。

其次,通过闻水果的气味来辨别。自然成熟的水果,大多在表皮上能闻到一种果香味;催熟的水果不仅没有果香味,甚至还有异味。

再有,催熟的水果有个明显特征,就是分量重,这一点很容易识别。

除了从外观和口感上区分“真假”,还要到可靠的商店购买水果。而且为了保险起见,少买反季水果,购买当季水果,相对放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