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长者 10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秦末,天下大乱,沛县老少纷起,杀县令,开城门,迎接刘邦,“欲以为沛令”。拥刘邦为令,一则因刘邦亡命在外,早已率众百余,算得上略有实力;另一方面,也因多数文吏担心来日事败,“秦种族其家”,故不愿出头,遂一致推让。除此之外,更要紧的原因,恐怕一如当时东阳少年群推陈婴为长时所说的理由:他是个“长者”。
后来,楚怀王派人向西略地,准备进入关中,尽管原先有项羽主动请缨,可怀王仍舍了项羽,独独挑选了刘邦,并且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时,楚怀王的理由是:“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
因为是“长者”,故刘邦成了沛公;也因为是“长者”,刘邦后来又成了汉王。
问题是,何谓“长者”?
“长者”当然年纪大,但是,又不尽然。
在中国,年纪一大,似乎就是个优势。中国人看戏看压轴,凡事“好戏在后头”。关于这点,现代人受西方(尤其美国)影响,慢慢离得远了。事实上,中国人的一生,只要下足功夫,沉得住气,常常越是晚年,就越光彩纷呈。譬如书画,古人且先不表,单说近代,齐白石年约六十,才开始“衰年变法”,从此,画风一变,遂成独绝;此外,又有八十三岁的张大千,其去世前数月,含着心脏镇定片,在家人扶持下,爬上订作的高桌,画就一幅笔酣墨畅、大气淋漓的“庐山图”,长十米,高一米八,多年前,我在亲见原画,不禁目眩神摇。到了当代,还有个星云法师;他本非书家,写字也只是随缘;年过八十,近乎失明,落笔时,甚至要人搀扶;但他那一手书法,可真是越写越好了。
年纪一大,他们的生命,慢慢就淬炼出特殊的质地,有点像石墨变成了钻石。这样的淬炼,书画只是其一,更精彩的,还得看看《史记》里头那几位老先生。譬如姜太公,大家都熟,您说,他踏上历史舞台,先佐文王、后辅武王,刚开启周朝八百年国祚时,已多大年纪?又譬如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都这把年纪了,他才初投靠项氏,成了日后项羽独一无二的大谋臣。此外,还有个郦食其,在陈留县的高阳,穿着儒服,想拜谒沛公,闻听沛公不见儒生,这六十几岁的郦老头,但“嗔目按剑”,厉声喝斥,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好个郦老头!当初,他在高阳当里监门吏,职位卑微;可全县上下,却从没有个人敢使唤他。迨天下兵起,途经高阳的将领,络绎不绝;郦老头一个个打量,又一个个摇头。独独沛公,郦食其一眼看出,此人尽管轻慢,可心量气度,却大非寻常;若用郦老头的话说,“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足智多谋而有大见识),此真吾所愿从游。”
果然,郦老头如愿见了沛公,可才一入谒,却只见刘邦倨坐牀上,满脸吊儿郎当,正让两名女子洗脚呢!郦老头一看,“长揖不拜”,接着,正色言道:足下若想成就大事,“诛无道秦”,那么,就“不宜倨见长者”!
呵!您瞧,在“宽大长者”的沛公面前,这回,郦老头也自居“长者”呢!郦食其当然比刘邦大十来岁,但这并非重点,真正的重点,应在于他对刘邦所说的,“吾度(揣度,判断)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换言之,比起刘邦,郦食其自认更“智勇双全”,而这,才是他自居“长者”的根本理由。
因此,所谓“长者”,从来就不只是年纪大。事实上,当初被推戴时,刘邦的老父犹然健在,陈婴的老母也还头脑极其清晰,他们当儿子的,年纪又能多大?他们之所以被称“长者”,除了年纪的确不轻之外,更在于他们身上具有年长之人该有的“美德”。这种“美德”,比如是刘邦的“宽大”、陈婴的“信谨”、郦食其自诩的“智勇双全”,或者,也比如是姜太公、范增那种高瞻远瞩与深谋远虑。换句话说,所谓“长者”,其实就是一个生命圆熟之后,凭其丰富阅历,藉其深远智慧,于是淬炼出一种特殊的人格质地。这样的质地,有种慑服的力道,可让人由衷敬佩,也使人魂魄为之震动。有了这种质地,可服人,可养人,可与人相知相悦;也正因如此,“长者”可以为长,可以为王,可以打得了天下。
“长者”的一生,是开了好花,又结了好果的。于是,他们越是年老,就越见风华。单单前头这几个“长者”,您瞧那精神!瞧着瞧着,我们当然欣羡向往,可佩服的当下,可否也有一问:来日,我们会成得了“长者”吗?