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心游记(节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心游记(节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导语

由于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透彻,于是人们开始了对未来科学的想象和幻想,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幻想,像鸟儿一样飞翔,登上月球,遨游太空……然而,我们的未知领域还非常辽阔,非常神奇,还需要人类不断的探索。

我们在进行科学幻想时,一定要建立在已知科学知识和对未来科学发展认识的基础上,并且让科幻服务于我们对未来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幻想要“顺乎天然合人情”。“顺乎天然”是指幻想时要顺应自然界的发展、变化的规律;“合人情”是指幻想时要符合人类自身的情感需求,反映人类的进步和美好的愿望。

起先我什么也没有看见。我的眼由于不习惯光亮,自动闭上了。当我又睁开眼的时候,我又惊又喜地喊道:“海!”

“是的,”叔父说,“黎登布洛克海,我高兴地认为没有一个航海者可以和我争夺发现这个海的荣誉和拿我的名字来命名这个海的权利!”

这一大片水正是大湖或大海的起点,它一望无际。起伏曲折的海岸把优美的、金黄色的沙滩送给了澎湃的波浪,沙滩上全是原始生物的小贝壳。波浪的互相撞击发出了四周都被围住的空间所特有的奇特而响亮的声音;和风经常把轻轻的泡沫吹到我的脸上。在这个微斜的海滩上,竖立着巨大的岩壁的壁脚,岩壁向上耸入眼睛看不见的高处。有些壁脚延伸到海内,形成了被碎浪的牙齿啮嚼着的岬和海角。这是个真正的海,也有我们自己的海岸那样不定的外形,可是从方向位置上讲,却是很偏僻,而且荒野得可怕。

由于一道奇特的光亮,我才能清楚地看到这一切景况。这不是日光的照射,也不是月亮发出的灰淡的光线。不――这道光亮的穿射性,它那震颤的发散、纯净而干燥的白色,它那股凉气以及比月光还强的照耀力,显然指出了一个电源。它好像是一道永远不灭的北极光,照遍了这足以容纳一个海的大山洞。

我头上的圆顶――如果你喜欢,可以叫它天空――似乎是由面积很大的云,也就是移动和变化着的水蒸气所组成,这些水蒸气只要凝缩就能化为倾盆大雨。然而当时“天气很好”。光线投射在很高的云层上,产生出一种奇异的景象。云彩间有很多阴影。在两片云朵之间,常常有一道很强的光,一直射到我们身上。但是这不是阳光,因为它没有热。这道光产生了十分萧条和凄惨的感觉。在这些云朵上面,我所感觉到的不是发出星光的天空,而是花岗石的圆顶,它的重量压倒了我的精神。不管空间多大,它却不如天上星际最小的空间。

我们的确被关在地球的大洞里面。我们不能断定它的阔度,因为它变得越来越阔,阔到眼睛所能见到的地方;也不能判定它的长度,因为我们的幻想只能延伸到没有边际的地平面。高度一定有十公里或十公里以上。眼睛看不到花岗石的顶,可是在那里,至少在三公里的高处有云出现,这些云比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数的云还要高,这可能是由于空气的密度特别大。

“山洞”这两个字显然不足以形容这一块广阔的空地。对于一个到地底的深渊里冒险的人,人类的语言已经不够用了。

一个神秘的地心世界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有着“现代科学之父”的称号。《地心游记》是他的一部科学幻想小说。小说“叙述”了黎登布洛克教授带着侄子阿克赛以及足够的粮食、仪器和武器等,由汉堡出发,到了冰岛请一位向导汉恩斯随行。他们三人,由冰岛的斯奈弗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千辛万苦,饱览了地底下的种种奇观,最后由于岩流的冲击,又从“地中海”里面西西里北部的斯多伦波利岛上的一个火山口回到了地面。

选文写的是旅游者在地下发现的“地中海”。当人们对地球的地质结构的具体情况还不十分清楚的时候,作家发挥了丰富的想象,进行相对科学的猜测(相对于神话)――人们还无法接近地心,借助幻想意识接近未知世界。作家凡尔纳所幻想的海――地中的海,不是由神来控制的,而是人类可以接受甚至似曾相识的海――“也有我们自己的海岸那样不定的外形,可是从方向位置上讲,却是很偏僻,而且荒野得可怕”。“海”上的“天空”、“云”、“光线”,都是作者在生活经验和科学常识的基础上幻想出来的。作家对地质结构的幻想,其目的是试图解释人类对未知领域认识的谜团,并不是胡乱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