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被缓解稀释和冲淡了的环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被缓解稀释和冲淡了的环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德国旅行我真嫉妒这里的环境。在北京拥挤的自行车、汽车和人的洪流里钻惯了,一在法兰克福降落,就如春天里突然脱了棉袄一样的轻松。宽阔的莱茵河当城静静地流过,草坪、樱花、梧桐,还有古老肃穆的教堂,构成一幅有色无声的图画。我们像回到了遥远的中世纪或者来到了一个僻静的小镇,心也静得像掉进了一把玉壶里。

在几个大城市间的旅行,是自己开着车走的。这种野外的长途跋涉,却总像是在一个人工牧场里,或者谁家的私人园林里散步。公路像飘带一样上下左右起伏地摆动。路边一会儿是缓缓的绿地,一会儿是望不尽的森林。隔不远,高速公路的栏杆上就画着一个可爱的小鹿,那是提醒司机,不要撞着野生动物。这时你会真切地感到你终于回到了大自然,在与自然对话,在自然的怀抱里旅行。我努力瞪大眼睛,想看清楚那绿色起伏的坡地上是牧草还是麦苗。主人说不用看了全是牧场。这样好的地在中国早已开成农田,怎么能让它去长草呢?可是一路上也没有看到一条牛,说明这草地的负担很轻,大约也是过几天来几头牛,有一搭没一搭地啃几口。它只不过顶了个牧场的名,其实是自由自在的草原,是蓝天下一层吸收阳光水分,释放着氧气的绿色的欢乐的生命,是一块托举着我们的绿毯。当森林在绿毯的远处冒出时,它是一块整齐的蛋糕,或者一块被孩子遗忘的积木。初春,树还没有完全发绿,透着深褐色。分明是为了衬托草地的平缓轻软,才生出这庄严和凝重。这种强烈的装饰美真像冥冥中有谁所为,欧洲人多信教,怕是上帝的安排吧。要是赶上森林紧靠着公路,你就可以把头贴在玻璃上去数那一根根的树。树很密,树种很杂,松、柏、杨、柳、枫等交织在一起,而且粗细相间,强弱相扶,柔枝连理,浓荫四闭。这说明很长时间已没有人去动它,碰它,打扰它。它在自由自在地编织着自己的生命之网。你会感到,你也在网中与它交流着生命的信息。从科伦到法兰克福,再到柏林,我们就这样一直在草坪上,在树林间驰过。当车子驶进柏林市区时,天啊,我们反而一头扎进森林里,是真正的大森林。车子时而穿过楼房,时而又钻进森林,两边草木森森,我努力想通过树缝去找人,找车或者房子,但是看不到,这林子太深太广了,和在深山老林里看到的一样,只不过树细了一些。主人说这林子大着呢,过去这里面都可以打猎。我突然想起有一种汽车就名“城市猎人”,看来有一点根据。城在林中,林在城中,这怎么可以想象呢?后来在商店买到柏林城的鸟瞰图,看到市中心的胜利女神如一根定海神针,而周围则是一片绿色的。

在这到处是绿草绿树的环境中,自然要造些漂亮的房子,要不实在委屈了它。在德国看房子也成了一大享受。欧洲人的房子决不肯如我们那样的四方四正,虽则大体风格一致,但各自总还要变出个样子。比如屋顶,有的是尖顶,尖得像把锥子,直指天穹,你仰望一眼它就会领着你走近神圣的天国。有的是大屋顶,稚气得像一个大头娃娃,屋顶像一块大布几乎要盖住整座房子,你得细心到屋顶下去找窗户、门。较多的是盔形顶,威武结实像个中世纪的武士。还有一种仿古的草皮屋顶,在蓝天下隐隐透出一种远古的呼唤,据说是所有屋顶中造价最高的。屋顶多用红瓦,微风一吹,绿树梢上就飘起一块块红布。德国人仿佛把盖房当游戏,必得玩出一个味来。要是大型建筑,他们就极有耐心地去盖,欧洲最大的科隆大教堂,千顶簇拥,逶迤起伏,简直就是一座千峰山。从1248年一直到1880年才盖好,至今也没有停止过加工养护,我们去时于“山”缝间还挂着许多脚手架。至于一般的私家住房,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必定要摆弄出个新样子。德国人常常买一块地,邀几个朋友,自己动手盖房子。他们在充分地咀嚼生活。

和树多房美相对应的是人少。车在公路上行驶时两边看不到人,就是在城里也很少见到人。有几次我有意地目测一下人数,放眼街面,数不到几个人。这是如中国的长安街、东西单一样的街道啊。一次在市中心广场停车,要向路边的收费机里喂几块硬币,兜里没有,想找人换,等了半天才从街角转出三个散步的老妇人。一次开车从高高的停车场上下来,到出口处自动栏杆挡着,不喂硬币它不弹起。我踩住刹车,旁边会德语的同志就赶快去找人换钱。这是车库门口,不能总挡人家的路。但是,大概有十分钟,任我们怎么急,就像在一个幽静的山坡下,怎么也唤不出一个人影。那条挡板无言地伸着它的长臂。我抱着方向盘,透过车窗,眼前闪出了当年朱自清写的游欧洲的情景:火车爬到半山,一头牛挡住路,车只好就停下来,等着它慢悠悠地走开。欧洲人竟是这样的舒服啊。就像在牧场上不见牛羊,只有绿绿的草;在城里不见人,只有空空的街。生存的空间是这样大,感到心里很宽,身上很轻。

总之,在德国无论在乡间,在城里,都感受到一种被缓解稀释和被冲淡了的环境。我们为什么愿意到草原、到海边去旅游,就是因为那宽松的环境,那里空间极大,大到可以尽力去望,没有什么东西会阻挡你的视线;你可以尽力去听,没有什么人为的声音会来干扰你的听觉,只有天籁之音。这时你才感到人的存在,人的主宰。人们为什么要寻找山水就是为了释放出那些在市井中被压缩许久的视力、听力和胸中的浊气。所以,当一个城市24小时都能给我们一汪绿色一片安宁时,这是何等的幸福啊。

(选自《人格在上・梁衡散文精选集》,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作品赏析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从道理上来说,短小易学。但是,要真正把散文写好,写精,相当不易。当然,若想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就更难了。可是,著名散文家梁衡先生就做到了。

梁衡的散文在具有深思想性的同时,还具有艺术性。按照他自己的话讲,他属于“苦吟派”,常常做到 “语不惊人死不休,文无新意不出手”。在文章中,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反复锤炼词句来增强表达效果。以至文中有许多使人过目难忘的佳句:“后来在商店买到柏林城的鸟瞰图,看到市中心的胜利女神如一根定海神针,而周围则是一片绿色的。”这里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一个“定海神针”,一个“绿色的”,将柏林城合理的布局,美丽的城市勾画呈现在读者面前。

“被缓解稀释和冲淡了的环境”,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全篇散文来理解。可以说,如此标题,就是梁衡先生此篇的根本所在。我们不妨选取文中几处代表性的语句来串联一下:“在北京拥挤的自行车、汽车和人的洪流里钻惯了,一在法兰克福降落,就如春天里突然脱了棉袄一样的轻松。”“就像在牧场上不见牛羊,只有绿绿的草;在城里不见人,只有空空的街。生存的空间是这样大,感到心里很宽,身上很轻。”“总之,在德国无论在乡间,在城里,都感受到一种被缓解被稀释和被冲淡了的环境。”“所以,当一个城市24小时都能给我们一汪绿色一片安宁时,这是何等的幸福啊。”

经济的发展,也应是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当中毫无疑问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古人强调为人、为文要重视养气,所谓“吾养吾浩然之气”。读梁衡此类散文可以开阔胸襟,浇心中块垒,常读真可以起到养气的作用。他的散文大处着眼,情理交融,胸怀天下,寄心黎元,豪放处恣肆,委婉处明丽动人,的确值得我们不断涵咏,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